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8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孤罔炎史,主攻两汉三国历史。谈历史,不演义。希望我的文章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今日话题:探讨5位三国人物的读音。


甄宓和秦宓,钟繇和刘繇,名一样,但是读音是否一样,又到底该读什么,一直有争议。郭汜很多人已经接受了正确读音郭四,却又被告知,人家应该读作郭犯,理由是郭汜应该写作郭氾。有人把甄宓称为甄姬,但实际上应该是甄姫,字不同读音更不同。是不是已经眼晕了?那就废话不多说,请看下文。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一、宓读福还是蜜

宓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福,一个蜜。根据《辞海》的解释,读蜜的时候,是安静的意思。读福的时候,一是通“伏”,伏羲的伏。《汉书·古今人表》:“太昊帝宓羲氏。”所以,洛神便叫做宓妃(福),因为她是伏羲氏女,溺死洛水后成为洛水之神。二是宓姓(今多读蜜)。

甄皇后,是甄家五美唯一没有留下名的人。她的四个姐姐,分别名姜、脱、道、荣,这其实挺不正常的。所以后世便以曹植的《洛神赋》是感念甄皇后所作,所以将她称之为甄宓(福)。《洛神赋》到底是不是曹植为甄皇后写的,这里面疑点太多,一句两句也根本说不清,所以今天暂且不讨论。但既然将甄皇后同洛神划上了等号,那么自然就要读作甄宓了。尽管这个解释其实挺牵强的。(《洛神赋》原名《感鄄赋》,而不是《感甄赋》。鄄(音倦)是山东鄄城。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相信有很多人也会将她称作甄姬。这种说法出自游戏,以日本的《真三国无双》为典型代表。但是有细心的网友已经发现,游戏中是将她写作甄姫(音诊)的,姫和姬很像,但二字读音不同,含义更是不一样。姫在日语中有千金的意思,蛮符合甄皇后出身中山甄氏的身份。但如果被当作“姬”来对待,则是对她的污蔑了。姬是没有正式名位的妾室,地位很低。甄宓生前是曹丕正室,死后被曹叡追封为皇后。怎么看都不能把放在她的头上。

秦宓,很多人说该读蜜,百度汉语也是这么注音的。考虑到宓读服就那俩意思,实在是无法用到名的读音上去,所以读蜜无疑。只是这里要稍微引申一些东西。我们知道,古人的名与表字的含义一般是相通的。秦宓,字子敕(音赤)。敕的本意是告诫,引申义为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又通“饬”,整顿、治理的意思。敕怎么就和安静联系到一起了呢?难不成是告诫的时候、被治理的时候、接受皇帝诏书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意思吗?怎么讲都有点别扭的感觉。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二、繇读摇还是尤

在《辞海》和《古代汉语字典》中,对繇的解释是这样的:读作摇的时候,分别有“草木茂盛”和“随从”的意思。而读“尤”的时候,一种是通“由”,自、从的意思;另一种则是通“猷”,谋划的意思。明朝著名军事家俞大猷就是这个“猷。”光看字义,是不能解释读音的。而名与表字有关联,所以我们再来看看钟繇和刘繇的表字都是什么。

钟繇,字元常。常,有固定不变、平凡、纲常和树名等意思。但无论哪一种都与谋划、自、从无关。常为树名的时候,指的是常棣树。而常棣树开的花被古人用来比作兄弟。《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首诗歌颂的便是兄弟之情。草木很少有孤生的,多是相伴而生,很像兄弟相扶相助的感情。常棣树本身和草木茂盛又能直接联系起来,所以钟繇读摇无疑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刘繇,字正礼。礼,以礼相待、祭神、礼物,这些字义也都和谋划不太有关系。但与草木茂盛也联系不着。可是,随从这个含义,却能与礼产生一些联系。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刘繇又身为作为汉室宗亲、太尉刘宠之侄,被赋予遵纪守法、扶保汉室江山的使命实在是天经地义。身为宗亲,最重要的礼法不就是要尊奉大宗、随从帝王吗?

而且,刘繇的亲兄刘岱,也可以作为旁证。刘岱,字公山。岱,是泰山的别称。而泰山又常被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有价值的事物。也就是希望刘岱成为如泰山一样对汉室江山有用的人。兄弟二人被赋予类似的含义,岂不很正常?毕竟,人家是政治资本雄厚的宗亲。所以,刘繇也要读摇。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三、郭汜还是郭氾

郭汜也算是三国时期容易被读错的人名了。相信有不少曾将他读做郭范的。本来嘛,读郭范应该是错的,可是作者最近偶然翻看《晋书》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秘密。《晋书·鲁芝传》:“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发现了吗?鲁芝的父亲是被郭氾所害。鲁芝生在190年,襁褓则指代一岁以下婴儿。所以鲁芝的父亲是在190年,至晚191年被害的。这个时间,郭汜有充足的作案条件和实力。

而且,如果查看百度百科的话,对鲁芝父亲被害一事,也是写到了郭汜身上。那么,郭氾和郭汜就肯定是一个人了。而被认定为注解《资治通鉴》最好的胡三省,在为李傕、郭汜注音的时候是这么写的:“傕,古岳翻。汜,音祀,又孚梵翻。”翻,是反切法的意思。古人注音多用反切法,也就是用前一个字的声母,配上后一个字的韵母来解释某字的读音。胡先生给汜的注音,先是用了祭祀的祀,后边又加了犯这个读音。要么是汜通氾,要么就是当时确实有

的读音。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可成书年代离郭汜最近的《后汉书》和《三国志》中都写作“汜”。而《晋书》是唐代房玄龄等人合著,距离三国历史已经远去400余年了,在经历了南北朝那个动乱时代,史料遗失很正常,写差也就不足为奇。但疑问又来了,房玄龄富家出身,从小博览群书。没看过《后汉书》和《三国志》的概率太低了吧。郭汜的出现频率又不低,怎么会无缘无故将郭汜的名写错呢?如果简单解释为传抄错误,那么身为史学家的胡三省先生以什么理由没发现呢?

在没有更充足的证据之前,我想,我们有理由相信,汜和氾两字相通,读音则既可以是四,也可以是犯。如此说来,以后就别把读郭范的小朋友按在地上摩擦了,人家也没错呢。

请睁大眼睛仔细看:郭汜和郭氾,甄姬和甄姫,发现不一样的请进

总结一下:甄宓(服),秦宓(蜜)、钟繇(摇)、刘繇(摇)。郭汜(四或犯均可)。

因为资料有限,所以作者只能得出上述的结论。欢迎有更多可靠证据的朋友为作者指明错误,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不怕被绳之以法,但愿能以正视听。立此为誓。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权益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