03.08 古人磨墨為什麼只磨一點點,剩下的都要浪費了?

我們看古代電視劇,往往看到這樣一個情節:古人要寫字時,取來文房四寶之後,攤開宣紙就要開始磨墨。為什麼古人不事先磨好墨,然後隨身攜帶,便於使用呢?這樣一來,在一些爭分奪秒的關鍵場合,比如科舉應試之時,不久節省了時間嗎?


古人磨墨為什麼只磨一點點,剩下的都要浪費了?


這個想法不可謂不好,也正是如此,現代的墨汁大約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出現的。它就便於攜帶,也可以讓硯臺變成並非必不可少的文房之物。然而,古代為什麼就不利用閒暇時間,先磨好墨水,以備不時之需呢?

古人磨墨為什麼只磨一點點,剩下的都要浪費了?


根據《述古書法纂》記載,墨是由周宣王時一個叫做邢夷的人發現的。當時沒有墨,寫字繪畫都非常不方便,他在偶然之間用松炭、鍋灰和糯米粥一同製作成墨條,這就是所謂的:

邢夷始制墨,字從黑土,煤煙所成,土之類也。

墨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文化傳播的效率,也讓古代中國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優秀書畫作品。然而,在實踐中古人卻發現,如果寫完字之後,研磨的墨水還不倒掉,隔了一夜之後,性狀就會發生很大的改變。原來細膩呈現暖味,隔夜的墨水顆粒較大、有覆蓋力、色相比較冷。因此,它還得到了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宿墨。

古人磨墨為什麼只磨一點點,剩下的都要浪費了?


如果您親身試驗的話,會發現用宿墨寫完的書法作品,剛開始也沒有什麼不同,裝裱後短期內也看不出區別。但是,只要時間稍長,就會發現極容易產生暈墨現象,汙染作品。因此,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使用宿墨來創作,每次用墨完畢,都必須小心清理乾淨,以免下次使用受到影響。

關於清洗宿墨,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那是記載在宋人何薳《春渚紀聞趙水曹書畫八硯》筆記之中:當時有個叫做趙竦的書法名家,練字勤快但不愛清洗整理這些瑣事,他又不喜歡用宿墨寫字,嫌宿墨中的顆粒太大,影響運筆的流暢性。於是他準備了八方硯,每天用一方。等到八天之後,才一起洗淨。

古人磨墨為什麼只磨一點點,剩下的都要浪費了?


就因為宿墨的種種弊端,在筆者小時候練字時,老師就再三叮囑不能用宿墨。其實,以小珏看來,我們普通人,如果是平時練習書法,倒也無妨,畢竟寫完的草稿就當成廢紙扔掉了。但如果是正式場合下的作品,是絕對不能用宿墨的。這就像隔夜飯菜,自己吃吃可以,來了客人還是要做新鮮的。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從古至今都有一些名家,發現了宿墨也有好處。它墨色最黑,可以用於畫作中最後一道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早在北宋時著名繪畫大師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用墨七法”之中,宿墨的用法就是其一。

古人磨墨為什麼只磨一點點,剩下的都要浪費了?


在近代時,黃賓虹就特別鍾愛宿墨,而且對此法推崇備至。賓翁曾經將用墨歸納為“濃、淡、破、漬、潑、焦、宿”,而且還毫不掩飾對宿墨的喜愛:

近時學畫之士務先洗滌筆硯,硯取新墨,方得鮮明,古人作畫,往往於文詞書法之餘,漫興揮灑,殊非率爾,所謂惜墨如金,既不欲浪費筆墨也。畫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靜高潔之觀,而後以幽淡天真出之。睹其畫者,自覺燥釋矜平。

當然,這就是高手中的高手,所以賓翁的字畫價值高昂,就在於他已經信手拈來,融會貫通。一般的書法愛好者,還是要老老實實使用新墨。但為什麼現代墨水又可以反覆使用呢?這是因為墨汁要麼是用化學方法和制而成,要麼是添加了電解質和防腐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