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马未都曾说过:“所有的骗子都在一个地方下功夫,就是如何勾起你的”贪欲“。”想要不被骗,很简单,戒贪!不贪心,别人的演技再好、骗术再如何精妙,都没办法影响到你。

骗局虽老,仍会让人上当

一、留珠卖犊,成语中有买犊还珠的典故,一些诡计多端的古玩商则有留珠卖犊的本事。为了兜售假货,他们将几件真古玩摆放在显要的位置作诱饵。然后搭配着新东西一并卖出,但是在最后成交的时候,却千方百计将真古玩留下,而让脱品卖出。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二、乔扮农民,此为地摊常见一景。摊主常装扮得破衣褴褛,颇如乡下老农,其伪装花样不尽相同,有深山老沟的山民型;有脱贫致富的菜农型;还有工地农民型、外省农民型等等。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地摊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货色,如见君咬钩,那人便以农民的朴素语言,将这些“古玩”的来源娓娓道来,什么下乡收的、山上挖的、废品堆里捡的等等,绘声绘色,让你自以为喜遇捡漏良机。

走出国门的骗局

据西班牙《联合时报》报道,2018年5月,该报曾报道过一起土地里挖出真金白银,并且愿意低价出手的新闻。在该次事件中,当事人罗先生(化名)在马德里经营着一家饭店,事发当日下午,他突然接到了一个以订餐为由的神秘的电话。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据罗先生回忆:“当时我在店里忙活,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那个人自称在马德里郊区的工地上班,要向我们订餐,总价上千欧。我一听自然很高兴,就和电话那头聊了起来。”以此为聊机,电弧那头的神秘人告诉了罗先生一个消息,对方表示,自己在工地上挖到了一个坛子,里面有手指一般粗的金黄色块状物体以及白色的块状物体。根据神秘人的描述,罗先生判断了一下,这些东西可能就是黄金白银。接着,神秘人向罗先生咨询是否认识要回国的华侨,他想把这些“真金白银”带回国。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罗先生一下子就看出了这是个骗局,于是直接揭穿了骗子,并一口回绝了对方的“好意”。而在本次事件中,骗子全程通过电话与罗先生取得联系,罗先生也就不知道这些人的真实行踪与相貌等特征,这大大加大了找寻作案人身份的难度。

收藏四忌,助你免遭骗局

一忌不懂装懂,长期当外行。

了解掌握一定的瓷器收藏知识是瓷器收藏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隔行如隔山,如果你对瓷器常识一知半解或道听途说,就犹如盲人摸象,在收藏过程中就会常交“学费”,上当受骗花冤枉钱。

这些经验的获得,一是向书本学,购买有关瓷器方面的书籍资料。比如瓷器收藏者手中常常要备一本《中国陶瓷》。二是从实践中学,多接触瓷器实物,细心揣摩,进行分析比较和把握。三是要向专家请教。四是经常与藏友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二忌头脑发热,感情冲动。购买瓷器:一看真假;二是看品相;三问价格。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三忌听卖者讲“故事”。讲故事是许多卖家欺骗收藏者常用的一种手法,诸如拿“祖传”、“挖地基时发现”、“急用钱”之类的“故事”。

古玩收藏,这些陷阱千万别踩

四忌随心所欲,见什么买什么。瓷器收藏要有目标、有计划。瓷器纷繁浩瀚,品种极多。大家知道的颜色瓷、青花、粉彩等。单颜色釉又包括粉青、郎红、祭红等多个种类。每一种类又涉及到多个朝代,古瓷和现代瓷的收藏。所以,必须根据自己的财力和爱好,有选择地加以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