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文 / 毛雅琛

攝影:沈今聲 陳倫 李蘭英 張雅丹 華螢 葉進 林毅等

本文刊於2016年5月《舞蹈》(總第417期)

中國舞劇需要出類拔萃的創意和獨樹一幟的品格,需要真正具有中國精神的文化印記而非大批量的簡單復刻品。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編者按]中國舞劇自問世至今,歷經戰火硝煙、社會動盪、思想解放、經濟發展、院團改制等近80年的風雲變幻,始終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一路風雨兼程、上下求索。今天,作為“舞蹈藝術的最高形式”以及中國舞蹈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舞劇有著怎樣的生存現狀、經營模式?有哪些成功的範例?又遭遇了哪些困境?本刊從本期開始推出系列專題,還原中國舞劇的生存現狀。


中國舞劇之發展脈絡

中國舞劇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雛形可追溯到漢代的《東海黃公》。近代歷史上第一次以舞劇形式出現的作品是吳曉邦先生1939年創作的三幕舞劇《罌粟花》,以此為中國舞劇的發端,自《罌粟花》問世至今,已經走過了76年。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舞劇《媽勒訪天邊》南寧市藝術劇院演出

歷經前十年戰火硝煙中的艱難跋涉,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舞劇《和平鴿》1950年成功上演,新中國舞劇發展的帷幕由此拉開:從20世紀50年代的《寶蓮燈》《魚美人》《小刀會》以及1959年第二屆全軍文藝會演中,由各軍區文工團集中推出的《五朵紅雲》《蝶戀花》等18部舞劇,到20世紀60年代的“紅色經典”《白毛女》《紅色娘子軍》,到七八十年代“解放思想”後的《絲路花雨》《召樹屯與楠木諾娜》《文成公主》《銅雀伎》《祝福》《蘩漪》《玉卿嫂》,再到20世紀90年代的《阿詩瑪》《虎門魂》《閃閃的紅星》《媽勒訪天邊》以及2000年以後的《大夢敦煌》《野斑馬》《大紅燈籠高高掛》《紅梅贊》《雲南映象》《霸王別姬》《紅樓夢》《風中少林》《風雨紅棉》……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中國舞劇歷經了古典化、民族化、芭蕾化,革命性、文學性、地域性,多舞種合一、多元化並存、個性化彰顯等各具特色的不同階段。劉曉真發表於2004年第2期《藝術評論》的《舞影自鑑——從第三屆全國舞劇觀摩演出看當代舞蹈創作》中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1950年至1965年共有64部舞劇問世,1970年至1976年有8部,1977年至1989年有125部,1990至2000年約有100多部。2000年至今,保守估計也至少有超過300部的舞劇問世。

如圖1所示,中國舞劇在數量上所呈現出的井噴式增長,堪稱世界之最,而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更引發了對中國舞劇的深入思考,

中國舞劇是否如表面看見的這般繁榮?繁榮的背後又是否有不為人知的暗流湧動?

中國舞劇之殤

縱觀中國舞劇的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作品比比皆是、不勝枚舉,中國舞劇幾十年來的輝煌與成就,更是有目共睹。筆者以儘可能客觀的筆觸,關注中國舞劇的當下種種,找出中國舞劇在繁榮背後的桎梏,所言皆為拋磚之舉,以期引起大家的關注和思考,雖難免管中窺豹,卻只期望能為中國舞劇更好的未來貢獻綿薄力量。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玉卿嫂》香港舞蹈團演出

  1. 中國舞劇之“入不敷出”

中國舞劇多為大手筆、大製作,動輒上百萬元的資金投入,幾乎已是不成文的行規,即便是一些小成本的小舞劇製作至少也要幾十萬元的資金投入,而成本高達幾百萬元的大型舞劇創作,更是早已成為大家司空見慣的事情。現階段大型舞劇投入成本的平均水平多在300萬至800萬之間(如舞劇《西施》投資約300萬人民幣,舞劇《阿炳》投資約500萬人民幣,舞劇《大夢敦煌》投資600萬人民幣等),資金分配佔比如圖2所示(圖2是根據多部舞劇所取的平均估值,不同劇目的資金配比各不相同)。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圖2所列出的項目只是一部舞劇最基本的成本支出,由此可見,製作精良的舞劇的確耗資不菲,為中國舞劇算一筆簡單的帳:

舞劇總收益=總票房-總成本=每場演出票房×演出場次-舞劇前期投入-每場演出成本×演出場次

根據上述公式,如果總票房小於總成本,則舞劇總收益為負,即入不敷出。根據筆者的初步調查,中國舞劇的入不敷出並非個別現象,而且很多時候跟舞劇的質量無關。由於需要專業團隊進行大規模的宣傳運作,根據展開的公式,如果每場票房收入小於每場演出成本,則演出場次越多損失越大。如此高成本且常常入不敷出的舞劇製作,啟動資金從何而來?每場演出的資金缺口又怎麼彌補?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風雨紅棉》廣東省歌舞劇院演出

回到舞劇籌備的最初階段,中國舞劇的資本金主要來自於政府撥款、民間募集和票房收入三個方面,在這三者中,政府撥款和民間募集佔絕大部分,而在這兩者中,又以政府撥款為甚,尤其是一些耗資驚人的“政績工程”,前期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觀眾卻多因贈票而來,舞劇的票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嚴重的入不敷出,只好演出幾場便偃旗息鼓、刀槍入庫。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舞劇《文成公主》中國歌劇舞劇院演出

然而,即便在舞劇市場普遍低迷的大環境下,依然有一些叫好又叫座且投入產出比極高的舞劇問世。據文化部藝術司2009年10月公佈的《關於50臺精品劇目演出經營情況的調查報告》顯示,舞劇《大夢敦煌》以650%的投入產出比,位居全國50臺精品劇目第二位,在14臺舞劇類劇目中名列第一。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單純從投入產出比這個角度來衡量,舞劇《大夢敦煌》可謂是回報頗豐的“投資”,但是對於整個中國舞劇行業來說,像《大夢敦煌》《雲南映象》《流浪者之歌》這類高投入產出比的舞劇並不常見,都屬於極為獨特的個案。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舞劇《大夢敦煌》甘肅蘭州歌舞劇院演出

也許很多人會說,中國舞劇原本就不是為了票房而做,舞劇的“產出”也絕非票房能夠衡量。但一個嚴重入不敷出的演出能維持多久?很多舞劇從開始就註定了曇花一現的結局,那麼,它所帶來的“產出”又能產生多大的效應?至少這不該是中國舞劇的常態。

2. 中國舞劇之受眾有限

中國舞劇的入不敷出與受眾群體密切相關,如果一部質量平平的舞劇票房有限是主創的責任,那麼

如果一部優秀的舞劇作品依然票房慘淡,又該是誰的責任?

根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在2014年4月公佈的《2013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2013年在專業劇場舉辦的舞蹈類演出共6200餘場,票房總收入為7.18億。舞蹈類演出平均票價為249元,上座率為59%。與2012年相比,舞蹈類演出呈下滑趨勢,總場次及上座率均有所下降。與演出市場的其他藝術門類相比,舞蹈演出市場發展依舊不容樂觀,場次數量和所佔比例均處於較低水平。2013年舞蹈類演出總場次僅佔專業劇場演出場次的8.3%,位列最末。”

2013年,全國各藝術門類具體演出場次見圖3。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中央芭蕾舞團演出

與話劇、音樂等藝術門類相比,舞蹈始終是小眾的藝術,人們願意花幾十元甚至幾百元去看一場話劇,也願意支付高額票價去聽一場演唱會,甚至因為常常出現的一票難求,而催生了專業倒票的“黃牛”。但是很少聽說有人為一部舞劇這般瘋狂,演出的和捧場的往往都是圈中人,普通觀眾因為不感興趣所以不關注,即便偶然有機會走進劇場也大多不知所云,就此拜別。這就導致了中國舞劇的尷尬現狀:


沒有廣泛的受眾群體,自然就沒有舞劇票房的高回報,甚至因為受眾基礎的緣故,極大地制約了舞劇在藝術表達上的深度,舞劇為求生存不得不一味地迎合市場,好好的舞劇淪為“燈光秀”“效果秀”“服裝秀”……

雖然舞蹈在近年來的受眾度越來越廣,也不乏一些叫好又叫座的舞劇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但和其他藝術門類相比,和國外的舞蹈受眾群體相比,還有太長的路要走。

3. 中國舞劇之“千人一面”

說中國舞劇“千人一面”可能有些誇張了,但卻著實存在著幾個層面的問題。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舞劇《召樹屯與楠木諾娜》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文工團演出

首先是中國舞劇主創團隊的“千人一面”,因為著名的舞劇總編導和主要演員在全國範圍內都屈指可數,所以為了提高舞劇的知名度和宣傳中的明星效應,很多不同地域、不同題材、不同團體的舞劇竟不約而同地有著幾乎“相同”的主創,很多省市級歌舞團的大型舞劇編導、編劇、作曲、主演甚至是造型和燈光全靠外借,這不但極大地增加了舞劇的投入成本,增加了舞劇演出的不穩定性,還直接影響著中國舞劇的整體表達。無論是哪個省的舞劇總編導永遠是大家熟悉的幾個名字,舞臺上也總是幾張大家熟悉的面孔,沒有名氣的新銳編導和演員少有做舞劇的機會,好像只有請到“大腕”才能做出好劇,拿到大獎。雖說強強聯手,有利於優質資源的社會效益最大化,但對藝術創作來說,卻未必是件好事,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舞劇的多樣化和個性化表達。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芭蕾舞劇《祝福》中央芭蕾舞團演出

其次是舞劇風格的“千人一面”,古今中外但凡能被奉為“經典”或是讓觀眾印象深刻的作品,一定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品味。放眼近年來的中國舞劇創作,很多作品在題材選擇、表現手法、舞劇結構、舞劇語彙、運作模式等層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同質化或近似化,“為舞而舞”“為獎而舞”的舞劇不在少數,更有相當數量的舞劇究其根本只是包裹在不同服裝和背景下的一段段似曾相識的愛情:舞劇的核心線索是女A與男A真心相愛,一種展開模式是被長輩或反派惡意拆散,另一種模式是被男B或女B,因為單戀而從中作梗,舞劇的結局也不外乎幾種:一種是男A女A誤會解除,重歸於好,或戰勝邪惡勢力,終成眷屬,皆大歡喜;另一種是男A或女A不幸身亡,另一方必定悽絕殉情或孤獨終老,反派如果沒有和主角同歸於盡也一定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舞劇劇情發展模式大多如圖4所示:

關注 | 中國舞劇 好好活著(一)

經常看舞劇的觀眾一定對圖中所示的舞劇模式耳熟能詳,而穿插在“愛情模式”中表達愛意的雙人舞加上烘托氣氛、推動情節的群舞,似乎放在任何一部舞劇中都不影響觀看且不影響劇情發展,也許劇中的愛情已足夠纏綿悱惻、悽楚哀婉,可數量多了也難免審美疲勞,缺乏新意。

4. 中國舞劇之“曇花一現”

中國舞劇的數量之多堪稱世界之最,但大多數舞劇卻因為入不敷出等原因,只在中國舞壇上曇花一現便香消玉殞。因此,所謂的數量之最,多的只是舞劇的名字而不是演出的場次和觀看的人次,能真正在時間的長河裡歷久彌新、常演不衰的精品實數鳳毛麟角。

說到舞劇中的經典,最成功的範例非《天鵝湖》莫屬,作為全世界最負盛名的芭蕾舞劇和所有古典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天鵝湖》自1877年首演至今已有138年的歷史,也許誰都說不清楚世上究竟有多少個不同版本的《天鵝湖》,《天鵝湖》在世界各地的演出場次和觀看人次也早已多到難以統計。但直到今天,《天鵝湖》的演出依然場場爆滿,“天鵝湖”三個字早已不止是一個舞劇的名稱,更是芭蕾的標誌和一種文化的代名詞。

針對中國舞劇數量龐大、獎項眾多,卻大多曇花一現、受眾有限的現狀,的確需要安靜下來潛心做一些“不一樣”的創作,

中國舞劇需要出類拔萃的創意和獨樹一幟的品格,需要真正具有中國精神的文化印記而非大批量的簡單復刻品。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