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關於新型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9個回答之:通常患者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


關於新型肺炎,中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9個回答之:通常患者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金奇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系單廣良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呼吸病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日醫院副院長、呼吸中心常務副主任曹彬教授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呼吸病學研究院、中日醫院呼吸中心副主任詹慶元教授,分別從病毒學、流行病、臨床和呼吸危重症等方向,對此次新型肺炎疫情進行了解答。

6.如果不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出現哪些症狀?

詹慶元教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常患者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少見。大約半數患者會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少部分患者可快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能是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尤其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發病時症狀輕微,沒有發熱。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根據今年1月發表在《柳葉刀》上的研究來看, 患者發病時的常見症狀為發燒,咳嗽和肌痛或疲勞。全部患者均患有肺炎,胸部CT檢查發現異常;併發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心臟損傷和繼發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武漢當地醫院已發現多個“不典型”病例。患者不是以呼吸病症狀前來看病的,他們有的出現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有的心慌、頭疼、患結膜炎,甚至僅有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痠痛的。這類“非典型”患者會是隱性傳染源,需第一時間加以鑑別診斷,儘早隔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