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街连着水,水连着桥。后宰门街和百花洲一桥之隔,旧时街道名字正是百花桥街。这一片区不仅景色怡人,若是追溯历史,更是有不少文人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百花堤正是曾任齐州知州的曾巩所建,明代后七子李攀龙在这里建设白雪楼更是名闻遐迩。民国时期,胡适还曾到后宰门街书店内买过书。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北宋熙宁年间,大文学家曾巩调任齐州知州。曾巩深爱济南的山水,为济南建设了诸多水利工程并留下了大量吟咏济南山水的诗文,百花堤就是曾巩所筑。宋时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得多,水中有小岛,名为百花台。百花台因百花得名,又因曾巩是江西南丰人,所以亦名南丰台。夏天的百花台周围花木扶疏,流水潺潺,古人有“百花洲畔结茅宇”“窗外暮听明湖雨”的诗句。曾巩游览此地,曾写《百花台》诗赞美: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以武陵游。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据说,在明代以前,后宰门街的名字就叫百花桥街,因为跨过百花桥就是这条小街。不过只因声势浩大的德王府建设,才改了街道的名字。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明代著名文人李攀龙是济南人,在陕西提学副使位上辞职归里后,于百花洲建一三层楼房,隐居于此,名白雪楼。据说此楼有三层,底层为客厅,中层为书斋,上层为其爱妾蔡姬的闺房。因为该楼建在四面环水的岛上且无桥可通,仅一小船往返其间,访问的客人要先在岸上通报姓名,李攀龙在楼上看清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才解船相迎,否则拒之不恭。倘有官员来访,一律不见;若是文朋诗友,他则亲自撑船迎接。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传说,李攀龙的小妾蔡姬善烹调,她做的葱味包子,葱香浓郁而馅中无葱。有文友至白雪楼,蔡姬常以葱味包子飨客。李攀龙死后家道寥落,其子孙“僦居穷巷,托迹浮萍”。百花洲白雪楼数易其主,至明万历年间诗人王象春购得时,仅剩茅屋数间和“白雪楼”一块匾。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王象春本是桓台人,官至南京吏部考功郎,后因刚直而免官归田。他认为“北地风景似江南者,自齐城之外并无二地”,所以移家济南。王象春将白雪楼重新修葺,更名为“问山亭”。王象春泛舟明湖,仅用4个月时间即写出《齐音》一书(又名《济南百咏》),收录107首七绝,全为吟咏唱颂济南之山水名胜、节俗传奇、史事人物等,被时人赞为“况历旧无专志,今百咏所载,千秋之作备矣”。胡适曾在后宰门街用六角钱买了两本书。


  街角乘凉的几名老人说,瞿秋白的父亲瞿圆初,曾住在该片区的岱宗街23号。据有关史学资料,瞿秋白之父名瞿世玮,信奉道教,道号圆初,通医药,擅山水画。为谋生,瞿世玮到济南投奔曾担任过山东乐陵县知事的同乡王璞生,做了王府的家庭教师。这王府便是原娘娘庙街15号,后改为岱宗街23号。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条街上的书店很多,其中有一家“后宰门书店”,以经营古文书见长,1922年,著名学者胡适曾经两次来到济南,讲学之余,他忙里偷闲经常到济南的老城书店里淘书。据《胡适日记》记载,1922年10月18日中午,他在悦宾楼饭店吃完了午饭,信步来到后宰门书店,只花了六角钱,便购得了石印李文田《元秘史注》和洪钧的《元史译文证补》两书。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因后宰门街西连文庙,东靠县学,北面又多是学堂,颇具文化氛围,街上曾经有几家在济南很有名气的书报馆及书店。同治年间私营的山东书局,1902年改由官府出资招商经营,改名山东官书局,地址就在这条街的路南。1922年2月又转由私人经营,并迁至院西大街(今泉城路西段)路北,主要是刊印发售书籍业务。这里还有家“大公石印馆”,系1905年由山东工艺局总办沈景忱创办,以印刷4开版的《简报》著称,又名简报馆,这是山东第一家石印馆。因该报发表了许多振兴实业、抵御外侮、收回权益的进步言论,成为当时济南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最多时发行量为4万份。后来由于办报人日渐保守,又不善经营,1929年7月停刊。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百花洲畔,你所不知道的旧时人文事……

此外,百花洲展示区内还设有纪念济南著名教育家鞠思敏的思敏街,记载于北魏年间的流杯池子街等。另外,就在距离后宰门街数十米的曲水亭街8号,还有被誉为“蒲学研究第一人”的路大荒的故居。在泉水边的这间小屋里,路大荒研究整理出版了100多万字的《蒲松龄集》。

摄影:照相的老King、何延海、董点摄影、王琴、兵哥捕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