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0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從第一臺暗箱到35毫米膠捲相機,再到現代的照相手機,攝影師使用的工具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路。我們對成像技術的理解和使用在不斷進步,製造商也正在努力創新,以確保他們繼續創造滿足攝影師需求的工具。

下面是七臺相機,它們起到的作用,可以說給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今天仍然因為它們做出的的貢獻而被談論著。

徠卡I-1925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1925年,徠卡宣佈了一款“將改變一切”的相機。徠卡I不是第一款35毫米相機,但它是第一款真正推動和改進格式的相機。有了徠卡I,袖珍相機就可以拍出高質量的照片。由於它的推出,35 mm將繼續成為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電影格式,徠卡將作為街頭攝影的代名詞永遠存在著。

尼康F-1959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早在1959年4月,尼康向世界推出了第一款單反相機,簡稱為尼康F。該相機的所有功能都已在其他製造商的型號中提供,如五稜鏡取景器、即時返回鏡和卡口安裝的可更換鏡頭。

尼康使F與眾不同的是將所有這些元素結合到了單個產品中,該產品遠遠優於該行業以前見過和使用過的任何產品。尼康F最大的優點可能是它的長壽命和能在極端情況下使用。但直到1973年才生產,它被世界各地的攝影記者廣泛使用。

柯達發明第一臺數碼相機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1975年,在伊士曼柯達工作期間,電氣工程師Steven Sasson在柯達早期工作的基礎上開發了世界上第一臺便攜式數碼相機,他發明了現在普遍使用的拜耳濾光片傳感器,可以看到紅、綠和藍光。薩森的相機重約8磅,拍攝的照片分辨率為0.01億像素(也就是100x100像素)。

這款相機是一個原型,從未進入消費市場。然而,它是其他公司使用這項技術的催化劑,並使其對普通公眾具有吸引力。今天的所有其他數碼相機都是柯達開創性工作的成果。

佳能AE-1-1976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1976年在日本發佈的佳能AE-1具有革命性意義,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它是第一臺配備微處理器的單反相機,可以實現快門優先自動曝光等功能。第二,它非常受歡迎。由於大量的廣告宣傳,佳能售出了100多萬臺,這是當時其他製造商無法望及的銷量。

AE-1是電子單反時代的先鋒,其塑料和模塊化結構的使用有助於降低成本,使其成為一款對初學愛好者非常有吸引力的相機。

蘋果手機-2007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2007年,當蘋果首次發佈iPhone時,設備上的攝像頭並不是什麼值得關注的東西--它甚至不能拍攝視頻。但隨著這家科技巨頭開發硬件和圖像處理,iPhone上的攝像頭功能變得越來越好,以至於有今天iPhone11 Pro上的三攝像頭系統。

並不是硬件讓iPhone成為一款受歡迎的相機,而是軟件。當像QQ、微信、快手、抖音這樣的軟件應用應運而生時,人們突然開始即時拍照和分享照片。它改變了攝影和社交媒體,並改變了人們拍攝的方式。

佳能EOS 5D馬克II-2008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十多年來,EOS 5D系列一直是佳能專業相機陣容的中流砥柱,沒有一款機型能像2008年的5D 馬克 II那樣獲得傳奇般的地位。這是佳能第一次將視頻模式放入單反,在每秒30幀的速度下提供全高清1080p分辨率(固件更新後將在客戶反饋後增加24fps的支持)。

全高清與馬克II的大尺寸全畫幅傳感器和可更換鏡頭相結合,使影院視頻的質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而且差距很大。它也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靜止相機,擁有高分辨率、2100萬像素的傳感器,這真的是錦上添花。

索尼A7-2013

7臺相機,給攝影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了我們拍照的方式

這是第一款沒有反射鏡的相機,帶有全畫幅(35 Mm)傳感器,與專業級數碼單反的傳感器大小相同。這是許多專業攝影師第一次將無反光鏡視為笨重的單反相機的可行替代品。一個2400萬像素的傳感器裝在一個重達474克的身體裡是件大事。

作為對這一行業轉變的回應,佳能和尼康都在2018年發佈了全畫幅無反射鏡系統。但在此之前,索尼搶走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

下一次進化

成像世界在不斷變化,近年來我們看到許多新技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沒有一項能真正改變這一格局。隨著數碼攝影的成熟,下一步的技術進步可能會被標記為小步走,而不是巨大的飛躍,像以上的相機改變了我們拍照方式,回首往事,我們才意識到我們已經走了好遠好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