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孩子犯錯,看到這個詞,相信很多寶媽寶爸們都會有一陣牙癢的感覺!的確,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孩子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往往在這種情況時,我們的很多父母會大聲訓斥孩子,讓他們知道這是錯的!

但,孩子犯了錯,我們大聲訓斥,真的有用嗎?當孩子還小時,ta的大腦發育還沒那麼完善的時候,我們的大聲訓斥與責怪,只會讓他們感到無所適從,因為他們的大腦接受不了這麼多的信息量!若此時,父母又是一臉怒容,孩子更會感到心理害怕,不敢說話,甚至不敢思考!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前段時間,卻朋友家做客,每次看到朋友家一歲多的昊昊時,我總是忍不住想捏捏他肥嘟嘟的小胖臉,小傢伙鬼精鬼精的,可愛極了。去的時候,正值午飯期間,因為事先約好,所以午飯也就在朋友家蹭一頓了。

朋友好福氣,娶到了一位居家好太太,燒的一手好菜,正當我跟朋友在客廳閒聊正酣的時候,突然,朋友的書房裡哐噹一聲,朋友的臉上瞬間變得滿是怒容,起身急匆匆的就往書房走去,沒過多久,朋友的怒喝聲便響起了。這我哪兒還坐得住,急忙上前,看看發生了什麼?

原來,昊昊淘氣,不小心把朋友的茶壺給碰碎了,茶水、碎陶片散落一地!而昊昊正靠在牆上嚎啕大哭,至於我那朋友,臉上真的是怒目圓睜,讓人不敢直視!

"哎呀,怎麼了昊昊,不就碎了個茶壺嗎?瞧把孩子嚇的。"朋友的愛人聞聲趕來,先是安撫了下老公,又轉身教訓起昊昊來,"媽媽說了多少次了!別亂爸爸的書房,傷到自己怎麼辦?來媽媽看看,扎到沒有?看吧,又闖禍了是不是,還不快給你爸道歉,說對不起…"

捫心自問,朋友愛人在面對孩子闖禍的反應,比我們大多數家庭都要好得多,沒有第一時間訓斥孩子,而是跟孩子講述道理,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其他寶爸寶媽們該學習的!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無獨有偶,前兩天在微博上,恰好刷到朋友轉載的一則外國小視頻,視頻中,一個外國的小寶寶也是同樣在家不小心打碎了東西。寶寶害怕的靠在櫥櫃大哭,然後媽媽出現了。看到寶寶打碎了東西,她並沒有選擇責怪寶寶,而是把寶寶從廚房抱了出來,關切的問道:"發生什麼事了,寶寶?哦,天哪,你打碎盤子了是嗎?"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孩子頓了頓,一邊繼續哭著,一邊點了點頭。

看著寶寶還在哭,媽媽並不沒有生氣,而是溫柔的說道,"沒關係的,寶貝,沒關係的。"

在媽媽安撫孩子的同時,爸爸走進來,輕輕地把孩子抱在懷裡,拍著孩子的後背,依舊是沒有一句責怪,漸漸地,在爸爸媽媽溫柔的安撫下,小寶寶不再哭了,安靜了下來!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這對外國父母在孩子打碎玻璃後,對孩子表現出了充分的尊重、理解、關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這其中,這位外國媽媽說了一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

親愛的,沒關係,你不是第一個打碎玻璃的孩子,很多孩子都跟你一樣,不用害怕,寶貝!

是啊,每個孩子都是伴隨著一次次的錯誤而成長的,打碎玻璃、弄傷小朋友、闖禍讓家裡蒙受損失等等…跟這位媽媽說的一樣,有無數的孩子都曾經打碎過盤子,哪個孩子在小時候沒犯過錯?我們所有的大人,都是從小孩子一步步成長到今天的,我們之所以明天火會灼傷人,電有危險,正是因為我們在一次次的犯錯中,學會了不再犯錯,明白了人生的經驗!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當我們現在回想起童年自己犯過的錯誤時,大多數情況,回憶都是伴隨著恐懼的,我們可能記不清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但我們忘不了的是父母當時那副訓斥我們的面容!回憶伴隨著恐俱、我們很多的父母根本就不關心還在犯錯的原因,他們眼裡只有結果!或者說,他們的眼裡有的只是結果。

他們不想弄清楚,還在為什麼會這樣做!他們只是任由脾氣的爆發,以此來訓斥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得到的往往是伴隨著內疚的恐懼,他們慢慢會的小心,變得不自信,因為他們深怕再做錯什麼,而被父母所責罵!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犯的錯往往無關緊要的小事,但我們卻以此為藉口來朝孩子宣洩我們自己內心的不滿!讓孩子成為我們的垃圾桶。

就如同上文中,我的那位朋友一般,其實昊昊打碎的茶壺根本就不值錢,而他之所以會如此的生氣,更多的怕還是覺得孩子在客人面前給自己丟臉了!

孩子不是附屬品!他們也需要被尊重!對待孩子,我們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情緒帶進去,讓孩子承受無妄之災。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玲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由於丈夫工作的原因需要經常出差,為了照顧孩子,玲玲只好辭職在家帶孩子,全職媽媽的勞累不用說,大家也都應該想象到。每天面對一堆的瑣事,心理的埋藏的煩惱也是越積越多,時不時爆發一下。

玲玲的大兒子虎子,特別喜歡好動,每天都跑來跑去的,讓玲玲頭疼不已。

昨天,丈夫又要出差辦公,虎子儘管百般不捨,但爸爸依舊是離開了。虎子望著爸爸遠去的背影,轉身就跑到弟弟睡覺的房間,玲玲讓虎子別進去打擾弟弟睡覺,但虎子孩子硬闖進去了。

虎子鬧出來的動靜把弟弟吵醒了,開始哇哇的哭。玲玲連哄代唱好一會兒,才把弟弟哄睡著,看著一臉無辜的虎子,氣更是不打一處來。

沒有多聽虎子的解釋,玲玲打了虎子的屁股好幾下!虎子被打的嗷嗷大哭。

玲玲事後才知道,虎子之所以去弟弟的房間,只是想跟爸爸說拜拜,(弟弟的房間是唯一能看到丈夫離開的地方)

這個故事,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玲玲儘管事後很後悔,給虎子道歉了,但虎子很長時間都沒有理玲玲。道歉不是萬能的,有些記憶更不是道歉就是及時抹平的!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孩子犯錯了,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1.訓斥只會毀掉孩子的人格

孩子犯了錯,最好的處理辦法分兩步:先詢問,瞭解清楚孩子為什麼會犯錯,在溝通,告訴孩子這樣是不對的,幫助孩子不再犯錯。這兩者缺一都不可。

就比如上文中我那個朋友一般,昊昊之所以想動朋友的茶壺,只是想給朋友和我倒杯水。但是茶壺太重了,他沒拿住,這才摔到了地上!

如果朋友可以一開始就瞭解孩子的舉動,相信跟孩子的溝通就不會再有什麼波折。

有專家曾研究過:孩子在極度驚恐的情況下,當看到最親近的人變得暴躁時,他們會產生陰影,失去日後嘗試的勇氣,嚴重的產生牴觸情緒、學會撒謊!

孩子犯錯,家長不應在懲罰上下功夫,而是注意這點

2.讓孩子學會承擔後果

不要小事化大,也不要大事化小。當孩子闖禍了,我們一定得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哪兒,而不是訓斥玩就沒事了!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他得承擔後果,而這個後果,必須要讓孩子自己體會到。、感受到!

孩子吧盤子打碎了,孩子就必須跟著媽媽一起收拾,就算孩子不動手,也得在旁看著。又或者,孩子打碎了盤子,那今天的廚房掃地就必須讓孩子自己承擔,這是孩子做錯事的後果!

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孩子犯錯了不要急,我們要幫助孩子明白,他為什會犯錯!要讓孩子自己思考,自己錯了嗎?只有孩子學會這兩點,孩子收穫的東西將遠遠超乎你的想象。在你的孩子犯錯時,你會怎麼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