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腫瘤患者對營養需求高,切勿聽信謠傳盲目忌口,避開六大營養誤區

規範的營養支持已成為每個腫瘤患者的基本治療措施,生活中,許多腫瘤患者和家屬不知道如何權衡利弊,往往陷入各種各樣的飲食誤區,導致腫瘤患者營養成分攝取不足、營養比例失衡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

據統計,癌症患者中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40%-80%,常發生於肺癌、胃癌、肝癌、喉癌、食管癌、膽道癌、口腔癌、胰腺部、腸癌等。其中50%-80%的腫瘤患者會進一步發生惡液質(表現為極度消瘦,貧血,無力,多臟器衰竭等),甚至20%腫瘤患者的直接死因是營養不良和惡液質,而非腫瘤自身引起的。

腫瘤患者容易發生的營養誤區,希望避開六個”坑”。

誤區一:

補充營養靠喝湯

我們經常聽到“精華都在湯裡,要多喝點,煲湯食材可以扔掉。”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湯的營養只有原料的5-10%,且多為脂肪及一些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大部分蛋白質都留在食材裡,要想多補充營養,建議應將湯和渣一起吃。但是大量喝湯,會影響其它食物的攝入,反而會導致營養不良。可以適當喝湯,但不能以湯為主。

腫瘤患者對營養需求高,切勿聽信謠傳盲目忌口,避開六大營養誤區

誤區二:

腫瘤患者不能吃“發物”

所謂“發物”,是中國古代民間的說法,指能引起舊疾復發或新疾加重的食物,如有記載的韭菜、豆芽菜、羊肉、鵝肉、雞肉、牛肉、海魚等。然而臨床營養其實沒有“發物”一說,推薦腫瘤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肉類,如牛羊肉、海鮮等,但過敏體質需注意,應避免食用這些食物。

腫瘤患者對營養需求高,切勿聽信謠傳盲目忌口,避開六大營養誤區

誤區三:

保健品可以治腫瘤

保健品因成分複雜、療效不確定等因素,也有可能影響治療藥物發揮正常效果。一些所謂的中醫藥保健品,例如冬蟲夏草、靈芝、紫雲參、海參等,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副作用。

事實上,凡事皆因人而異,不要過分追求某一種食物的免疫功效,更不能本末倒置,過度依賴這些“大補之物”。均衡飲食,全面的營養補充才是整體提高免疫力的好辦法。

腫瘤患者對營養需求高,切勿聽信謠傳盲目忌口,避開六大營養誤區

誤區四:

少吃可以“餓死”腫瘤

許多腫瘤患者都擔心過多的營養攝入會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甚至想要採用極端的節食方式來餓死癌細胞。但其實癌細胞生長速度,跟患者吃多少營養無關。飢餓反而會讓患者身體消耗得更快,加速疾病惡化。若發生營養不良,腫瘤會掠奪正常細胞營養,甚至分解人體肌肉組織、蛋白,最後餓死的只能是患者本人而不是腫瘤。

復旦大學“癌症女博士”于娟就曾嘗試“飢餓療法”,每天不吃飯,只吃極少量的葡萄和芋頭。一個多月後,經檢查,她體內的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最終遺憾去世。

腫瘤患者對營養需求高,切勿聽信謠傳盲目忌口,避開六大營養誤區

誤區五:

牛奶中有激素

牛奶中含有少量雌激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等物質,但是這些物質不但在人體內天然存在,在其他食物中還可能含量更多,與不同個體之間物質水平的自然差異相比,牛奶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對此無需擔心。

腫瘤患者可以適當喝一些乳製品,補充優質蛋白:牛奶(200-300ml/天)、酸奶(200-300g/天),其中酸奶富含益生菌,對胃腸道有益,但應避免食用過涼食物,酸奶建議放置常溫後食用。

腫瘤患者對營養需求高,切勿聽信謠傳盲目忌口,避開六大營養誤區

誤區六:

腫瘤患者不能吃辣

很多人認為吃辣會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所以腫瘤患者不能吃辣。但其實吃辣的習慣,並不影響癌症,相反辣可以刺激胃腸道蠕動、分泌消化液,有利於部分患者食慾增加。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吃辣的習慣,癌症的發病率、死亡率等並沒有高於其它地區。所以說吃辣會刺激癌細胞生長加速,是沒有任何根據的。不過胃腸功能不好的患者(包括化療10天內未度過化療後胃腸反應的患者)應避免吃辣。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韋碧玉,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請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