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奪命潛凶!頸動脈有斑塊別大意,這可能是中風“前奏”

奪命潛兇!頸動脈有斑塊別大意,這可能是中風“前奏”

奪命潛兇!頸動脈有斑塊別大意,這可能是中風“前奏”

中風、心梗、腫瘤,這是直接威脅人類生命的三大殺手。發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所以,一旦有人發現自己有這方面的隱患,特別擔心自己會不經意間“掛掉”,尤其是在體檢中發現動脈血管中有斑塊,擔心一下變成血栓,演變為中風或心梗。

受訪專家/廣東省名中醫 王清海 教授

夺命潜凶!颈动脉有斑块别大意,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血壓高會損傷血管內皮

頸動脈斑塊把這位男士嚇得不輕

夺命潜凶!颈动脉有斑块别大意,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近日,一位對自己頸動脈斑塊特別焦慮的患者到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專科主任中醫師王清海門診就醫.

這位就醫者,55歲,進到診室,還沒坐穩,就著急打開一沓體檢資料,神情緊張地問王清海主任:“我體檢時發現頸動脈硬化,並且斑塊形成,這是不是大夫口中常說的血栓啊?會不會引起中風?”

男士彩超報告顯示:“雙側頸動脈硬化,左側頸動脈分叉處有斑塊附著,大小約15×2.7mm,總膽因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輕度升高,尿酸高,有輕度脂肪肝,血壓正常。”

王清海教授觀察這位男士,中等身材,形體略胖,但是腹部肥胖明顯,舌苔白膩、脈沉滑。其它檢查基本都在正常範圍。

據這位男士自述,自己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平時就是工作忙,出差和應酬比較多,不吸菸,中量飲酒,大體上身體狀況還可以。

頸動脈有斑塊

中風風險會增加

夺命潜凶!颈动脉有斑块别大意,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實際上,步入中年後,出現頸動脈斑塊的情況臨床很常見,王清海教授說,

頸動脈斑塊多發生於中年男性,主要是由於攝入過多脂肪、作息不規律以及缺乏運動、抽菸等因素造成的動脈粥樣硬化合並斑塊形成

夺命潜凶!颈动脉有斑块别大意,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吃得過於油膩,血脂升高,很容易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在體檢中,頸動脈彩色B超是眾多血管檢查中較為便捷的一種檢查方式,如果發現頸部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表明其它地方也可能有動脈粥樣硬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與血栓不同,但是如果斑塊脫落下來,進入血管,隨血液流動,就會形成血栓,到了血管狹窄的地方,會形成梗塞,例如堵塞在腦血管,造成中風堵塞在冠狀動脈,就會形成心梗。

研究表明,頸動脈內膜的斑塊厚度每增加0.1毫米,患卒中的危險會增加13%-18%,尤其是不穩定的斑塊,更是容易導致中風

因此,頸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應引起重視,積極治療,防止中風及冠心病等併發症的發生。

70%患者可穩定斑塊

夺命潜凶!颈动脉有斑块别大意,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從中醫上講,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形成在中醫多屬於痰濁瘀血阻滯經脈,可導致經脈氣血不通暢。

動脈粥樣硬化是可以治療的,一般採取的是綜合措施,例如降脂治療、運動療法,調整生活規律,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中醫多采用益氣活血、化痰通脈治療或者根據患者的整體情況,辨證論治。

至於中醫能不能治好,王清海說,根據十多年的臨床研究,如果能夠堅持中醫藥治療,70%以上的患者是可以達到改善和穩定斑塊、減少併發症的目的的。

在既往治療過的案例中,經過一段精心治療,頸動脈硬化及斑塊大多會得到明顯改善,斑塊減小,個別患者的軟斑甚至會消失。

科普知識點

頸動脈班塊

夺命潜凶!颈动脉有斑块别大意,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臨床上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查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IMT)來確定是不是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目前認為正常IMT值應小於1.0毫米,IMT在1.0至1.2毫米之間為內膜增厚,1.2至1.4毫米之間為斑塊形成,IMT大於1.4毫米為頸動脈狹窄。

如果體檢報告顯示頸動脈內膜增厚或頸動脈斑塊形成,則提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頸動脈斑塊的出現明顯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圍血管疾病如下肢動脈硬化症的危險。研究表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險增加10-15%,卒中危險增加13-18%。尤其是超聲顯示低迴聲的軟斑塊即不穩定斑塊,更容易脫落導致腦卒中。

受訪專家介紹

夺命潜凶!颈动脉有斑块别大意,这可能是中风“前奏”

王清海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全國第四、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第一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高血壓專家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中西醫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

【專長介紹】

師從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國醫大師和陝西中醫藥大學張學文國醫大師。中醫基礎理論造詣深厚,從事心血管病中醫臨床研究30餘年,理論造詣深厚,臨床經驗豐富, 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氣短、胸悶、胸痛、眩暈、頭痛、咳嗽、水腫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善於運用桂枝、黃芪等通陽益氣、行氣活血、化痰通絡的方法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在治療中醫內科雜病方面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學術與成果

著有科普專著《知名中醫談心腦血管著重保健》和主編專業著作《高血壓中西醫結合研究與臨床》(均為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表論文40餘篇,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4項,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高血壓中醫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四期。研製治療高血壓藥物2種,治療心臟病藥物2種。獲得發明專利1項。

出診安排

出診地點:特診專家診室(門診綜合樓3樓)

出診時間:週一、四、日上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