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推進治理現代化愈發緊迫


作者:上海市政治學會會長、復旦大學教授 桑玉成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並就進一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作出重要部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這場對人民生命健康帶來直接危害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多次聽取彙報,召開專題會議,組成領導小組,調配人員財物,積極應對危機。在這一過程中,制度優勢得到充分展示,也讓人體會到推進治理現代化愈發緊迫。

一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部署,使疫情防控工作處驚不亂、有序展開。客觀來說,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一線工作人員都有可能一時間亂了陣腳,難以一下子找到應對之策。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有一個站位更高、更為權威的組織機構來分析事態、統轄力量,並以此來穩定局勢,有秩序、有步驟地開展各項工作。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堅持群眾路線,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根基。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通過廣泛發動人民群眾的力量,依靠人民群眾的自覺、自治和協同,就能確保防控工作順利推進,就能確保經濟社會有序運行。

三是堅持全國一盤棋思想,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次新冠病毒的擴散性和傳染性極強,很快就向全國各地蔓延。在此情形下,中央部委各司其職,從各個方面調整政策、調配資源;全國各個省市紛紛行動,馳援武漢及湖北其他地區,支援當地防控工作;後來,又經中央統一協調,採取對口支援的辦法,使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醫藥物質得到了有效保障。

當然,這場疫情也暴露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上的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進一步反省與改進。這也是我們不斷總結經驗、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路徑。

問題一:如何在中央統一領導、統一指揮下發揮好地方黨委、政府的自主性、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疫情發生後,當地政府能否第一時間作出正確判斷、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至關重要。在涉及此類重大問題的時候,如何抓住危機處置的最佳時機,是一個有待深化討論的重大課題。

問題二:如何以切實的理念和有效的舉措,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放到最高的位置?從根本意義上說,無論是制度優勢還是治理效能,其本身並不是目的。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全面發展,才是根本目的。由此,以人民為中心如何真正貫徹到國家治理的全過程之中,需要認真對待。

問題三:如何使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適應時代變化?在現代社會,信息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財富。適應信息多元的社會,並充分利用各類信息資源來作出科學決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所面臨的一大考驗。從這個角度來說,及時回應公眾關切、透明發布相關信息,讓真相跑贏謠言,對各級政府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