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一批醫生出身的創業者遍體鱗傷!原因曝光

一批醫生出身的創業者遍體鱗傷!原因曝光

導讀:為什麼一些跨界的醫療創業者能夠做得風生水起呢?而另一些醫界出身的創業者卻遍體鱗傷?

這兩天聽課對一個現象產生了思考——為什麼一些跨界的醫療創業者能夠做得風生水起呢?(潛臺詞是另一些醫界出身的創業者卻遍體鱗傷)

首先我們要承認部分(前面是否要加“大”或“絕大”,各位讀者自行腦補)公立醫院專家的潛意識裡一直鐫刻著“傲慢”和“傲嬌”揮之不去。

一是對病人傲慢,我是給病人看病的,病人是來求醫的,滿滿的迷之自大。

二是對非公醫療傲嬌,我是公立醫院的專家,我是代表主流的,其他人都不正宗,滿滿的迷之自得。

一批醫生出身的創業者遍體鱗傷!原因曝光

有人說醫療的本質就是服務,馬上有公立醫院的專家出來說,醫療這麼高大上的事業怎麼能降格為服務呢?

有人說醫療也要遵循價值規律,馬上有公立醫院的專家出來說,醫療是人命關天的特殊行業,怎麼能按其他行業的標準要求呢?

有人說病人可以對醫生進行評價,馬上又有公立醫院的專家出來說,病人不懂醫學,怎麼能評判醫生至高無上的職業行為呢?

哎呀,哲學沒學好啊。什麼是一般?什麼是特殊?360行哪一行不特殊?蓋樓的和製鞋的就截然不同!人命關天?吃飯和吃藥到底哪個更重要,飯人人要吃,從生到死一天三頓(有時還加夜宵呢),藥只是部分人吃,在生命週期的某一時間段吃。人家開飯店的從來沒有自詡為特殊行業,也從來沒有否認過自己是服務行業。

所有商業(凡是有償提供產品或服務的都可歸類在此)都有其內在邏輯,質量、安全、信任、顧客體驗、成本控制、人才永續......是商業的極致追求,醫療也不會特殊到不受地球引力控制。

一批醫生出身的創業者遍體鱗傷!原因曝光

回到前面的問題,為什麼一些跨界的醫療創業者能夠做得風生水起呢?因為他們雖然不懂醫學,但是他們懂得商業,他們雖然不會看病,但是他們善於經營,他們把握了一般,所以也就駕馭了特殊。

那些固步自封的業內精英們,是放下傲慢、重啟思維的時候了。(原標題:放下傲慢,重啟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