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建於1959年的西寧老火車站歷經多次改造,如今已成為青海與外界連通的一個重要窗口。西寧老火車站經歷了風風雨雨,為西寧服務了50多年,在許許多多西寧人心中留下了難忘的記憶。本期《青海視野》講述了西寧人回憶老火車站的點點滴滴。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放眼西寧新火車站,白色的柱子撐起大鵬展翅造型的藍色頂棚,它的設計理念將天然的北山、湟水河山水景觀轉化為現代化的城市景觀,其形態與神韻取自於“山、水”主題。刀削斧劈形式的建築帶來非凡的空間感受,體現著西部豪放的氣魄與城市新鮮的活力;將湟水河引入南廣場,以親水平臺襯托建築的威儀,聚集人氣,形成城市活力的中心,喚起人們對大山大水的激情與聯想。

在老西寧人的記憶裡,西寧老火車站猶如池塘的漣漪,一圈一圈泛起,那眷戀依舊被微風凋零。

西寧通火車

據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青海掠影》記述,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開始勘測設計蘭青鐵路,1958年從甘肅省蘭州市附近的河口南起開始修建,經數萬築路大軍一年零四個月的奮力拼搏,於1959年9月23日,勝利鋪軌到古城西寧。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慶祝蘭青線通車

青海師範大學退休教授何爭流先生清晰地記得,1959年9月23日,一列由解放型蒸汽機車牽引,編成20節客貨混合試運列車,滿載著煤炭和蔬菜等物資,在青藏高原各族群眾的歡呼聲中,緩緩駛入西寧火車站,標誌著青海從此同祖國內地緊緊地連在了一起。1959年國慶節,在建國十週年喜慶的日子裡,舉行了隆重的通車典禮,來觀看的人人山人海,熱烈慶賀青海省開天闢地第一條鐵路建成通車。

蘭青鐵路自蘭新線的河口南車站接軌,線路沿湟水峽谷向西延伸,經甘肅省的永登縣、蘭州市的紅古區和青海省的民和、樂都、平安驛、互助到達西寧站,全長188公里。

 五萬多人進入施工現場

說起鐵路,是青海各族人民的夢想和追求。早在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任鐵道部長時,曾擬定了一個修建10萬英里鐵路的計劃。計劃中的高原鐵路有兩條:一條由蘭州經樂都、西寧、湟源、柴達木東南,直到西藏、拉薩;另一條由蘭州出發,經西寧、都蘭,最終到達新疆。由於生產力條件的限制和歷史原因,這一計劃無法實現。以後國民政府於1943年和1945年曾兩次組團到青海考察、勘測,其結論是,在青海修建鐵路是四五十年以後的事情。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通車現場人山人海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鐵路建設,為推動西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建設的發展,加快青海經濟建設,鐵道部重新對蘭青鐵路進行勘測。1958年蘭青鐵路被列入國家建設計劃,同年5月13日舉行開工典禮,築路大軍分別從蘭新線的河口南站接軌處和西寧同時開工,一時間在西寧和海東地區掀起全民修路的熱潮,西寧、樂都、民和、平安等8縣市的5萬多人進入施工現場,同廣大鐵路職工團結協作,並肩戰鬥,為蘭青鐵路早日修成作出了巨大貢獻,僅民工完成的土石方就達300多萬立方米。蘭青鐵路經數萬築路大軍一年零四個月的風餐露宿、夜以繼日地緊張施工,於1959年9月23日勝利鋪軌到了古城西寧。

 蘭青鐵路八跨湟水

蘭青鐵路的地形地質比較複雜,線路一跨黃河和大通河,八跨湟水,平均海拔約1800米;老鴉峽長10多公里,是全線的咽喉地段,這裡谷地狹窄,山峰陡峭,湟水湍急,而且橋隧相連,工程艱鉅,是當年鐵路修建和後來線路維修的重點。蘭青鐵路在西寧鐵路分局管區內共有橋樑74座,延長2601米;涵渠328座,延長6314米;隧道10座,延長1804米;曲線120個,延長50.562公里,約佔西寧鐵路分局管轄128公里線路的40%,這不僅給設備維修帶來困難,而且還影響運輸能力的提高。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蘭青鐵路從海石灣起共有13個車站,其中西寧站是全路較大車站之一,為二等站。蘭青鐵路的輸送能力遠期設計為657.5萬噸,1986年實際運量為398.2萬噸。隨著青藏鐵路的通車和省內工農牧業的發展,特別是柴達木盆地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運量逐年在提高。蘭青鐵路的通過能力設計遠期為36對,1985年圖定通過20對列車,其中貨物列車14對,通往北京、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車共6對。

蘭青線被命名為文明一條線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和加速青藏兩省區的四化建設,蘭青鐵路的設備有了很大改善,到1984年底,全部正線鋪上了預應力鋼筋混凝土軌枕,換上了每米43公斤的標準軌,提高了線路質量,還延長了西寧東站、曹家堡、杏園等站的有效長度,為增長列車長度創造了條件。蘭青鐵路青海省境內村鎮密集,道路縱橫,原設計道口100多處,給行車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威脅,後來進行改線和修建立交橋,取消了一些危險道口,看守道口安裝上了自動報警裝置,確保了行車安全。

蘭青鐵路沿線有車務、機務、工務、車輛、電務、水電和公安、生活、醫務等單位的職工3000多人。通過創建以“優質服務、優良秩序、優美環境”為主要內容的文明一條線活動,服務質量有明顯的提高,沿線所有車站被當地人民政府命名為文明車站,蘭青線被蘭州鐵路局命名為文明一條線。

蘭青鐵路的建成通車加速了地方的四化建設,沿線先後建成了22條廠礦專用線,總長37.62公里。隨著客運量不斷提高,發揮著經濟大動脈的作用。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西寧老火車站的站前廣場

草棚候車室內爐火很旺

在青海師範大學退休教授何爭流先生的記憶中,西寧老火車站的設備比較差,通車以後逐步進行擴建,使站容站貌和站場設備得到改善。他曾是西寧老火車站的常客,因為在青海師範大學上學及後來留校工作,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坐火車回老家四川探親,所以候車站的發展變化,在他的腦海中仍然記憶猶新。蘭青鐵路通車之後,車站正在修建之中,所以車站最初的候車室和售票廳,都是用草蓆臨時搭建起來的草蓆棚子,雖然設備簡陋,但治安秩序很好,廣大旅客都是按照檢票員指引的方向排隊上車,沒有亂竄亂跑的現象。草棚候車室內爐火很旺,有服務員不停地給大家倒開水喝,也有一些賣吃的小攤販及賣洗臉水的攤主。那時公共汽車很少,只有小橋到火車站有公交車,廣場是高低不平的土壩,車站的進出口是臨時設立的檢票口。上車時,僅有一個旅客低站臺,旅客們依次排隊上車。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新修建的火車站大樓投入使用,主樓高16米,總建築面積10022平方米,在高樓頂部樹立了“西寧火車站”的地理標誌,字體端莊醒目,在很遠處就能看到這一標誌建築,是當時古城西寧最大的建築物之一。大樓內設有候車大廳、售票大廳、行李包房等,極大地方便旅客出行和托運行李,西寧站設有7股道,每日接送來自北京、上海、重慶、廣州、西安、青島、蘭州及本省的格爾木、大通等地的16對旅客列車。每天接送旅客萬人以上。除西寧火車站外,還修建了西寧火車東站,西寧火車北站,隨著青藏鐵路的通車,擴建了西寧火車西站。


西寧老火車站的珍貴記憶


 對老火車站戀戀不捨

在新火車站附近,45歲的王林看著8歲的孩子快樂地在路邊玩耍,說起老火車站,他陷入了沉思,那是一份還不算久遠的記憶,因為他和妻子已經在西寧火車站為他人拍照好多年了,見過來來往往的好多人,依託西寧老火車站,通過為他人拍照掙錢。當時在西寧火車站周邊,有很多專門為他人拍照的人。為他人拍照十多年的張女士清楚地記得,西寧火車站上面的“西寧”兩個字原來沒有那麼高,高高的鐘樓也是後來加蓋的。

對於西寧老火車站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的事,很多西寧人顯得有點戀戀不捨,但也十分理解。王林說,那時過年,總有很多人穿著新衣服,帶著孩子,扶著老人,到火車站照相,把西寧火車站留在記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