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去年債券發行超45萬億,債券都有哪些基本特徵?

說起債券,大家可能不會陌生,我們接觸最多的估計就是國債了,國債即是中央政府債券。除了國債,債券的種類還有我們接觸比較少的地方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等。

我們在看財經新聞時,看到的往往是各種股票類的信息,非常熱鬧,而關於債券的信息則零星少見。其實,相比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的體量並不小。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債券市場發行的各類債券達到45.3萬億元。

除了購買國債外,我們一些人可能還會參與購買地方債、金融債,以及以債券為投資對象的債券基金。那麼,債券都有哪些特點呢?下面小翼將從償還性、安全性、流動性、收益型四個角度對債券的特點做簡單的介紹。

去年債券發行超45萬億,債券都有哪些基本特徵?

1.償還性

債券具有償還性,是指債券在發行時必須明確其還本付息日期,並在到期日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並支付利息。這也是債券區別於股票的最重要特徵。

2.安全性

債券的安全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收益相對穩定,不受市場利率變動的影響;二是利息和本金的償還有法律保障。

債券的安全性主要建立在以下基礎上:首先,債券在約定的到期日將以票面金額償還本金。其次,債券是一種契約式債務,契約的束縛力使債券的發行人注意自己的信譽,避免因違約而影響今後在市場上的籌資的能力。此外,在企業破產時,債券持有者對企業剩餘資產享有優先於股票持有者的索取權。

去年債券發行超45萬億,債券都有哪些基本特徵?

3.流動性

債券的流動性是指債券持有者在債券到期日之前可將流通市場上債券的所有權轉讓給其他投資者以收受資金的特性。債券流動性的強弱受所在國證券市場的發達程度、債券發行人的資信、債券的期限長短和利息支付方式等因素的影響。事實上,大多數債券在到期之日前都在流通市場頻繁的輾轉流通,因而債券是一種流動性較強的投資工具。

4.收益性

債券的收益型是指投資債券可獲得一定的收益。其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投資債券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給投資者帶來利息收入;二是資本利得,即投資者可以利用債券價格的變動,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債券賺取價差。三是再投資收益,即投資債券所獲現金流量再投資的利息收入。

債券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之間具有相逆性。債券的風險小,變現能力強,人們必然會爭相購買,於是該種債券價格上漲,收益減少。反之,債券的風險較大,流動性較差,則該種債券的價格相對較低,收益率較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