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经验主义所蒙蔽,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非常笃信的所谓“食物相克”理论,其实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在和田玉领域也是如此,有许多民间传闻都源于口口相传,并无什么科学理论去支撑,甚至有部分谣言成为了玉商们营销的话术,今天和玉大叔就来总结一下——在和田玉行业有哪些您认为本该如此的常识,其实是典型的错误理解呢?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一、盘玩可以把籽料的裂纹去除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这是籽料圈里中一个非常经典的谣言,不少商家对此还推波助澜,谣言是如此描述的:和田玉的籽料几乎都有裂纹,所以有经验的玉雕师会将裂纹处理的尽可能看不出来,当有部分裂纹已经深入料子内部,很难通过雕刻去除时,这种料子玉商就建议玩家多多盘玩,时间久了就会“自然愈合”。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人体表皮伤口是会自然愈合的,通过新陈代谢,新的细胞会代替死亡的细胞,籽料的裂纹其实是在河道中滚磨的不断碰撞而天然形成的,尽管行业内有“死裂”和“活裂”的说法,其实那不过只是给有瑕疵的料子找些借口罢了,不管属于哪种裂,通过盘玩都绝对不可能消失或者愈合,有些老玩家盘玩料子久了,可能皮壳包浆比较脏,从视觉上遮盖了这些裂纹,这才是所谓“盘玩去裂”的真相。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二、大块的山料可以切很多件货,玉商就是在囤货炒价。

和田玉的山料究竟是怎么开采的呢?许多人下意识以为是依靠人工去凿,也有人以为是机器挖掘,其实山料都埋藏昆仑山巅,高海拔,雪线之上的荒芜险地,这些地方别说上机器,人爬上去都困难,开采只能依靠下炮眼放炸药的方式,炸药开采效率较高,一下就可以把料子搞成大块四散铺开,但坏处就是炸出来的料子内部受到非常强烈的震动,原本只是有一些应力纹的地方会迅速扩散成网,没有裂也会在震荡中搞出新裂纹。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这两年新疆且末料成为了山料的主流,且末料出货不易,原矿表皮都是灰蒙蒙的,根本看不清内部的肉质,且末料还多糖,糖色往往还会带脏,肉质干净又没有裂是靠缘分的事情,在我们行业内几十公斤的山料原矿,最后就开出来几百克的货,甚至是颗粒无收是特别常见的事情,和田玉矿不是煤矿采下来多少就能用多少,大部分料子都是废料压根无法利用,所以好的山料尤其是镯子价格贵就很容易理解,这么大一块核心料子切镯子,没切开之前谁也不知道裂纹会不会影响到它。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三、和田白玉里最好的是羊脂玉,全国都有。

这里的“全国都有”当然不是指全国都出产,而是指鉴定证书,羊脂白玉是没有国标的,依据新疆本地制定的一个地方标准,地方标准说白了就是只有新疆地区可以使用,出了新疆是不认的,但是考虑到“羊脂玉”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许多人都认为羊脂玉就是指新疆和田玉最好的玉石,这么想倒也不能算错。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但有个问题要说明,许多内地的玉商也声称自己手中的白玉是“羊脂白玉”,请问你人不在新疆,是依据哪里的标准定义为羊脂玉呢?这里要提醒大家地方标准不能跨省,内地省份的鉴定机构,是不可能越过国标出具“羊脂白玉”鉴定证书的,所以您购买的白玉,只有在新疆本地可以做出“羊脂白玉”的证书,其他地区是不会也没有权限出具这类证书的,请玉友注意识别。

假亦真时真亦假,这些深入人心的和田玉“常识”,其实都是错误的

今天这三个比较经典的玉石问题,其实都属于“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宣传的久了也就自然成真的,但作为收藏者,您心中一定要搞明白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