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江南最小的古鎮,詩情畫意,曾有“小上海”之稱

南水鄉古鎮眾多,烏鎮、西塘、南潯都聞名遐邇。而擁有上千年曆史的新市古鎮卻低調得鮮有遊客問津。相比其他江南古鎮,新市古鎮濃郁的民俗文化和商貿文化堪稱別具一格,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

江南最小的古鎮,詩情畫意,曾有“小上海”之稱


但在浙北,說起古鎮新市,卻無人不曉。這個位於浙江省德清縣小鎮,建制歷史就達1200多年,是浙北地區大運河側的重要商埠,因其水路便利,商業發展較早,遠在北宋時期已是毗鄰三縣四鄉的商品集散地,到了明代,居民日益增多,商業更加繁榮。特別到了抗戰爆發之初,滬、杭、嘉、湖等地市民來新市避難,經商者大增,當時有工商企業500多家,其市場之繁榮,為當時杭嘉湖一帶所罕見,曾有“小上海”之稱。在南宋,新市作為江南的繁華大碼頭形象出現在運河之上,充滿迷人的江南庭院式、有著宋詞小調的一座古鎮,讓多少商賈、文人流連往返其間。

江南最小的古鎮,詩情畫意,曾有“小上海”之稱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記錄了當年的新市古鎮,如今當你走進這個江南最小的古鎮時,你會發現當下的場景與近千年前並無太大差異——狹窄的沿河街道、靜謐的小橋流水、錯落的招牌弔旗、悠閒的住民遊客……充滿詩情畫意的圖景更是令人嚮往!

江南最小的古鎮,詩情畫意,曾有“小上海”之稱


江南的古鎮,烏鎮也好,西塘也罷,充斥著各式各樣的商業旺鋪,遊人如織,幾乎找不到落腳休息的地方。在新市古鎮,多了一份寧靜,少了一份紛擾。新市古鎮本身不收門票,但裡面的小景點,包括文史館、陸仙樓、明清木雕館、劉王廟等等,需要憑門票進入。 新市古鎮的民居臨河而建,傍橋而市,水街相依,水鄉風情十足。新市古鎮集成了蘇派和浙派水鄉的特點,自稱一派特色,河側一排煙雨長廊很是讓人喜歡留念,很有感覺。古鎮並不大,半個小時就能走完,但要靜下心來感受這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住上一晚也未嘗不可,夜晚的古鎮別有一番情調。

江南最小的古鎮,詩情畫意,曾有“小上海”之稱


日食羊肉一大碗,不辭長作新市人,在新市古鎮,有一道傳承千年的美食——羊肉,紅燒的帶皮羊肉,非常美味。為了這道名菜,很多人專程帶親戚、帶朋友來品嚐。新市羊肉選用膘肥、個大、嫩純的湖羊,在鐵鍋中,放入帶皮的羊肉,再放入甘蔗、生薑、紅糖、茴香、好酒、鮮醬油等30多味佐料,而後架起柴鍋,用文火慢慢煮,直到把佐料味兒全燜進了肉裡,到最後收湯汁起鍋,那一塊塊帶皮的羊肉色澤紅亮,酥而不爛,汁濃味醇。這種是古法湯汁羊肉煮法與周邊等地迥然不同,跨出古鎮半步,哪怕是越過一座橋、跨過一條徑,那便是另外的羊肉味道了。

江南最小的古鎮,詩情畫意,曾有“小上海”之稱

老人、老房子,以及古老的河流構成的新市,在人們眼裡是孤獨而唯美的,它的孤獨是深藏在水鄉晚空裡的平靜暮色,厚重而又高傲;它的唯美,是倒映在運河裡的幻色霞彩,繽紛而又靚麗。古老的東西註定是不會被多數現代人關注,所以在新市古鎮裡也沒有太多的年輕人居住,除了來此遊玩的客人。很多東西之所以值得去回憶去看看,是因為她們有過去顯滄桑,這種過去和滄桑只有有一定生活的人才讀得懂,品得出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