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宣德青花缠枝莲纹大碗

今年10月8号,香港苏富比,一件明宣德青花海水纹高足碗以7496万港币拔得头筹,永宣青花可以说是瓷器拍场“头把交椅”。然鹅,现实中却有人用永宣青花来腌咸菜,如此奢侈就是下边这位了。

美女家祖传的宣德款青花碗,一直被用来腌咸菜

常州的张女士,家里有一件大碗,因为器型硕大,颇具重量。从小的时候开始,奶奶就用这个大碗压在腌咸菜的大罐上,家里人对古代瓷器一点不懂,也没认为这件大碗有多重要。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祖传宣德青花骰子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直到看到电视上的鉴宝节目,才意识到家里的大碗可能是一件宝贝,于是张女士就带着这件宝贝,来到了鉴宝的现场,想请专家鉴定鉴定。

郑和下西洋带回的优质青花料,造就永宣青花的尊贵

专家听了张女士竟然用这件青花大碗腌咸菜,笑称这咸菜应该是皇帝吃的吧。并对张女士说,这是一件明代的官窑大碗,上面有款,书写的“大明宣德年制”,从青花颜料看,其发色亮艳、浓丽、深邃、晕散,具有中国传统国画的特点,自然形成的黑铁斑和浓艳的青蓝色在洁白细腻的瓷胎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尊贵。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故宫 宣德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苏麻离青”为郑和下西洋从西域伊斯兰地区进口,永宣时期所用的青花钻料大都由外进口而来,但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结束,这种优质的原料随即销声匿迹。宣德之后的官窑青花器上,再也未见其踪影。

“苏麻离青”是官方进口的优质昂贵制瓷原料,由于官府控制极严,民间窑厂是无法得到的,原料的差异,使永宣官窑青花瓷与同时代的民窑拉开了距离和档次。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故宫 宣德青花缠枝花纹天球瓶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腌咸菜的大碗,竟是宣德宫廷赌博的器具

永乐时创烧的鸡心碗(莲子碗)、骰子碗、压手杯和宣德时创烧的合碗、宫碗、十棱葵式碗等是永宣时期的典型造型。

而美女拿来的这件宣德大碗,就是骰子碗造型。平沿敞口,腹壁较浅,胎体厚重。是专门用于赌博的器具,永乐器极为少见,在宣德年间大量烧制,太平盛世下,宫廷中的娱乐生活较之前两朝日渐增多,从此器即可折射出宣德宫廷的赌博风气之盛。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故宫 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由于“苏麻离青”的晕散特性,导致永宣瓷器纹饰很少画人物纹

由于进口青料的晕散特性,永宣官窑青花瓷器纹饰中的人物纹非常少见,永乐时期只有少量的婴戏题材和胡人乐舞。即使在宣德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仕女图案,也只是对人物的轮廓进行了简单的描绘,脸部的细部特征并不明显。

相反,这一时期的花鸟瑞果纹饰则大量出现,成为永宣时代的主题纹饰。该时代的花鸟瑞果纹,崇尚写实,取材于大自然,真实生动,从瓷画的风格上看,画稿似出自于宫廷画家之手,具有明显有院体画特征。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故宫 宣德青花庭院仕女图高足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受伊斯兰影响的宣德缠枝花卉纹饰

宋朝瓷器上传统中国缠枝花卉大花大叶,枝繁叶茂,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主题是花,藤蔓处于陪衬地位,仅是花的附属,构图较为流畅自由,装饰性虽强,无伊斯兰缠枝纹似的几何化、抽象化以及数量化之感。

宣德青花瓷器上的缠枝纹伊斯兰倾向更为明显。主题纹饰为明显的伊斯兰缠枝纹。缠枝花卉的花头和叶片缩小,花朵本身比较写实,花头、叶片的描绘细致入微,叶片少而细小,叶基向后卷曲,叶尖长而弯曲,曲线化特征明显。藤蔓的弯曲连接作用得到强调,弱化了花的主体地位,使整个缠枝纹饰更突出曲线形几何特征。

祖传大瓷碗,肩部宣德官窑款,却被用来腌咸菜,专家:看着心痛

宣德青花缠枝莲纹骰子碗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因为保存不好,致使骰子碗釉面磨损严重

再看内女拿来的官窑大碗,圈足胎釉交接的部分,有一条凸起的线,呈现虾青色,这就是宣德青花的显著特征,是所有的仿品不能做到的。

但因为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导致碗的釉面出现大量的划痕,磨损严重,让人看着都心痛,而且还会影响这件官窑瓷器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