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健康說」全國愛耳日:新冠疫情下人工耳蝸寶寶注意事項


「健康說」全國愛耳日:新冠疫情下人工耳蝸寶寶注意事項

耳聾泛指輕重程度不等的各種聽力障礙,是全球流行最廣的感覺器官致殘性疾病,也是我國所有致殘疾病中的首位病因,但大家對聽力健康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早在1999年,針對我國耳聾發生率高、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國家原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積極推進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倡導,將每年的3月3日定為全國“愛耳日”。

聽力損失不僅影響個人和家庭,而且成為沉重的社會問題。及時發現和有效干預聽力損失可以確保患者能夠獲得最大程度康復。2020年伊始,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難以開展線下面對面的科普諮詢活動。為此,上海市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和上海市醫學會聽覺與前庭醫學分會組織撰寫了相關的科普文章,為大家介紹愛耳用耳及耳聾疾病防治健康知識。

2020年伊始,一場從武漢起始爆發的疫情席捲全國。如今,隨著方艙醫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投入使用,以及各類援助物資源源不斷的湧向湖北,全國各地新增感染人數持續走低,這場戰“疫”已然臨近最終的攻堅階段!然而,不管怎樣,疫情給聽力損失人群帶來了空前的挑戰,聽力診斷、聽力干預的工作開展同樣受阻,許許多多的耳蝸寶寶日常隨訪調試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那麼,在當前疫情下,人工耳蝸使用者應該注意哪些方面呢?特殊時期,對於家中有人工耳蝸寶寶的家庭,本文發表一些個人建議,供耳蝸使用者及家人參考。

良好情緒

首先,建議廣大居家的耳蝸寶寶的家長們嚴格按照政府、社區管理人員的相關規定做好疫情防護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情,切忌驚慌失措、焦慮緊張。家長的不良情緒會影響到自己和孩子,家長只有保證好自己的健康,才能更好地照顧耳蝸寶寶。

健康生活

其次,保證耳蝸寶寶良好的睡眠及規律健康飲食,儘量少吃肥甘厚膩、生冷刺激的食物,適當飲水,少吃零食。當然,宅在家裡,既要保證寶寶良好且規律的睡眠,也要保證寶寶在家裡進行適度的運動,做做親子游戲,在遊戲的同時,還要注意避免磕碰。

康復訓練

第三,在疫情期間,正常的康復課程受到影響而中斷,家長們要自己堅持給寶寶每天做一下適當的聽覺言語康復訓練,必要時可以通過線上和康復老師、聽力醫生聯繫,請他們給予一些專業的幫助。寶寶需要言語的刺激,因此需要家長經常和小寶寶交流,不能讓他們長時間處於安靜的環境。在宅家期間,有些家長一直開著電視機,給寶寶營造一種“言語環境”,這是不可取的,耳蝸寶寶需要家長的有質量的溝通交流,嘈雜的環境無益於寶寶的聽力康復,需要家長們自己注意。

注意消毒

第四,每天晚上取下人工耳蝸後要認真消毒一遍,可以用75%酒精棉布或其他消毒溼巾擦拭消毒一遍,也可以用家用紫外線消毒燈對人工耳蝸設備進行消毒,不過,使用紫外線消毒時要注意自我保護。

延遲調機

第五,由於疫情的原因,無法按時調機且目前正常使用人工耳蝸的寶寶,可以適當延遲調機,等疫情結束後再及時來醫院檢查調試。對於剛剛開機的耳蝸寶寶,也可以適當延長調機間隔,但最長不應該超過3個月。

及時就診

第六,如果家長們突然發現寶寶出現聽力改變,最好還是及時就診,聽取專業醫生意見。特別提醒,如果寶寶在這一段時間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該及時去發熱門診就診,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

預約就診

第七,假如必須要去醫院就診,儘可能選擇預約就診,而且必須嚴格執行醫院的隔離制度:在候診區域就座時儘量注意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原則上耳蝸寶寶就診時可以有一位家長陪護,無需過多家人陪同,降低感染風險。診療過程中,所有就診及陪護人員均需全程佩戴口罩,配合醫院防疫工作,進行體溫測量、流行病學調查、出行軌跡調查及簽名並記錄聯繫方式等。如就診及陪護人員存在特別關注重點疫區接觸史,需如實告知接診醫生,做好防護,家長們不要刻意隱瞞病史及接觸史。就診及陪護人員與接診醫生都要注意手衛生,戴口罩。交談期間保持一米距離,儘量減少過多交流。就診及陪護者就診完畢後,建議直接回家,不在醫院逗留。

此外,還要提醒大家不要輕信網上的謠言,一定要核實消息來源,最好是通過官方網站或官方微信公眾號等就診渠道諮詢。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聽覺與前庭醫學分會

執筆:李蘊(上海市醫學會聽覺與前庭醫學分會委員兼秘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人工聽覺植入中心主任,聽力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