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靜靜的欺騙島

衝鋒艇登陸一大片火山礫石海岸時,風雪雖不大,卻緊。遠處,白雪纏夾的山峰,籠罩在時濃時淡的霧靄中;近處,一望有際的黑色砂石海灣,點綴著一片一片淨白的雪,和未結冰的清水。這哪裡是無人居住氣候嚴酷的南極,分明是大師繪製的一幅幅見之難忘、難捨的水墨畫。人在畫中,忘了寒冷,忘了世界。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欺騙島地形圖

欺騙島,一個並不美麗的名字 ,卻有不同於一般島嶼的地貌。全島如馬蹄形,進島的通道是一個500米寬的峽口,被稱為“海神的風箱”。 島的中央,不是陸地沒有山丘,只有被稱為南極最安全港灣的福斯特港。它是火山口塌陷、海水湧入造成的。也因為這一令人誤解的特徵,所以被稱為“欺騙島”。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帽帶企鵝

我們登陸的捕鯨者灣,有10公里長、7公里寬,進入峽口通過“海神的風箱”就到了。來這裡,是為了看帽帶企鵝,一種比阿德利企鵝略大、但更肥胖更憨態可掬的企鵝。它們因頸下有一條細線,如士兵戴著黑色的頭盔、脖子下繫著黑色的帶子而得名。還沒有上岸,我們愉悅的心情,就已經隨著帽帶企鵝笨拙的舞步搖擺了起來。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巨大的油罐

令人意外的是,除了冰雪火山企鵝,這個處於南緯63°的島嶼,還有更為豐富的內容。一大排陳舊的巨型儲油罐、一座獨立於火山灰地基本整齊的房子、更多破爛不堪的廢墟、一艘如化石般刻著風的年輪的小船、零零散散的動物骨頭,一切的一切,似在述說人類和工業時代帶給這個島嶼的繁榮與滄桑。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島上遺蹟

欺騙島和捕鯨者灣,19世紀初被發現後,因其優良的港口條件,很快成為毛皮海豹捕獵者們的基地。1822年夏,聚集在欺騙島周圍的捕海豹船隻,就有近100艘,導致這一地區的毛皮海豹幾乎滅絕。許多國家的探險隊,也在這裡建立自己的補給站,儲存煤炭、鋼鐵、木材,以及食物和淡水。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捕鯨船

20世紀初,鯨魚用途被人類廣泛開發。鯨魚有厚厚的脂肪層,有的高達18英寸厚。一條90英寸長的藍鯨,可以提煉120桶鯨油。鯨脂用於燃油、工業潤滑油、各種生化、日化產品。鯨脂做成的蠟燭,價格是其他普通白蠟的6倍。在精密儀器製造業,一盎司鯨脂潤滑油,比其他潤滑油價格高出5美元。以鯨脂為原料製作的化妝品,價格同樣比綿羊油產品,高出許多。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海上鯨魚加工

此外,鯨魚的肉、須、骨頭,都能派上不同用場。從抹香鯨的腸道,還可能找到龍涎香,一種十分名貴的香料。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鯨魚工廠

人類對鯨魚的捕獵,因此而前所未有地熱衷。在最高峰的1929年,單是南極地區就捕殺了2.9萬頭鯨魚。當時世界鯨魚油總產量,南極地區就貢獻了70%。但鯨魚工業初期,由於加工生產大多在船上進行,大約40%的鯨魚油被浪費掉。隨著新的加工技術和工具的使用,人們更多地將加工生產放到了岸上。欺騙島,便是1910-1930年間,南極地區最重要的鯨魚加工基地之一。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赫克托爾捕鯨站

在欺騙島上建捕鯨站和加工廠的,不止一個國家一個公司,但規模最大的,是挪威的赫克托爾捕鯨公司。赫克托爾的捕鯨站,始自1912年。到1920年時,該公司在捕鯨者灣的鯨魚加工廠,有150名工人,一個夏天便能生產14萬桶鯨油。鼎盛時期,這裡生活著700多人,被稱為欺騙島上的“城市社區”。有人還將自己的女人,帶到島上。這裡曾經有南極地區最大的公墓,埋葬了35個人,還有10個衣冠冢。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大油罐內部

但是風水輪流轉。隨著石油和天然氣的投入使用,鯨魚產品過剩,價格暴跌,鯨魚工業的黃金時代,在1930年代初戛然而止。1931年,赫克托爾斷然放棄了欺騙島上的捕鯨站,撤離和遣散了所有人員,但是留下了如今依然可見的大油罐。據稱,裡面尚存不少鯨魚油。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島上廢棄的船

1944年,執行“塔伯倫行動”的英國探險隊登上捕鯨者灣時,見到遍地儲油罐、機器、廠房、鍋爐、破船、鯨魚及海豹殘骨、沒有封面的書籍、沒來得及打包帶走的昂貴的八音盒等等。在貌似實驗室的房間裡,還有許多明顯是用作實驗的瓶瓶罐罐,有的裡面還裝著棕紅色的膠狀物。英國的科學家們猜測,當年的挪威人,不但捕鯨捕海豹,煉取鯨油海豹油,還從鯨魚和海豹的肝臟中,提取維他命用於市場銷售。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欺騙島上的英國科考B站

英國人打掃乾淨挪威人的房子,利用捕鯨站建起了永久性的科考B站。除了英國,智利和阿根廷也在島上建起了自己的科考站。1967年12月,島上火山爆發,三國科考站化為灰燼。好在阿根廷政府事先發出預警,三國科考人員及時撤離。次年,英國人回到島上試圖恢復科考站。但1969年火山再次噴發,科考站被永久廢棄。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英國人修的飛機庫,現在只有房子沒有飛機

火山徹底改變了捕鯨者灣的地形地貌,當年的捕鯨站、科考站,包括那一片墓地,被火山灰掩埋或半埋。在這個火山頻發的島嶼上,工業時代人類活動的痕跡,就只剩下了眼前這幾個大油罐,還有英國人修的飛機庫。如今,這裡被《南極條約》列為歷史文化遺蹟第71號,由英國南極遺產管理委員會派人定期清理維護。

南極欺騙島,從獵殺開始的探險

溫泉也在冷卻

有人說,遊欺騙島,等於讀南極開發簡史。在經歷了捕獵生產、科學考察的歷史性轉變之後,如今,欺騙島是南極地區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朋友看見我發的照片,微信留言稱,在多年前採訪長城站時,曾在欺騙島上的溫泉遊過泳。她游泳的那個溫泉,與我照片上的那一池清水,幾乎一模一樣,只是一熱一冷。看來,欺騙島的變化,還沒有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