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今天,下了幾天的雨,終於停了,我和家人參觀了丹陽延陵的“季子廟”。因為寒冷,也因為特殊時段,景區閉園,好多地方掛了鎖。參觀者也僅有我們一行六人。景區位於延陵鎮一隅,周圍都是農田,參觀景區的同時,正好領略一下田園風光,豈不一舉兩得?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主人公季子,名季札,春秋時吳王壽夢第四子,稱公子札,是一位與江陰曆史淵源有關的古代賢人。傳為避王位"棄其室而耕"常州武進焦溪的舜過山下。因其在丹陽延陵受封,人稱"延陵季子"。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發生在古徐國的“季札掛劍”是中國典籍中最早記載的誠信故事之一,其影響深遠,季札也成為講誠信、守承諾的典範人物。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春秋時期,吳王餘祭四年春天,季札奉命出使魯國,接著又訪問鄭國、衛國、晉國。途中,路過徐國,受到徐國國君的熱情招待。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徐國國君很喜歡季札的佩劍,看著這口寶劍,他嘴上雖然沒說,可臉上的表情卻顯示著他很想得到這口劍。季札因為還要佩戴寶劍出使中原各國,所以沒將寶劍獻給徐君,但心裡已經決定,回程時一定將寶劍獻給徐君。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當年秋天出使各國後,季札又路過徐國,可徐君已經去世,埋葬在徐國都城的郊外。季札解下寶劍贈給徐國的嗣君。隨從勸阻道:“此劍乃吳國之寶,不可以贈人。”季札回答說:“當日路過,徐君觀劍,口雖不言,臉上的表情卻顯示著愛劍之意。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那時,我已決定回來再獻。如今他故去了,我不獻劍,即是欺騙自己,為一口劍而自欺,正直的人不為。”於是季札把劍掛在徐君墓地的樹上,行禮之後,便踏上歸國之路。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中國有句俗語:“人在人情在,人不在斷往來。”季札的行為,表現了對友情的堅定,一諾千金,生死不逾。何況,這許諾還沒有付諸言語,變成契約呢!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掛劍”這件事過了三十年以後,因為看不慣侄子們爭權內訌,季札來到了江蘇常州,古稱延司馬遷贊:“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在季子碑的底座上,有李白的“延陵有寶劍,價重千黃金”,也是對季子精神的褒獎。

誠信乃立身之本!季子品格高尚,嚴格自律,做事情,講求誠信,所以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贏得世世代代的敬仰。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在這個無奈的假期,這次參觀季子廟,當是意外之收穫,頗感欣慰。

遊丹陽延陵季子廟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