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我们已知道,作为黄河中上游地区得天独厚的一部分,在距今3至5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就有“河套人”和“黄龙人”,在陕北黄土高原上展开了活动。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河套地区

而特别是到了距今10000至5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在群山起伏的陕北黄土高原,更处处都呈现出早期人类定居生活的繁荣之景象。那个时候的陕北居民们,操纵着显然比其他地方的人们更加先进的工具,耕种着人类社会一些最初的谷物,饲养着人们所驯化出来的一些最早的家畜,在温暖宜人的无定河流域、洛河流域,以及其它一些靠近水源的黄土缓坡上,从事着最初的农业生产和畜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闲来无事,人们便讲述着一些最初的人类故事(神话),享受着一种恬淡而又较为稳定的生活。这种颇有点诗情画意的新石器时代之文明,终于在距今4—5000年前后的那个划时代的岁月里,孕育出了一个极大的飞跃和突变性的进步——伟大的黄帝部落在陕北高原上诞生了!从此,中华民族光辉的文明史,才真正其拉开了美妙动人的帷幕。

那么,这中间就有了一个令人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什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黄帝部落,偏偏会发源于当时的陕北黄土高原?造物主何以会如此厚爱黄帝时期的陕北高原呢?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黄河

要回答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自然得从黄土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来说起,从这个高原传奇般的出现和产生时说起。

据地质学家们考证,在地球历史上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后的新生代时期,在如今的俄罗斯西伯利亚那一带,常常会刮起一种狂暴的冬季之季风。这季风一路南下,常常会把途中一些沙漠中含有石英、长石和云母的粉粒,裹上高高的云天,在经过一番十分遥远的长途搬运后,又以一种雨土的形式,一再地降落到地面。而不断地降落到地面的这许多雨土,再经过水流和其他外力的作用,在大地上就形成一些不同类型的堆积物,这就是作为全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的奇特的来源——顺便再捎带一句,广袤的黄土高原的形成时期,也正是我们人类历史开始走向黎明的时期——即随着天上的黄土在降落,地上的人类也直立行走了。这中间是不是也含有一种冥冥之中的巧合呢?总而言之,作为整个黄土高原腹部之地带,陕北这一块黄土地,就是以这种奇特的手段,在前后长达二三百万年的时间内,造被物主创造出来了。

历史学家们一再说,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中游地区;而黄河中游地区腹部地带的陕北高原一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就是举世瞩目的深厚黄土的堆积。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黄河

土壤学家们说,黄土堆积的优良性,首先就在于其土壤的肥活性。黄土中精细的颗粒,富含着多种矿物质等植物所需的养料,土壤的生产力强,这就为人类早期农业的萌发,预备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黄土堆积的第二个优点,是其土质的疏松,雨水很容易下渗,排水性能好。而其第三个好处,是土壤的壁立性,其结构富于一种毛细血管那样的作用,使得天气干旱时,则地下水很容易上升到植物的根部,使农作物不至于因干旱致死。这当然就是早期农业能够出现的第三个有利条件了。

除此以外,作为肥沃疏松和富于壁立性的黄土高原,对于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的早期农耕文化来说,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即黄土土壤的易于开垦与易于耕作的性能。

也许,正是由于肥沃疏松和富于壁立性的黄土高原,同时又具有易于开垦易于耕作的优良性能,才从根本上导致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在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这一伟大的史实。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陕北 地貌

当然,除了黄土本身的种种优良性能以外,当时黄河中游地区那温暖湿润,植被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中华文明孕育和出现,提供了必不可少而又非常重要的条件。

然而,黄河中上游地区,西北黄土高原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据有关方面统计,整个黄土高原,大致上包括有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横跨6个省市,268个之多的县区,而为何在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文化普遍发达的前提下,偏偏发源于陕北黄土高原的黄帝部落该领先一步呢?

这自然又和陕北黄土高原更加特殊的生态地理环境有关了。

据考古学家们考证,人类在其早期的狩猎采集经济时,一般并不喜欢集中在开阔的大河流域或宽广的平原地带,而多喜欢生活在一些高原山区的缓坡之区域。其原因有二:一是在这样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内,人们便于采集到野果,也便于狩猎和栖身。同时也便于逃避野兽的攻击,便于自我保护和生存。而作为整个黄土高原腹部地带的陕北黄土高坡上,恰好就为早期的人类提供了这样诸多方面的便利。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陕北 佳县

那时候,陕北居民的祖先“河套人”与“黄龙人”,在黄土高原茂密的森林中,在高原上星罗棋布的湖泊旁,陕北先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自己美好的生活。终于在经过了长期的生产实践后,由狩猎而发明了畜牧,由采集而培育了五谷,开始了其早期的定居式生活。就连今天的人们,也完全可以从已经发现的人类新石器时代众多文化遗址中,判断出当时陕北高原上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而当年黄帝部落的脱颖而出,则无疑是这一新石器文明——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高度发展的结果。至今,在陕北高原上都随时可见的人类龙山文化时期的“白灰面”遗址,似乎还一直在默默地叙说着这块土地上早期的辉煌。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陕北 绥德

但是,当人类文明的步伐进一步加大加快的时候,陕北黄土高原的环境,就显示出了其较大的局限性,比如,作为高原山区地形地貌的陕北黄土地,对于农业生产更大规模的发展——即灌溉技术的实施就极为不利。且相对来说,即就是土地可以被灌溉,则水源也不是很充足,同时,若要把山下的河水提升到山坡上,当然也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拥有了先进文化的黄帝和他的部落,自然就要突破环境的局限,去开辟更为开阔的生存的空间。于是,就有了后来的黄帝部落大迁徙,也就有了所谓平炎帝,战蚩尢,统一中原地区各部落等,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光照后人的千秋伟业的出现。顺边说一句,龙山文化以后,陕北高原人口锐减,这一点也已被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所证明;这当然也从一个有力的角度,证明了黄帝部落大迁徙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事实。

为什么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陕北 富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