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全力以赴,挽救我們的戰友


援漢日記 ⑭ | 全力以赴,挽救我們的戰友

樹蘭(杭州)醫院感染科副主任兼門診辦公室主任朱夢飛與人工肝專科護士劉元春、監護室護士長張園園為患者進行人工肝治療。


李蘭娟院士團隊負責的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區重症監護室住著一位特殊的危重症患者——一名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醫護人員。


今年1月份,這名女醫護人員在接觸發熱患者後的10天左右,開始出現咽痛,發熱,伴少許咳嗽。之後,肺部CT提示為典型的新冠肺炎表現,緊接著確診核酸陽性,她從崗位上撤下來,住進了普通重症病房接受治療。


2月5日,由於病情迅速惡化,她轉到了李蘭娟院士團隊負責的重症監護病房,朱夢飛主任成了她的主管醫生。


“將她推入重症監護病房時,她的眼神中不僅焦慮,好像已經用她自己的醫學知識給自己下了一張病危通知,不誇張的說有一種瀕死感。”朱夢飛回憶。


由於起病時間較長,錯過了最佳的人工肝治療時機,但李蘭娟院士始終不放棄任何搶救病人的機會,下了一道死命令:“朱夢飛,她是我們的戰友,你們要全力以赴救她,絕不能放棄。”

援漢日記 ⑭ | 全力以赴,挽救我們的戰友

朱夢飛主任與劉元春護士先後為她進行了三次人工肝治療,但病情依然不斷進展。呼吸由無創改為了氣管插管,她出現了高熱、感染性休克,使用大量的升壓藥,血壓才能勉強維持,但是仍然波動較大,心率也持續達130次/分。由於缺氧明顯,氧合指數低於了80,她的瞳孔一度散大到0.5cm,對光反應不明顯,很明顯她已處於昏迷狀態。


看著她的病情變化,所有醫護人員的心情都很沉重,李蘭娟院士每天查房,都會關注她的情況,指導搶救。大家都沒有放棄,各個團隊精誠合作,制定方案,加強氣道管理、加強抗感染、抗休克、調整紊亂的內環境,精細化護理...


3月1日,是她氣管插管後的第5天,昏迷後的第8天。那天上午,護理隊員張園園與劉元春走進病房時,發現她已恢復意識,而且可以用眼神與兩名醫護人員進行交流,也可以按照指令配合做動作。


“醒了,她醒了。”張園園和劉元春用了最大的聲音通知外面的人,喜極而泣。


援漢日記 ⑭ | 全力以赴,挽救我們的戰友

“太好了。”正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國家醫療隊指揮中心佈置工作的李蘭娟院士聽到消息,立即似孩童般的拍手鼓掌,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感染了在場的每個人。


朱夢飛說這是在武漢一個月以來,他所見到的最開心、最放鬆的李蘭娟院士。


這笑容

詮釋了一位醫者對所有患者永不放棄的信念

這笑容

兌現一位醫者來武漢前

對降低重症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莊重承諾

這笑容

是將人工肝技術創新性地

應用在救治重型、危重型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上

得到的肯定

援漢日記 ⑭ | 全力以赴,挽救我們的戰友

戰友

春天來了

我們期待著跟你一起看櫻花

我們不會放棄你、不會放棄任何一位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