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01

一部关于爱情"永生永世"的故事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最好的作品之一,但未必好在华丽璀璨,而在于老成与真诚,仿佛平缓流动的语言之河。

马尔克斯在很精巧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很博大的《百年孤独》、很有现实意义的《迷宫中的将军》之后,返璞归真,不再华丽,选择了写一个纯虚构的漫长浩瀚的爱情故事。

没有多余的引申,忘记庞杂的技巧,不考虑宏伟的体系,只是讲故事,故事和时间一起流淌,一直到最后。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主题依旧是:马尔克斯爱用的老套路。"阿里萨看着费尔米纳嫁给了乌尔比诺,自己开始漫长等待,中间跟各类女人在一起经历"爱情",直到乌尔比诺医生死去,再续前缘"。

唯一不同和心痛的是这部小说里马尔克斯让阿里萨的等待太过漫长。

小说里的数段爱情故事,都有同一种特色:与死亡与时间相关;走极端;爱情最后都成为了胜利者。

用一个流浪摄影师和乌尔比诺医生的死亡为开始,叙述这些爱情。

而结局,阿里萨和费尔米纳都已接近死亡,但他们的爱情依然是胜利者。

马尔克斯是将爱情发挥到了的极限,直逼死亡与时间的尽头,真实得很残酷但又让爱情不可抗拒到完美。

从来没有人规定过爱情必须纯洁。

这部小说恰好告诉你:爱情可以混乱、狂野、扭曲、不忠诚、自我欺骗,但最后依然可以是真诚的。

许多人都写过"男生看着心爱的女生被人夺走"的爱情故事,大多悲剧结尾。

马尔克斯却给了另一个结局:

只要你坚持得够久,爱得够深,穿越过时间、死亡、无数风流艳情故事,你还是能等到最后,并且念出在五十多年前就准备好的台词,用混乱的、狂热的爱情,来对抗岁月与死亡,说出:"永生永世"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02

爱情和霍乱一样孤独,爱情比霍乱更孤独

当你合上《霍乱时期的爱情》这本书时,也许马尔克斯正在角落里偷笑。

要么是转瞬即逝的冲动,要么是本质为亲情的婚姻,要么是罩着爱情壳子为了填补空虚的色欲。

哪有爱情?

霍乱时期的霍乱总有一天会结束,而霍乱时期的爱情将永远蔓延下去,像瘟疫一样,短暂治愈寂寞,却永远无法消解人生来注定的孤独。

可是偏有人不相信,所以不停地找,找一辈子。

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半个多世纪的等待,怎么看都像是一场"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阴险猎捕计划。

踩过622朵浮云,阿里萨终于等到了梦寐以求的终极猎物。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马尔克斯

他们终于睡到一起时,阿里萨说:"我为你保留了童真。"

尽管他在51年里,用25个本子记录了622个与他有着"较长恋情"的女人,寡妇、人妻、萝莉他都睡过,甚至还有一个14岁的萌妹子因为他而死。至于那无数次的短暂艳遇,"甚至都不值得他怜悯地提上一笔。"

这并非达萨女儿所认为的"老年人还谈爱情,简直是卑鄙。"而是因为马尔克斯给了男女主一个琼瑶剧般的结尾。

即便如此也让人感觉不到浪漫,也难怪当陷入老年孤独的费尔米纳终于奔向浪荡子阿里萨的怀抱时,却"很难分清自己是出于同情还是爱情。"

这样看来,这本以爱情冠名的书分明是马尔克斯开的一个玩笑。

关于爱情,这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人们永远的难解之谜,早已在叙述与话语之中既风头尽出、又伤痕累累。

马尔克斯这部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散发出的独特芬芳正是:爱情都有伟大而包容的常见,又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只是全都负担着两个人的孤独。

他要说的其实是:不管你拥有什么,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03

生是孤独,死亡同样是孤独,是孤独的终极

马尔克斯对于孤独的刻画是多种形式的,《百年孤独》的无爱是他们孤独的共同特征,而《霍乱时期的爱情》中追爱是孤独的另一种形式。

面对生命、死亡的哀伤与宁静,正是来自于一种感同身受的悲悯情怀,一种体察万事的宏伟气魄。

马尔克斯一向擅于书写死亡,面对年老、死亡的恐惧、焦虑与哀伤、宁静,总是散发出独特的神秘气息。

乌尔比诺医生不温不火说出了两个人结为婚姻之后的真谛:"你要永远记住,对于一对恩爱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

在他看来,爱情的前提也是稳定,婚姻之后幸福生活也来源于稳定

即便如此,乌尔比诺医生面对那间平常的房间,曾不止一次地在没有先兆的情况下想过,"那里真不是应上帝的恩召而离开人间的合适场所"。

乌尔比诺医生的出现并不是费尔米纳的另一次怦然心动,更像一种必然如此的决定,决定了他必须在稳定的生存之后去寻找更终极的孤独。

纵观费尔米娜的一生,更多的是长久的茫然。即使日后疯狂地喜欢收集各种工艺品,那也只是一种恍然若失的占有欲望;即使是经常会想起少年时代得美妙场景,那也只是一种随年华而伤逝的回忆。

直到老年阿里萨那些以迟暮之感书写的信件翩翩飞达之时,那些有关生命的感悟才真正打开了她心中的大门。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关于人生、死亡、孤独、爱情、衰老的信件,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以睿智老年人的真知灼见,是她重获精神平静的"良药"。

老年乌尔比诺医生的死亡也颇具神秘气息,在爬梯子捕捉飞上树枝的黄鹂鸟时不幸摔下,用自己的现实利己主义为自己的生命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戏剧性的死亡方式充满各种隐喻,原来死亡也是一种孤独。

而暮年的费尔米娜和阿里萨却要在真正爱情的召唤之下进行一场永无止境的旅行,直到死亡为止。

这同样是对孤独与死亡的思考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04

向死而生的孤独才有意义

在马尔克斯为我们带来的一趟趟旅程之中,我们一面在诗般的语言中着迷于神秘而多情的哥伦比亚风景,一面为人物永远无法排遣的孤独境界唏嘘不已。

孤独究竟怎样才有意义?

《百年孤独》之中布恩迪亚和乌苏拉虽害怕生出带有带有猪尾巴的孩子但也依然结婚,只是一生中一个人漂浮于天上神秘的幻想,一个人执着于脚下坚实的大地;《爱情及其他魔鬼》之中神甫爱上了可怜的小姑娘西埃尔瓦,却依旧难以逃脱宗教世俗的魔鬼加在人们身上的沉重枷锁。

虽然对于这部爱情史诗,马尔克斯自称"不过是写一种老式的爱情",但我们依旧能感受到生命深处细微的触动和强烈的力量。

女主人公费尔米娜,刚一看上去,似乎总有些令人疑惑不解的神秘之处。她骄傲、矜持,像母鹿一样坚定有力的走路,然而最为重要的还是孤独。

少年时代,阿里萨日复一日地追寻与守候,那些岁月仿佛是一首朦胧美妙的抒情诗。然而花藤下读书的身影,夜晚小提琴忧伤的回旋,疯狂传送的甜蜜话语,以及备受煎熬的相思之苦,到头来只是令人诧异的诀别。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费尔米娜给出的原因恰恰只是感觉,"他那忧郁的像鬼一样的面容"。

原来美丽少女只是在爱着爱情本身:神秘朦胧、焦灼的期待、脉脉含羞的温情,想象中的曼妙是追寻梦想的奢望。

而对于阿里萨来说,他在强烈的单恋之情中孤独大半生。在漫长的守候岁月之中,虽然他多次被魅惑迷幻的女性力量所俘虏,也多次渴求爱情温暖的栖息地,然而依旧要坚持最初的梦想。

无论是生活中拼命改变命运,还是努力取得事业上的成就,他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在一种无法企及的幻想之中为姗姗来迟的爱情做准备。

对另一位主人公乌尔比诺医生而言,他面容英俊、体面富有,年轻时代的爱情更像是一种征服的欲望。甚至费尔米娜自己也知道,他并不是真的那么爱她。虽在婚姻之外,医生经历了一次紧张刺激、美妙、悲伤的体验,但最终还是踏上了生活原有的轨道,因为稳定才是他的梦想。

马尔克斯之所以以颇为美好、又有浪漫幻想意味的结局收场,是起源于内心深处的同情,更是渴望理想意义上的真正爱情能带给人天堂般的感受,从而最终逃脱孤独的包围。

只有向死而生的孤独才有意义。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05

爱的尽头无论是生是死,有人等就是完美的

生死与孤独的关系,和爱情一样永恒而令人迷惑。

虽然我们在这里没有看到死去的灵魂、裹着床单飘飞的姑娘,但脱离了魔幻风格的马尔克斯,依旧在书写着哥伦比亚。

那在河边张着嘴等待捕捉蝴蝶的鳄鱼,那长着硕大乳房,像女人一样哺育小海牛的母海牛,曾经像符号般在人们心中激起一股深沉的迷幻之感的事物,如今都要消失不见。

正如马尔克斯自己也患上老年痴呆,记忆被魔鬼带走,仿佛有个永远处在消逝之中的年代,虽然孤独哀伤,但令人难以怀望。

好在无论是面对生死,还是面对孤独,马尔克斯给了整书唯一的爱情一个中国式的结局。

没有年轻时的热烈和冲动,也没有为了填补空虚的肉欲,更没有婚姻的条约,有的只是年老体衰看尽世事沧桑之后的平静、祥和、充实。

孤独的尽头没有生死,只有爱,只有一个人在等。

这是不完美的漫长等待中能够给予的唯一的完美。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霍乱时期的爱情》:爱在孤独的尽头等你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