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方劑中的“脾家”四兄弟

溫脾湯

組成:大黃、芒硝、附子、乾薑、當歸、人參、甘草

功用:攻下冷積,溫補脾陽

主治:陽虛寒積證。便秘腹痛,臍下絞結,手足不溫,苔白不渴,脈沉弦而遲。

方歌:溫脾參附與乾薑,甘草當歸硝大黃,

寒熱並行治寒積,臍腹絞結痛非常。

歸脾湯

組成:炒黃芪、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龍眼肉、炒酸棗仁、當歸、遠志、木香、生薑、大棗

功用: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主治:①心脾氣血兩虛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盜汗,體倦食少,氣短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②脾不統血證。便血,皮下紫癜,婦女崩漏,月經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脈細弱。

方歌:歸脾湯用參術芪,歸草茯神遠志齊,

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卻,便血崩漏總能醫。

實脾散

組成:厚朴、白朮、木瓜、木香、草果、大腹皮、炮附子、茯苓、炮、乾薑、炙甘草 (生薑、大棗)

功用: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身半以下腫甚,胸腹脹滿,手足不溫,口中不渴,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者。

方歌:

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果附姜兼厚朴,虛寒陰水效堪誇。

健脾丸

組成:炒白朮、木香、炒黃連、甘草、白茯苓、人參、炒神曲、陳皮、砂仁、炒麥芽、山楂、山藥、煨肉豆蔻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瀉

主治:脾虛食積證。食少難消,脘腹痞悶,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膩微黃,脈虛弱。

方歌:健脾參術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

楂肉山藥曲麥炒,消補兼施此方尋。

總之,“脾家”四兄弟各有各的“脾氣”

溫脾湯:為脾陽不足,寒積內停證常用方;

歸脾湯:為補益心脾常用方;

健脾丸:為脾虛食積證常用方,消補兼施。

THE END —



1、文源:田博士樂學醫考,編校/李雅文。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