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濱城區市立醫院:與時間賽跑打造濱州“小湯山醫院”

中國山東網1月31日訊(記者 王夢青 通訊員 姜花愛 孫金年) 隨著全國疫情的蔓延,1月26日,濱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做出決定——將濱城區市立醫院作為全市集中收治醫療機構,功能完全轉型,如同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的“北京小湯山醫院”,集中收治疑似以及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將在當下疫情的爆發期發揮它特殊的使命。

1月26日到28日,市、區兩級主要領導和市級醫療專家組多次到市立醫院現場考察。1月28日下午三點,市人民醫院專家歐陽修河和周霞受市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委派到市立醫院現場劃分醫患通道、病區規劃和ICU佈局。

28日醫院通過的改造方案,設立電梯及外掛樓梯安裝專班、ICU改造專班、門診及病房佈局改造專班、道路及小區通道改造專班、醫療設備和耗材配備專班和醫療收治六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責任到人,24小時輪流值班。從28日晚上起,開始爭分奪秒的改造建設工程,工程要求在1月31日完成,確保2月1日集中收治醫院正式投入使用。

市立醫院作為濱城區唯一的二級甲等醫療機構,現有職工353人,床位200張,醫療技術水平、職工素質、收治能力具有良好的基礎,醫院的基礎設施和醫療設施相對完善,改造工程難度低。醫院職工宿舍樓和醫院收治區只有一牆之隔,醫院由綜合醫院改造為集中收治醫院,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之際,面對私利和大局大義,全院職工沒有一句怨言,其中151名醫護人員自願遞交了印有紅手印的請戰書,表示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有一個請戰書這樣寫到,“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我們特向黨組織請戰,願意為戰勝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隨時聽候調令,義無反顧,奔赴一線,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按照傳染病醫院的基本條件,市立醫院將5樓的康復大廳改造為ICU病區,設7個ICU病房,總面積300平米;原先的外科診室改造成六個發熱門診;改造專設患者通道、醫務人員通道、醫療廢棄物通道三個相對獨立的通道。在患者通道加設一部醫用電梯;在病房樓外增設一部步梯,作為醫療廢棄物的專用綠色通道。改造完工之後,醫院的最大容量為同時收治104名患者。

29日,市立醫院全體職工投入戰鬥,將醫院整個門診樓、醫技樓的23000平米全部騰空。從1月29日下午三點,醫院全部停診,不再收治其他病人。短短的3天,為保質保量、按時完成改造工程,達到集中收治醫療機構的條件,改造工程按小時計算,三班倒加班幹。各種醫療設備也在緊急的採購中並將陸續運抵集中收治醫院。

30日下午,醫務科、護理部分兩批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和模擬演練。醫院已完成協調83名住院患者的轉院工作,確保了患者的醫療安全。

31日,市立醫院已與濱醫附院建立了CT檢查“雲終端連接”。醫患通道及宿舍院通道、門診及病房佈局改造、分區標誌完成,外樓梯、電梯正在積極改造中,ICU牆板安裝、水電改造同步進行,預計2月1日8點前到位,確保按時為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