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病毒變異並未影響藥物研發,託珠單抗有望阻斷炎症風暴

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進展如何?疫苗什麼時候能研製出來?檢測試劑的應急攻關進展怎樣?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月6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科技研發攻關最新進展。科技部和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就公眾關注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病毒變異並未影響藥物研發,託珠單抗有望阻斷炎症風暴

病毒變異並未影響藥物研發

有學者稱新冠病毒出現變異,這些變異對疫苗研發是否會有影響?

對此,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介紹,新冠病毒變異到現在為止有很多報道,但是在病毒的變異過程,需要更多案例,也需要更多研究來深入。目前在中國針對於病毒的變異和疫苗的研發,有統一部署。

周琪透露,目前看到的病毒變異,並沒有影響到藥物研發、抗體制備和疫苗製備。目前來講所有的工作是可控,我們正在積極觀測病毒的變異程度,而且積極佈局相關科研項目。

磷酸氯喹臨床未見不良反應

談到新冠肺炎藥物研發方面的進展,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磷酸氯喹、中醫藥、託珠單抗、人工肝以及恢復期血漿一系列的成果陸續進入診療方案,應用和服務於臨床救治一線。例如,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協和醫院西院區住院病人有760位,其中285人次使用磷酸氯喹作為治療藥物,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在臨床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湖北省應用中醫藥進行救治的患者已經達到90%以上,同時臨床數據還顯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重治療效果更好。法匹拉韋正在武漢開展大規模臨床研究。託珠單抗已經在武漢前線應用於治療重症患者,截至3月5日有272位重症患者使用託珠單抗進行救治。

瑞德西韋臨床研究尚未揭盲

瑞德西韋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效果如何,後續有無大規模應用到臨床?

孫燕榮回應,這款藥物進入到臨床研究是在今年2月初,主要在中國開展了兩項臨床研究,一項針對重症患者,一項針對輕症和普通症患者。“這兩項研究所採用的都是雙盲研究的方法,從目前來看還沒有得到研究組的明確結果,因為還沒有正式揭盲,我們和大家一樣共同期待瑞德西韋新的研究數據向公眾展示,也非常希望它是一款有效的藥物。”

4月部分疫苗有望進入臨床

公眾十分關注,我們什麼時候能用上合格的疫苗?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科研攻關組專門設計了疫苗研發專版,著眼於數十家的醫療機構,第一批篩選8家機構,確立9項任務,沿著五條技術路線推進疫苗攻關。目前五條技術路線,都是按照進展穩步推進,按照預期,

估計在4月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部分疫苗有希望進入臨床或者應急使用

“新冠肺炎病毒是一個新病毒,我們對它的認識探索還有一個過程。疫苗的研發也一樣,我們也要在探索和深化的過程當中逐步解決一些問題。”鄭忠偉說。

一次完成6種呼吸道病毒速測

在談到檢測試劑的應急攻關進展時,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醫學院講席教授程京介紹:在最近兩週,已經有7個項目獲得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批准,正式進入臨床。

這7款檢測試劑當中,在核酸檢測方面,最新審批上市的一款基於恆溫擴增芯片技術的一次能對6種呼吸道病毒進行快速檢測的試劑盒,和原有的核酸檢測相比有三個突出優點:一是能夠快速對多種呼吸道常見病毒進行一併檢測;二是檢測速度更快,只需要在1.5個小時就完成所有檢測;三是臨床應用方面可以非常好地幫助臨床醫務人員做鑑別診斷,迅速區分哪些人是新冠病毒感染,哪些患者是其他病毒感染,把合併感染、交叉感染的情況加以區分。

託珠單抗有望阻斷炎症風暴

針對公眾關注的託珠單抗使用情況,周琪介紹,當冠狀病毒感染,它引起的炎症因子反應非常強烈,當這個因子強到自身免疫系統難以控制時,就成為我們所說的炎症因子風暴,這一類風暴發生後可能會造成多器官的衰竭,甚至會威脅生命。中國科技大學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們帶著設備進入隔離區,進入ICU對31個病人做了30多種免疫因子檢測,最後找到了一個叫白介素6的典型因子,他們認為這就是誘發炎症因子風暴的直接誘因。最後找到能夠阻斷白介素6的藥物就是託珠單抗

“這是一個老藥,但是對白介素6有特異的阻斷作用。初期的實驗20個病人,當時19個重症,1個危重,都是在一天之內體溫下降,兩星期內19位病人出院,一位危重轉成重症。”周琪透露,託珠單抗進入了武漢地區,目前已在14家定點醫院開展臨床研究,希望它也是一個對病人能起到積極救治作用的好藥。

END

經濟日報經點科學工作室

記者:吳佳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