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接口,手機的 電腦的等等,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接口長什麼樣,這些接口時幹什麼的以及有哪些優缺點:

1.IDE接口(硬盤的一種接口)

IDE接口(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是電子集成驅動器,是把“硬盤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盤驅動器接口。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減少硬盤接口的電纜數目與長度,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得到增強,硬盤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的技術。

因此硬盤生產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盤是否與其它廠商生產的控制器兼容。對用戶而言,硬盤安裝起來也更為方便。IDE這一接口技術從誕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斷髮展,性能也不斷地提高,其擁有的價格低廉、兼容性強的特點,為其造就了其它類型硬盤無法替代的地位。

下圖:IDE接口的硬盤以及主板上的IDE接口

IDE接口優點:價格低廉、兼容性強、性價比高

IDE接口缺點:數據傳輸速度慢、線纜長度過短、連接設備少

注:IDE代表著硬盤的一種類型,但在實際的應用中,人們也習慣用IDE來稱呼最早出現IDE類型硬盤ATA-1,這種類型的接口隨著接口技術的發展已經被淘汰了,而後發展分支出更多類型的硬盤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屬於IDE硬盤。目前硬件接口已經向SATA轉移,IDE接口遲早會退出舞臺。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IDE接口的硬盤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主板上IDE接口插槽

2.SCSI接口(也是一種硬盤接口)

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英語: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簡寫:SCSI),一種用於計算機和智能設備之間(硬盤、軟驅、光驅、打印機、掃描儀等)系統級接口的獨立處理器標準。是一種智能的通用接口標準,它具備與多種類型的外設進行通信。SCSI採用ASPI(高級SCSI編程接口)的標準軟件接口使驅動器和計算機內部安裝的SCSI適配器進行通信。SCSI接口廣泛應用於小型機上的高速數據傳輸技術。SCSI接口具有應用範圍廣、多任務、帶寬大、CPU佔用率低,以及熱插拔等優點。

SCSI的優點:

速度快

服務器使用的硬盤轉速快,可以達到每分鐘7200或10000轉,甚至更高;它還配置了較大(一般為2MB或4MB)的回寫式緩存;平均訪問時間比較短;外部傳輸率和內部傳輸率更高,採用Ultra Wide SCSI、Ultra2 Wide SCSI、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標準的SCSI硬盤,每秒的數據傳輸率分別可以達到40MB、80MB、160MB、320MB。

可靠性高

因為服務器硬盤幾乎是24小時不停地運轉,承受著巨大的工作量。可以說,硬盤如果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現在的硬盤都採用了 S.M.A.R.T技術(自監測、分析和報告技術),同時硬盤廠商都採用了各自獨有的先進技術來保證數據的安全。為了避免意外的損失,服務器硬盤一般都能承受300G到1000G的衝擊力。

多使用SCSI接口

多數服務器採用了數據吞吐量大、CPU佔有率極低的SCSI硬盤。SCSI硬盤必須通過SCSI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務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專用的SCSI接口卡,一塊SCSI接口卡可以接7個SCSI設備,這是IDE接口所不能比擬的。

可支持熱插拔

熱插拔(Hot Swap)是一些服務器支持的硬盤安裝方式,可以在服務器不停機的情況下,拔出或插入一塊硬盤,操作系統自動識別硬盤的改動。這種技術對於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服務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缺點:

價格高、安裝不便、還需要設置及其安裝驅動程序防止格式錯亂。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SCSI接口的硬盤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SCSI接口線

3.SATA接口(也是一種硬盤接口類型)

SATA是Serial ATA的縮寫,即串行ATA。它是一種電腦總線,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儲設備(如硬盤及光盤驅動器)之間的數據傳輸之用。這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串行PATA的新型硬盤接口類型,由於採用串行方式傳輸數據而得名。SATA總線使用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行接口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與並行ATA相比,SATA具有比較大的優勢:

首先,Serial ATA以連續串行的方式傳送數據,可以在較少的位寬下使用較高的工作頻率來提高數據傳輸的帶寬。Serial ATA一次只會傳送1位數據,這樣能減少SATA接口的針腳數目,使連接電纜數目變少,效率也會更高。實際上,Serial ATA 僅用四支針腳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別用於連接電纜、連接地線、發送數據和接收數據,同時這樣的架構還能降低系統能耗和減小系統複雜性。

其次,Serial ATA的起點更高、發展潛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義的數據傳輸率可達150MB/sec,這比目前最快的並行ATA(即ATA/133)所能達到133MB/sec的最高數據傳輸率還高,而在已經發布的Serial ATA 2.0的數據傳輸率將達到300MB/sec,最終Serial ATA 3.0將實現600MB/sec的最高數據傳輸率。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STAT接口硬盤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SATA接口板卡

4.DB接口

D型數據接口連接器,用於連接電子設備(比如:計算機與外設)的接口標準。因形狀類似於英文字母D,故得名D型接口。

按照接口數量細分為A型(15針),B型(25針),C型(37針),D型(50針),E型(9針)。因此常見的計算機並口即為DB25針的連接器。而串口則應為DE9針連接器。由於早期的計算機的串口與並口都是使用DB25針連接器,而人們則習慣把字母B與D合在一起記了下來,當作D型接口的共同名字,以至於後來計算機串口改用9針接口以後,人們更多的使用DB9而不是DE9來稱呼9針的接口。這一習慣進一步推廣的結果就是如今人們使用DBxx來代表D型接口,數字xx則為接口的針數。

電腦上常見的DB接口有:

串行通信接口RS232 9針 --DB9

顯示器 VGA 15針 -- DB15

並行打印機 LPT 25孔 --DB25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常見的DB接口類型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常見的DB接口

5.PCI接口

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設部件互連標準)的縮寫,它是目前個人電腦中使用最為廣泛的接口,幾乎所有的主板產品上都帶有這種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帶有最多數量的插槽類型,在目前流行的臺式機主板上,ATX結構的主板一般帶有5~6個PCI插槽,而小一點的MATX主板也都帶有2~3個PCI插槽,可見其應用的廣泛性。

PCI總線的特點:

傳輸速率高最大數據傳輸率為132MB/s,當數據寬度升級到64位,數據傳輸率可達264MB/s。這是其他總線難以比擬的。它大大緩解了數據I/O瓶頸,使高性能CPU的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適應高速設備數據傳輸的需要。

多總線共存採用PCI總線可在一個系統中讓多種總線共存,容納不同速度的設備一起工作。通過HOST-PCI橋接組件芯片,使CPU總線和PCI總線橋接;通過PCI-ISA/EISA橋接組件芯片,將PCI總線與ISA/EISA總線橋接,構成一個分層次的多總線系統。高速設備從ISA/EISA總線卸下來,移到PCI總線上,低速設備仍可掛在ISA/EISA總線上,繼承原有資源,擴大了系統的兼容性。

(獨立於CPU PCI總線不依附於某一具體處理器,即PCI總線支持多種處理器及將來發展的新處理器,在更改處理器品種時,更換相應的橋接組件即可。

自動識別與配置外設 用戶使用方便。

並行操作能力。

PCI總線的主要性能:

總線時鐘頻率33.3MHz/66.6MHz。

總線寬度32位/64位。

最大數據傳輸率132MB/s(264MB/s)。

支持64位尋址。

適應5V和3.3V電源環境。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主板PCI接口插槽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PCI接口板卡

6.PCI-E接口

PCI Express是新一代的總線接口。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爾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術取代PCI總線和多種芯片的內部連接,並稱之為第三代I/O總線技術。隨後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內的20多家業界主導公司開始起草新技術的規範,並在2002年完成,對其正式命名為PCI Express。它採用了目前業內流行的點對點串行連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計算機總線的共享並行架構,每個設備都有自己的專用連接,不需要向整個總線請求帶寬,而且可以把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一個很高的頻率,達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帶寬。

PCI Express的主要優勢就是數據傳輸速率高,目前最高的16X 2.0版本可達到10GB/s,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PCI Express也有多種規格,從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滿足一定時間內出現的低速設備和高速設備的需求。PCI-Express最新的接口是PCIe 3.0接口,其比特率為8GT/s,約為上一代產品帶寬的兩倍,並且包含發射器和接收器均衡、PLL改善以及時鐘數據恢復等一系列重要的新功能,用以改善數據傳輸和數據保護性能。像INTEL、IBM、、LSI、OCZ、、三星(計劃中)、SanDisk、STEC、SuperTalent和東芝(計劃中)等,而針對海量的數據增長使得用戶對規模更大、可擴展性更強的系統所應用,PCIe 3.0技術的加入最新的LSI MegaRAID控制器及HBA產品的出色性能,就可以實現更大的系統設計靈活性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PEI-E接口卡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主板上PCI-E插槽

7.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簡稱串口,也稱串行通信接口或串行通訊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採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擴展接口。串行接口 (Serial Interface) 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其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以實現雙向通信(可以直接利用電話線作為傳輸線),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別適用於遠距離通信,但傳送速度較慢

串行接口 (Serial Interface) 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其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以實現雙向通信(可以直接利用電話線作為傳輸線),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別適用於遠距離通信,但傳送速度較慢。一條信息的各位數據被逐位按順序傳送的通訊方式稱為串行通訊。串行通訊的特點是:數據位的傳送,按位順序進行,最少只需一根傳輸線即可完成;成本低但傳送速度慢。串行通訊的距離可以從幾米到幾千米;根據信息的傳送方向,串行通訊可以進一步分為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三種。

串行接口按電氣標準及協議來分包括RS-232-C、RS-422、RS485等。RS-232-C、RS-422與RS-485標準只對接口的電氣特性做出規定,不涉及接插件、電纜或協議

與並口的卻別:

串口形容一下就是一條車道,而並口就是有8個車道同一時刻能傳送8位(一個字節)數據。但是並不是說並口快,由於8位通道之間的互相干擾(串擾),傳輸時速度就受到了限制,傳輸容易出錯。串口沒有互相干擾。並口同時發送的數據量大,但要比串口慢。串口硬盤就是這樣被人們重視的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串行接口線纜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主板上串行接口

8.PS/2接口

很多品牌機上採用PS/2口來連接鼠標和鍵盤。PS/2接口與傳統的鍵盤接口除了在接口外型、引腳有不同外,在數據傳送格式上是相同的。現在很多主板用PS/2接口插座連接鍵盤,傳統接口的鍵盤可以通過PS/2接口轉換器連接主板PS/2接口插座

PS/2接口是一種6針的圓型接口,有2根針是閒置的。PS/2是在較早電腦上常見的接口之一,用於鼠標、鍵盤等設備。一般情況下,PS/2接口的鼠標為綠色,鍵盤為紫色。PS/2接口是輸入裝置接口,而不是傳輸接口。所以PS2口根本沒有傳輸速率的概念,只有掃描速率。

和USB接口相比,PS/2接口的弱點有:不支持熱插拔(若進系統後才想起PS/2鍵盤或鼠標沒接,再接是用不了的,必須重啟,要讓PS/2鍵盤和鼠標經過開機檢測的過程才行);接的時候容易把PS/2鍵盤和鼠標接口的針腳弄彎甚至弄斷。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主板上PS/2接口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鍵盤鼠標的PS/2接口

9.RJ11和RJ45接口

RJ11接口和RJ45接口很類似,但只有4根針腳(RJ45為8根)。在計算機系統中,RJ11主要用來聯接modem調制解調器

RJ45是佈線系統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連接器的一種,連接器由插頭(接頭、水晶頭)和插座(模塊)組成,插頭有8個凹槽和8個觸點。RJ是Registered Jack的縮寫,意思是“註冊的插座”。在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標準和規章)中RJ是描述公用電信網絡的接口,計算機網絡的RJ45是標準8位模塊化接口的俗稱

信息模塊或RJ45連插頭與雙絞線端接有T568A或T568B兩種結構。在T568A中,與之相連的8根線分別定義為: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在T568B中,與之相連的8根線分別定義為:白橙、橙;白綠、藍;白藍、綠;白棕、棕。其中定義的差分傳輸線分別是白橙色和橙色線纜、白綠色和綠色線纜、白藍色和藍色線纜、白棕色和棕色線纜

注:RJ11長用作電話線,TJ45常用作網絡線路

RJ11和RJ45接口的設備(RJ11多用於電話機 程控交換機等 RJ45多用於家用路由器及網絡設備)如下圖: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設備上RJ45 RJ11接口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RJ45水晶頭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RJ11水晶頭(常用的是4芯片和6芯片)

10.光纖接口和console

光纖接口:

光纖接口是用來連接光纖線纜的物理接口。其原理是利用了光從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從而發生了全反射。通常有SC、ST、FC等幾種類型,它們由日本NTT公司開發。FC是Ferrule Connector的縮寫,其外部加強方式是採用金屬套,緊固方式為螺絲扣。ST接口通常用於10Base-F,SC接口通常用於100Base-FX

光纖從內部可傳導光波的不同,分為單模(傳導長波長的激光)和多模(傳導短波長的激光)兩種。單模光纜的連接距離可達10公里,多模光纜的連接距離要短的多,是300米或500米(主要看激光的不同,產生短波長激光的光源一般有兩種,一種是62.5的,一種是50的)。

光纖從光纜的接頭部分的不同,分為SC接口和LC接口。SC接口為1GB接口,(SC=smart card)LC接口為2GB接口,(LC=Lucent Connector)。

單模與多模:

1.通過標註的中心波長。中心波長850nm為多模,1310nm或1550nm為單模。

2.把光口的發射端激活,快速查看發射端是否有紅光發出,如有則為多模口,否則為單模口。

光纖分類:

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單模光纖的內芯纖徑小於多模光纖。

多模光纖的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直徑有兩種型號:62.5μm和50μm。

單模光纖的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直徑有三種型號:8μm、9μm和10μm。

相同條件下,纖徑越小衰減越小,可傳輸距離越遠。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光纖接口類型(常用的是FC LC ST SC)

Console接口:

CONSOLE接口是用來配置交換機的,所以只有網管型交換機才有。而且還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網管型交換機都有,那是因為交換機的配置方法有多種,如通過Telnet命令行方式、Web方式、TFTP方式等

雖然理論上來說,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必須通過交換機FDDI接口,但有些品牌的交換機的基本配置在出廠時就已配置好了,不需要進行諸如IP地址、基本用戶名之類的基本配置,所以這類網管型交換機就不用提供這個交換機FDDI接口了,而且就目前來說還佔多數。這類交換機通常只需要通過簡單的Telnet或Java程序的Web方式進行一些高級配置即可。

當然也有一些交換機還是提供了交換機FDDI接口的,但要注意的是,用於交換機配置的Console端口並不是所有交換機都一樣,有的採用與Cisco路由器一樣的RJ-45類型交換機FDDI接口。而有的則採用串口作為交換機FDDI接口。

除了以上兩種交換機Console端口外,還有一種接口也常用於交換機的配置,那就是25針的“D”形接口。無論交換機採用DB-9或DB-25串行接口,還是採用RJ-45接口,在進行交換機配置時,一般都需要通過專門的Console線連接至配置用計算機(通常稱作終端)的串行口,與交換機不同的交換機FDDI接口相適應。

Console線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串行線,即兩端均為串行接口(兩端均為母頭或一端為公頭,另一端為母頭),兩端可以分別插入至計算機的串口和交換機的Console端口;另一種是兩端均為RJ-45接頭(RJ-45-to-RJ-45)的扁平線。

由於扁平線兩端均為RJ-45接口,無法直接與計算機串口進行連接,因此,還必須同時使用一個如圖8所示的RJ-45-to-DB-9(或RJ-45-to-DB-25)的適配器。通常情況下,在交換機的包裝箱中都會隨機贈送這麼一條Console線和相應的DB-9或DB-25適配器的。

可進行網絡管理的交換機上一般都有一個“Console”端口[1]

,它是專門用於對交換機進行配置和管理的。通過Console端口連接並配置交換機,是配置和管理交換機必須經過的步驟。因為其他方式的配置往往需要藉助於IP地址、域名或設備名稱才可以實現,而新購買的交換機顯然不可能內置有這些參數,所以Console端口是最常用、最基本的交換機管理和配置端口。

不同類型的交換機Console端口所處的位置並不相同,有的位於前面板,而有的則位於後面板。通常是模塊化交換機大多位於前面板,而固定配置交換機則大多位於後面板。在該端口的上方或側方都會有類似“CONSOLE”字樣的標識。

除位置不同之外,Console端口的類型也有所不同,絕大多數交換機都採用RJ-45端口,但也有少數採用DB-9串口端口或DB-25串口端口。

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專用連線直接連接至計算機串口,利用終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級終端")進行本地配置。如下圖就包含了一個Console配置端口。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交換機上console口和光口

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交換機的console口還有光口,光口是需要插上光模塊的,根據光模塊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光纖接口類型

11.USB接口

通用串行總線(英語:Universal Serial Bus,縮寫:USB)是連接計算機系統與外部設備的一種串口總線標準,也是一種輸入輸出接口的技術規範,被廣泛地應用於個人電腦和移動設備等信息通訊產品

USB是一個外部總線標準,用於規範電腦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USB接口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USB接口可連接127種外設,如鼠標和鍵盤等。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爾等多家公司聯合在1996年推出後,已成功替代串口和並口,已成為當今電腦與大量智能設備的必配接口。USB版本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到如今已經發展為3.0版本

USB設備主要具有以下優點:

1.可以熱插拔。就是用戶在使用外接設備時,不需要關機再開機等動作,而是在電腦工作時,直接將USB插上使用。

2.攜帶方便。USB設備大多以“小、輕、薄”見長,對用戶來說,隨身攜帶大量數據時,很方便。當然USB硬盤是首要之選了。

3.標準統一。大家常見的是IDE接口的硬盤,串口的鼠標鍵盤,並口的打印機掃描儀,可是有了USB之後,這些應用外設統統可以用同樣的標準與個人電腦連接,這時就有了USB硬盤、USB鼠標、USB打印機等等。

4.可以連接多個設備。USB在個人電腦上往往具有多個接口,可以同時連接幾個設備,如果接上一個有四個端口的USB HUB時,就可以再連上;四個USB設備,以此類推,儘可以連下去,將你家的設備都同時連在一臺個人電腦上而不會有任何問題(注:最高可連接至127個設備)。

12.Type-C接口

2013年12月,USB 3.0推廣團隊已經公佈了下一代 USB Type-C 連接器的渲染圖,隨後在2014年8月開始已經準備好進行大規模量產。新版接口的亮點在於更加纖薄的設計、更快的傳輸速度(最高10Gbps)以及更強悍的電力傳輸(最高100W)。Type-C雙面可插接口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接口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同時與它配套使用的USB數據線也必須更細和更輕便。

USB Type-C具有以下特點:

1.最大數據傳輸速度達到10Gbit/秒,也是USB 3.1的標準;

2.Type-C接口插座端的尺寸約為8.3mm×2.5mm纖薄設計;

3.支持從正反兩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可承受1萬次反覆插拔;

4.配備Type-C連接器的標準規格連接線可通過3A電流,同時還支持超出現有USB供電能力的“USB PD”,可以提供最大100W 的電力。

超薄

更薄的機身需要更薄的端口,這也是USB-C橫空出世的原因之一。USB-C端口長0.83釐米、寬0.26釐米。老式USB端口長1.4釐米、寬0.65釐米已經顯得過時。這也意味著USB-C數據線的末端將是標準USB-A型數據線插頭尺寸的三分之一。

無正反

像蘋果的Lightning接口一樣,USB-C端口正面和反面是相同的。也就是說無論你怎麼插入這一端口都是正確的。用戶不必擔心傳統USB端口所帶來的正反問題。

快速

理論上,USB-C端口的最高傳輸速率為每秒10Gb。但是蘋果表示新款MacBook的USB-C端口最高傳輸速率為5Gbps。最大輸出電壓為20伏,可以加快充電時間。 而USB-A型,到目前為止極限傳輸速率為5Gbps,輸出電壓為5伏。

多面手

新MacBook的USB-C型端口能夠傳輸數據、進行充電也可以作為視頻輸出端口鏈接外部顯示設備。唯一的疑問是蘋果如何滿足想要同時做這三件事的用戶。

雙向

不像老款USB端口,功率只能單向傳輸,USB-C型端口的功率傳輸是雙向的,這意味著它可以擁有兩種發送功率方式。所以,用戶不僅可以用筆記本為移動設備充電,也可以利用其它設備或移動電源為筆記本充電。

後向兼容

USB-C可以與老的USB標準兼容,但用戶需要額外購買適配器才能完成兼容。蘋果公司表示不僅蘋果官方會出售適配器,第三方公司也可以授權生產。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type-c接口

13.HDMI接口

HDMI是(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的縮寫,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是一種數字化視頻/音頻接口技術,適合影像傳輸的專用型數字化接口,可同時傳送音頻和影像信號,最高數據傳輸速度為48Gbps

同時無需在信號傳送前進行數/模或者模/數轉換。HDMI可搭配寬帶數字內容保護(HDCP),以防止具有著作權的影音內容遭到未經授權的複製。

HDMI所具備的額外空間可應用在日後升級的音視頻格式中。

而因為一個1080p的視頻和一個8聲道的音頻信號需求少於0.5GB/s,因此HDMI還有很大餘量。這允許它可以用一個電纜分別連接DVD播放器,接收器和PRR。

HDMI 相對於現有的模擬視頻接口如複合、S-Video和分量視頻的優點:

1、質量: HDMI 是數字接口,由於所有的模擬連接(例如分量視頻或 S-video)要求在從模擬轉換為數字時沒有損失,因此它能提供最佳的視頻質量。這種差別在更高分辨率,例如 1080p 時特別明顯。數字視頻將比分量視頻更清晰,消除了分量視頻中發現的柔和度和拖尾現象。諸如文本這類微小、高對比度的細節將這種差別發揮到極致。

2、易用性: HDMI 在單線纜中集成視頻和多聲道音頻,從而消除了當前 A/V 系統中使用的多線纜的成本、複雜性和混亂。這在升級或添加設備時特別有用。

3、高智能: HDMI 支持視頻源(如 DVD 播放機)和 DTV 間的雙向通信,實現了新功能,例如自動配置和一鍵播放。通過使用 HDMI,設備為連接的顯示器自動傳輸最高效的格式(例如 480p vs 720p,16:9 vs 4:3)免除了消費者需要滾動所有格式選項,以猜測最佳的觀看格式的麻煩。

4、高清晰內容就緒: 支持 HDCP 的 HDMI 設備能夠訪問高級的高清晰度內容,給我們帶來些許安慰。HD-DVD 和 Blu-ray 已對當今的高清晰度電影延遲了起動影像抵制標記(又稱為內容保護標記),以幫助最小化由於轉換造成的潛在問題,但有望在幾年內起動這一標記,意味著將來的高清晰度電影將無法通過不受保護的接口(如模擬元件)以高清晰度播放。

HDMI接口的應用,現在來說是非常廣泛:

1、高清信號源:藍光機、高清播放機、PS3、獨顯電腦、高端監控設備;

2、顯示設備:液晶電視、電腦顯示器(比較少見)、監控顯示設備等。

液晶電視帶HDMI接口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般至少一個,多的可達3-6個HDMI接口。

各種常用的信息接口說明

HDMI接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