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一個人的思想變了,整個世界就變了

決定你人生的是你的思想、你的行動!

一個人的思想到底有多重要,陶行知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質,品質決定命運。”

思維開拓的人寵辱不驚,因為他們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時常走出自己的小世界,知道這世上有那麼多與己不同的人和生活,有無數多彩的人生和絢麗的夢想。遇見奇怪的人和事時,不會把“怎麼可能”掛在嘴邊,因為知道世界之大,萬事萬物皆有可能。

當你見過的世面越大,對世界的感知越深刻,對自己的思想認知越清醒,越明白自己的淺薄與渺小,越知道自己真正該擁有什麼。


一個人的思想變了,整個世界就變了


1.穩定工作如同傳統婚姻

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追求穩定工作,而更青睞於帶來自由的事業。正如婚姻觀念越來越開放一樣,對於不幸福的婚姻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傳統,忍氣吞聲過一輩子;不再囿於輿論與成見,敢於去追求內心的自由。工作也一樣,穩定工作雖然有不錯的收入,但相比內心失去的更多。大多數人只是為了生存而工作,久而久之已經不敢觸碰內心深處所追求的東西。

美國作家布萊德·德哈文說過:“我相信,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某個地方都埋藏著一個理想或著夢想,期盼著給世界帶來更大的影響。”

世界在改變,一事一物都在向前發展,沒有什麼穩定而言,我們要做的就是改變對世界的認知,對變化的思維更新。世界如此,個人亦然!一成不變,只會被淘汰和湮沒在歷史中。

隨著工作觀念的更新迭代,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摒棄“穩定工作帶來快樂生活”的思想,而去追求真正快樂的自由事業。

一個人的思想變了,整個世界就變了


2.賺錢和健康哪個重要?

賺錢和健康哪個重要?

如果你問年輕人他們肯定會說賺錢;如果你問生病的人他們肯定會告訴你一定是健康!

健康如此重要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重視,我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健康觀念。一個人如果沒有健康觀念,即便在使用健康產品,他也是很難獲得健康的。

現在大多數人都是熬著最晚的夜,敷著最貴的面膜,嘴裡說著養生但真正做到的沒幾個,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壞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看過這樣一句話:只有病痛和死亡才是最好的雞湯。然而當病魔降臨的時候一切都是浮雲,那時候才會真正明白什麼才是自己該追求的。

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沒有經歷過大病大災,但每當我在網上看到很多處在生命邊緣掙扎的病人和其家人無比痛苦的時候,我就會想如果發生在我身上會是多麼悲痛,會給家人帶去多大災難。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我很重視自己的健康。因為我知道生病的代價遠遠大於熬夜不好好吃飯這些帶來的及時快樂,也可以想象那種做什麼都彌補不了的後悔是多麼痛苦。所以我早睡早起、自己做早飯、運動健身、很少吃垃圾食品,久而久之,我很享受這些習慣帶來的健康生活。

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都是一個揹包客,死去的時候所有東西都會隨風而逝,而我們活的就是一生的健康幸福。


一個人的思想變了,整個世界就變了


3.在孤獨中求發展,在發展中遇知音

肖驍在《奇葩說》中說了一句:21世紀誰不孤獨?

我們對待孤獨的思維心態決定了我們的人設。聰明的人越來越聰明,墮落的人越來越墮落。聰明的人想盡辦法升級他們的產品讓沒有自控能力的人心甘情願的被“綁架”。墮落的人則在享受這些產品的同時背後是一天比一天多的焦慮。然而更不知的是我們越牴觸越挑剔,就越能激發那些聰明人開發出迎合我們口味的產品,讓我們怎麼也逃不過。

孔子曾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漸漸地,我們的關心逐漸從自己內心靈魂的成長挪到外面的那些瑣碎去,然後相互點點贊、發發言,好行小慧;如果把生命所有的格局都奠定在這樣的瑣碎之內,難矣哉!

我認為對待孤獨最好的方式是,在孤獨中求發展,在發展中遇知音。

在孤獨的時候去讀書,去讀真正重要的文本;去會友,不僅僅是吃喝玩樂,而是能夠在靈魂上相互拔擢的。因為只有我們靈魂在往上走,我們才可能不去懼怕那逐漸上漲的水位。


一個人的思想變了,整個世界就變了


困住一個人的從來不是年齡和身份,而是思維和觀念。很多時候無所謂拿得起放得下,人生最大的修行是以不動聲色的內在力量,去征服喧囂不息的世界和浮躁不安的生命。

一個有思想的人不會在乎旁人的誤解,也不會在乎有世俗的偏見,因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