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河南商報記者 王蒙/文

“護士長,我可以!”

“我曾參加過2003年非典救治工作,我志願加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急患者的搶救工作。”

“我單身,也沒孩子,讓我去吧!”

“我報名!我家近,隨時響應醫院號召。”

…………

今年的春節,對於醫護人員來說,註定不尋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確診數字不斷增長,疫情信息持續刷屏。面對疫情,醫務工作者們挺身而出、主動請纓,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逆行者,彰顯著中原大地醫者仁心。面對難關,他們彼此支撐,互相鼓勵,體現著醫院對醫務人員的人性關懷。

【堅守篇】

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支援發熱門診工作,在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內,各科室醫護人員主動請戰,要求抽調進組,承擔發熱門診等關鍵、危險崗位工作。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呼吸內科醫生盧奎斌在門診值班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身穿連體防護服,值班一天沒上廁所

1月23日,這是呼吸內科醫生盧奎斌第一次全副武裝坐門診。因為防護服是連體的,穿脫不方便,加上不想耽誤時間,盧奎斌門診當天,從早到晚沒有上一次廁所。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呼吸內科醫生盧奎斌和同事聊天截圖

“趕巧了,今天生理排便時間碰巧在上班前和下班後。”雖然門診任務艱鉅,樂天派的盧奎斌依舊言談風趣。

【請戰篇】

他們有的是95後的年輕女孩,有的是剛生過寶寶不久還在休產假的媽媽,有的是經驗豐富的高資歷醫生,還有的是共赴戰壕的年輕伉儷。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河南省胸科醫院醫生孫玉梅和鄭向陽夫婦的“請戰書”


醫生夫婦遞交“請戰書”

來自河南省胸科醫院的醫生孫玉梅和丈夫鄭向陽是湖北咸寧人,在鄭工作十餘年,對家鄉有著深深眷戀。面對日益嚴峻的疫情,兩人寢食難安。1月23日下午,兩人向單位遞交“請戰書”,自願要求前往武漢,馳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線。

“妹妹和妹夫都是醫務工作者,現都在防疫一線工作,他們給我發的信息,我一個字都不會落下地去看。能替他們分擔一些就好了。”孫玉梅說。

【逆行篇】

除夕,本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在收到“堅守崗位,全員在崗”的通知後,他們卻調轉車頭,退掉車票,接連到崗,進入戰備狀態。

為支援門診一線,小情侶推遲訂婚

大年三十,來自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一病區的醫生李想的除夕夜,是在發熱門診的夜班崗位上度過的。這也是他27年來第一次不在父母身邊過年。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一病區醫生李想

大年二十九,已經和哥哥駕車駛往家鄉的他,收到工作安排,立刻掉頭,連夜趕回醫院。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臨近零點,父母從家裡打來視頻,李想告訴父母,自己防護措施很到位,不用擔心。又把“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餐串門”這些跟患者說了無數遍的防護措施,跟爸媽嘮叨了一遍。

如今,與李想同在一個醫院的女友崔雙鑫也領命回院了,二人商定後,決定將原定初九的訂婚延期。

【溫情篇】

平凡的日子裡,他們也不過是丈夫、兒子、妻子、女兒,有不捨和擔憂,有家人的牽掛;病毒肆虐時,他們逆風前行,義無反顧,成了橫亙在病毒前最令人安心的屏障。

“小石,一夜安好?”

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全科醫學科的年輕醫生石光源,本來早已和女友約好時間,要趁春節假期去見家長。如今,面對緊急的疫情,石光源主動向科室主任請戰,要求到發熱一線去。“科內有孕婦,有乳母,有奶爸,我沒有那麼多負擔,讓我來!”

1月22日夜,石光源值發熱門診夜班,同事有些放心不下,給他打來了視頻電話。“醫院準備的防護裝備很齊全,有人送飯,有地方休息,有應急預案,莫擔心我!”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小石,一夜安好?”

“小石,抽空給大家報個平安。”

次日清晨,科室主任祁華琪始終牽掛著石光源,又發來了多條微信詢問情況。

許久,走出了值班室的石光源一一回複道,“主任,一夜平安,無疑似病例。”祁華琪懸了一夜的心這才安定了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障醫務人員的安全,從前期預防後期治療、轉診等事宜,醫院都做了全面系統地培訓,目前醫療防護設備也已齊備,全力保障醫務人員“0感染”。

“小石,一夜安好?”年輕醫生疫情一線值班,另一個人跟著牽掛一夜

他們的行動,是千千萬萬名醫務工作者中一個又一個的縮影,他們的堅守,凝聚著抗擊疫情必勝的決心。向他們致敬,祝福他們平安健康。(首次編輯 華麗娟 編輯 張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