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很多人多會覺得導致痛風的主要原因還是尿酸過高,的確這是一個比較直接的原因,但是大家有沒有深入再去思考一下為什麼會尿酸高?其實痛風患者就算嚴格控制飲食,有部分人仍然尿酸偏高,那麼除了飲食或者排洩因素之外是不是存在另外導致尿酸高的可能性因素呢?今天我給大家講講導致尿酸高的另外因素,那就是腸道菌群的情況。

腸道菌群怎麼會跟痛風有關係?

痛風是一種無菌性的代謝性疾病,體內血中的尿酸值偏高,無法有效排除體外,最終因為過飽和,導致尿酸晶體不斷析出,沉積在關節等周圍組織,現在的統計學研究顯示痛風的全球發病率節節攀升,預計將成為高血壓、糖尿病之後的第三大代謝性疾病

關節紅腫熱痛是痛風急性發作的主要特點,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有效控制,那麼會不斷的復發,如果這種發作頻率不斷增加,那麼最終會導致關節畸形。當然這僅僅是痛風的主要危害,隨之而來的就是高血壓,糖尿病。

痛風既然是一種代謝性的疾病,感覺好像跟腸道的菌群八竿子打不到一處,但是大家可不要忘記體內70%的尿酸是通過小便排出體外,那麼剩下的30%的尿酸就是通過腸道排出體外的,如果腸道內的菌群從中作梗的話,那麼這30%的尿酸就不能順利排出,最終的後果就是體內血中的尿酸長期維持在高水平。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尿酸70%通過小便排出,30%通過大便排出

另外值得大家引起注意的是腸道菌群失調會導致細菌的內毒素分泌量增加,而這些內毒素會滲透到人體的組織內,最終誘導出炎症,痛風急性發作就是一個無菌性的炎症反應,那麼因為腸道內毒素的不斷刺激會導致痛風無菌性炎症被激活,最後引起不正常的炎症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痛風急性發作。所以不斷有各種研究證實:腸道內菌群對人體的糖類代謝,脂肪代謝,能量代謝等等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作用,而痛風作為代謝性疾病跟這些具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痛風,肥胖,糖尿病,高血糖具有高度相關性

痛風病人的腸道菌群有什麼特點?

最近有一篇中國海洋大學生命科學系發表的SCI文章: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Bacteroides and Clostridium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Gout,講述了痛風患者體內的桿菌及梭菌類的分佈與正常人具有很大的區別。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腸道菌群梭菌(狀如梭子)

大量的研究證實:腸道中主要是以疣微菌屬、桿菌、普氏菌屬為主,這三類細菌統治著腸道內的生態系統。這些細菌相互作用共同維持著腸道內的平衡,可以說人和細菌是處於一個雙贏的狀態,細菌在腸道的環境裡面寄生,而同時細菌對各種食物分解後產生的營養也被人體所利用,比如本來有些細菌的作用就是有利於分解腸道內的尿酸,或者是因為細菌的作用更加利於尿酸的排出。而某些原因導致這平衡被打破,那麼腸道負責排出30%尿酸的任務就無法完成,最後導致體內的尿酸量不斷積累。那如何去判斷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批痛風的病人和正常人,兩組人腸道內的細菌結構作一個分析,看看之間有沒有差別,有差異那麼就能說明腸道內的菌群的特點對痛風的產生是有影響的,當然是這樣的一個影響過程,那分析起來就更加複雜。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腸道桿菌

通過研究發現痛風病人和正常病人相比兩種菌屬的分佈不一樣,主要是桿菌和梭菌,經過統計學分析這兩種菌屬在不同的兩類人腸道里面的分佈具有明顯的差異性,這樣就可以作出推斷這兩種菌屬分佈出現改變就可以預測痛風的可能性,同時如果採用某種治療方法改變痛風病人腸道內的菌群分佈,那麼有可能具有促進痛風的治療作用,這樣是不是多了一條治療痛風的新途徑呢?

  1. 提早預測並防控痛風

相關的研究已經給我們展示了痛風病人跟正常人的腸道菌群分佈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數據構建模型,對於一些高風險的人群,比如家族中有痛風的,長期飲酒吃海鮮的,有過不明原因的關節疼痛等等之類的高風險的人群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腸道菌群測試,這種測試非常簡單,只要獲取人體一部分糞便即可,不用大費周章去抽血,對人體根本就沒有害處,

通過分析人體糞便中各種菌群的分佈情況,並按構建的模型進行預測,那麼我們就可以提早判斷這個人以後會不會得痛風,這樣的提早預防方法肯定會得到大部分人認可的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監測糞便預測痛風

❶ 只要獲取糞便作為標本。

❷ 構建腸道菌群模型。

❸ 分析數據,達到預測痛風的目的。

❹ 真正做到早期診斷早期干預。

  1. 定向植入或去除相關菌群

有了腸道菌群分佈不同的一手資料,我們可以根據腸道分佈不同的特點,進一步分析到底是哪一種菌群需要在腸道生態裡面佔的比重高一點,哪一種菌群的比重低一點 ,這樣我們可以進行定向植入或去除相關菌群,比如我們現在不是很流行吃點益生菌嗎?這就是一個特定菌群的植入過程,採用這種方法是不是也是一種治療的方法呢?同樣使用特點的抗生素去除不利於尿酸排洩的細菌,那麼是不是就可以徹底解決痛風的問題了呢?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❶ 確定目標菌群。

❷ 針對性植入或者去除。

  1. 調整腸道菌群分佈

我覺得調整腸道菌群分佈的方法是最高效的,也是最難的,我們可以分析不同菌種的特點,給所需要的菌種提供適宜的環境,比如溫度,酸鹼度等指標,讓身體自身進行調節,最後到達合理的狀態,最終使得腸道內的菌群分佈恢復到正常人體的狀態

這樣的治療方法很符合中醫的治療方法,通過中藥進行調整身體,其實就是依靠中藥裡面含有的各種物質,調節了腸道的生態環境,最後讓所需的菌屬進行生長,而不需要的細菌減少生長,最後形成一個正常的菌群分佈。基於以上認識我們不需要去分析中藥裡面是否含有什麼降尿酸,是否有止痛消炎等作用的有效成分,關鍵在於這些中藥在腸道里會發生什麼變化,這樣的藥理研究也是一個新思路。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❶ 調節腸道的微生態。

❷ 激發自身的修復能力。

總結

1.痛風的發生與腸道菌群是有相關性的。

2.痛風病人和正常病人相比

主要是桿菌和梭菌分佈不一樣。

3.痛風預防治療可以通過調節腸道菌群這個途徑進行。


控制痛風不能總圍著降尿酸轉,治療新思路:調節腸道菌群分佈

痛風急性發作

大家好,我是孫益醫生。每天一點健康科普,快樂生活每一天!

點擊關注,與你一起分享最實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