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疫情帶來的超長親子陪伴時間,這9個遊戲總有幾個適合你

在分享這9個親子游戲前,我們一起重複這句共同努力讓疫情拐點早日到來的話吧:


疫情帶來的超長親子陪伴時間,這9個遊戲總有幾個適合你


戴口罩、多洗手、室內常通風,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和聚會。


以下這些遊戲簡單、有趣,可在室內由家長和孩子一起玩。


1.我是小姚明


玩法:家長和幼兒面對面站在規定位置。遊戲開始後,幼兒將籃子中的5只沙包分別向家長手中的簍子投去。家長配合接沙包。最後比一比誰投中簍子的沙包最多為獲勝者。


要求:家長站定位置不能隨意變動。


2. 齊心協力吃果果


疫情帶來的超長親子陪伴時間,這9個遊戲總有幾個適合你


目的:要求幼兒能用清楚的語言指揮家長,正確判斷出方向。


準備:聖女果,小碟子,遮眼布。


玩法:媽媽手持聖女果,站在指定位置,爸爸蒙上眼睛,揹著孩子,原地轉三圈,在孩子的語言提醒下,去尋找媽媽手中的果實,並用嘴吃掉果實,吃完後計時。


接下來,媽媽和爸爸互換位置,看看媽媽和爸爸誰用時短。


規則:爸爸媽媽不許發出任何聲音,任何人不許用手碰果實。


3. 運氣球


目標:培養幼兒與成人的合作能力,發展幼兒的平衡感。


準備:未充氣的氣球若干,大箱子四隻,跑道四條。


玩法:爸爸媽媽和小朋友站在起點處,遊戲開始,爸爸用嘴把氣球吹鼓並打結(不可以小於氣球範樣),媽媽和小朋友背靠背,夾住氣球運至指定地點,遊戲反覆進行,在規定時間內,以氣球數量多者為勝。


規則:手不碰球,途中掉落或爆破均無效。


4. 快樂一家人


規則:爸爸媽媽雙手交叉,孩子坐在上面,中轉處放下孩子,孩子投球,爸爸媽媽共同拿桶子接球,投中1個後,爸爸媽媽手拿木棒,孩子雙手吊在木棒上返回,以先返回到起跑線者為勝。


5. 情緒上貼五官


疫情帶來的超長親子陪伴時間,這9個遊戲總有幾個適合你


準備:(1)一張硬紙板,紙板上面上人的頭形輪,可加上頭髮之類,使頭形更為生動。(2)製作好的活動、可貼的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


玩法:將家長的眼睛蒙上,原地轉三圈,請小朋友用語言指揮家長將五官貼到人頭的準確位置即獲成功;或小朋友可牽著家長的手,把家長領到準確貼人頭的位置,貼準確即獲成功。


規則:家長要將眼睛蒙好不能偷看,幼兒只能用語言指揮。


6. 你扔我接


準備:吸盤球5個、場地準備。


玩法:孩子拋吸盤球,家長來接,接住5個為勝。


規則:根據不同年齡段,設有不同間距,在間距拋接。


7. 情緒上給爸爸化妝


材料:即時貼剪成的眉毛和紅臉蛋若干份。


規則:讓媽媽來評評爸爸漂不漂亮,媽媽認可了,孩子可得到小禮物。


玩法: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意願給爸爸化妝。爸爸撕掉膠紙遞給孩子,孩子給爸爸貼眉毛、紅臉蛋。遊戲可反覆進行。


8. 魚游來了


目標:發展手腳協調能力,培養躲閃能力。


玩法:

事先學會遊戲歌曲。父母手拉收做“網”狀。

孩子邊唱邊做魚遊狀(手一前一後擺動,小碎步走)穿過“漁網”。

“一群小魚游來了,游來了,游來了。一群小魚游來了,快快抓住。”

當唱到抓住這最後兩個字時“收網”,那條“小魚”被抓住就要被紅燒或清蒸。

最後勝下的那條小魚為勝利者。


9. 小小搬運工


目標:對圖形和顏色的認識。


準備: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積木。


玩法:

爸爸端著裝有圖形的籃子坐下,孩子站在中間,媽媽端著空藍在爸爸對面坐下。

媽媽說:“寶寶,請到爸爸藍中找出黃色三角形,送到媽媽這兒來!”

孩子先重複媽媽的話,然後找圖形送過去,並說:“黃色的三角形送媽媽!”如此類推。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