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便祕進!!】會引起便祕、洩瀉、腹痛的——大腸腑

大腸居於下腹中,其上口在闌門處與小腸相接,其下端緊接肛門(又稱魄門)。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傳化糟粕,並吸收部分水液。大腸與肺有經脈相互絡屬,故相為表裡。大腸接受經過小腸泌別清濁後傳輸而來的食物殘渣,吸收其中多餘的水液,形成糞便,經肛門而排出體外,故稱“大腸主津”。


【便秘進!!】會引起便秘、洩瀉、腹痛的——大腸腑

傳導糟粕:

大腸主傳導是指大腸接受小腸下移的飲食殘渣,使之形成糞便,經肛門排出體外的作用。大腸接受由小腸下移的飲食殘渣,再吸收其中剩餘的水分和養料,使之形成糞便,經肛門而排出體外,屬整個消化過程的最後階段,故有“傳導之腑”、“傳導之官”之稱。所以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傳導糟粕,排洩大便。大腸的傳導功能,主要與胃的通降、脾之運化、肺之肅降以及腎之封藏有密切關係。

大腸有病,傳導失常,主要表現為大便質和量的變化和排便次數的改變。如大腸傳導失常,就會出現大便秘結或洩瀉。若溼熱蘊結於大腸,大腸氣滯,又會出現腹痛、裡急後重、下痢膿血等。

【便秘進!!】會引起便秘、洩瀉、腹痛的——大腸腑

吸收津液:

大腸接受由小腸下注的飲食物殘渣和剩餘水分之後,將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再吸收,使殘渣糟粕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大腸重新吸收水分,參與調節體內水液代謝的功能,稱之為“大腸主津”。大腸這種重新吸收水分功能與體內水液代謝有關。所以大腸的病變多與津液有關。如大腸虛寒,無力吸收水分,則水谷雜下,出現腸鳴、腹痛、洩瀉等。大腸實熱,消爍水分,腸液乾枯,腸道失潤,又會出現大便秘結不通之症。機體所需之水,絕大部分是在小腸或大腸被吸收的,故“大腸主津,小腸主液,大腸、小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灌溉皮膚,充實腠理”。

【便秘進!!】會引起便秘、洩瀉、腹痛的——大腸腑

治療習慣性便秘:中醫認為習慣性便秘是由於氣機鬱滯,大腸蠕動緩慢而引起。可從調理肺部氣機入手調整大腸氣機,使肺氣的宣肅功能得以恢復;大腸的排濁功能才能恢復正常。即中醫的提壺揭蓋法,利用這一方法治療習慣性便秘臨床獲得良效。而老年習慣性便秘則是因肺氣虛而引起,治療則以補肺氣為主,促進大腸蠕動功能,氣足則便得以通。

【便秘進!!】會引起便秘、洩瀉、腹痛的——大腸腑

治療肺炎高熱兼有便秘的患者中:中醫採用宣上通下的治法,宣通肺氣,腑氣下行;而腑氣通暢,又利於肺氣宣通,有釜底抽薪之效。在治療氣胸兼便秘的患者中,胸腔閉式引流術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大便通暢,以免排便時用力過度使氣胸復發。所以中醫一般都叮囑病人出院後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已是必然之事。

【便秘進!!】會引起便秘、洩瀉、腹痛的——大腸腑

以上這些是大腸的主要生理功能,以及和其他臟腑所發生的聯繫;大腸與肺、肝、脾、胃、腎的關係較為密切。屬大腸絡肺,屬肺絡大腸,表裡相關。大腸正常傳導,肺氣便可清肅下降;肺氣清肅下降,亦有助於大腸傳導功能的正常發揮。大腸要正常傳導,還有賴於肝氣疏洩條達,脾氣健運,胃津充足及腎陽溫煦正常,使氣行而降,津潤而通,通降得宜,方傳導有常。若某一臟器的不足或偏頗,都可影響大腸的傳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有時候大腸出了問題,發生便秘或者發生腹瀉溏洩的現象,有時候要和其他臟腑共同調理,才能夠更好的恢復身體健康。

清淡飲食、不吃寒涼辛辣刺激的食物、每天堅持運動是對腸胃最好的養護!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大家對大腸腑有一定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