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新鄉故事:新鄉好村醫躺著看病29年,讓無數病人站直了出門

丁豔冰

在新鄉衛輝,65歲的村醫張太山躺在床上為患者診治,已經堅持了29年。因為醫術高,看病便宜,對患者認真負責,前來找張太山診病的患者絡繹不絕,大家對他的仁心仁術讚不絕口。

張太山工作的地方是衛輝市下元村第四衛生室。每天早上八點,衛生室一開門,來找他看病的患者就排起了長隊。從年過八旬的老人,到牙牙學語的幼童,雖然人多,但大家都自覺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耐心等待張太山診治。大家對讓躺在床上看病的醫生診治已經習以為常,輪到誰誰就會坐在床邊,向張醫生訴說自己的病情。有些小寶寶乾脆就坐在床上,讓醫生爺爺檢查。


新鄉故事:新鄉好村醫躺著看病29年,讓無數病人站直了出門

雖然人多,但張太山的診室卻井然有序。“我公公看病有個原則,不會盲目的亂開藥,也不開成盒的貴藥。往往開個三五天的散藥,有效果了再進行調整,避免浪費。”張太山的兒媳李芬說,另外需要檢查的必須先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症下藥,他抱著高度為患者負責的態度,不會隨便診治或者開藥。

新鄉故事:新鄉好村醫躺著看病29年,讓無數病人站直了出門

記者看到,從早上8點到10點多,一個患者接一個患者,張太山沒有休息一分鐘,不停的開方寫字,讓他只能抽空揉揉自己的手指。

張太山4歲時患上脊椎結核,行走需要雙手扶膝蓋。雖然無法像正常人一樣走路,但張太山特別求上進。因為家裡老人身體也不是太好,自身又患殘疾,張太山從小就暗下決心,長大要做一名醫生,為群眾解除病痛。經過學校學習,再加上外出求學、各種進修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終於成為一名村醫。

1991年,在一次雨夜出診後,本來就發燒的他病情更加嚴重,曾經的腰椎病病情也加重了。幾天後,疼痛難忍的他去醫院做了脊椎手術,然而沒沒有好轉,反而再也站不起來了。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無法坐著診病就躺著,床榻就是自己的問診處。

記者在採訪中,不少患者都說,是從很遠的地方過來找張大夫看病的。一名抱著孩子的女士說,自己有點感冒咳嗽,排了很長時間也得讓張大夫看。雖然自己25歲,但已經是他的“老”病號了。因為二十多年前,自己一歲多開始,父母就帶著她來張大夫看病。現在孩子都一歲多了,家裡人不管誰有個頭疼腦熱還會來找張大夫。雖然家離這裡很遠,騎電動車也得半個小時,但是已經習慣了,張大夫的藥對自己的症。

衛輝市一名叫“玉麒麟”的網友在讓張太山診治時,拍了一段短視頻發佈到抖音平臺,沒想到獲得數萬的點贊數。

不少網友在看了這段短視頻後,都被張太山的仁心仁術、敬業精神感動。一些認出張太山的衛輝網友紛紛留言,稱讚他的醫者仁心。

新鄉故事:新鄉好村醫躺著看病29年,讓無數病人站直了出門


新鄉故事:新鄉好村醫躺著看病29年,讓無數病人站直了出門

每天從早晨七八點到晚上九點,中午沒有休息時間,平時沒有節假日,張太山就這樣日復一日在床榻上為患者服務。他說,讓自己一路堅持下來的,是患者對自己的信任,工作也能讓他忘記身上的病痛,更加充實。只要自己還能幹,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