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故事,告訴我們莫執著於事物的表相

從前,有一個和尚犯了法被抓,由一名差役負責押送。

這個差役行事很謹慎,生怕和尚逃跑,而且他過一段時間就要清點一下隨身物品,每次清點時他都會說:“和尚還在,佩刀還在,公文還在,行李還在,枷鎖還在,雨傘還在,我也還在。”

快到達目的地時,和尚就對差役說:“真不好意思,讓你一路辛苦了,我請你去吃頓飯吧!”

差役看到快到了,於是放鬆了警惕,就同和尚去路邊小店吃了一頓,然後就被和尚灌醉了。

和尚見狀,馬上打開了枷鎖,準備逃跑時,突然想起了差役唸叨的那幾句話,於是靈機一動,將差役的頭髮剃光了,又將枷鎖戴在差役身上。

差役醒來後,看到自己被枷鎖套住,然後猛地拍了一下頭,清點了一下身邊的物品,嘴裡念道:“枷鎖還在,和尚還在,公文還在,佩刀還在,行李還在,雨傘還在,還有我呢?我去哪裡了?”

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故事,告訴我們莫執著於事物的表相

這個故事雖然很短,卻隱藏著深刻的哲理。

第一個哲理就是人過於執著事物的表相,就容易迷失。

也許你在笑話故事中的那個差役,其實人們每天都在上演類似的故事。

一天,一個新建樓盤的售樓大廳裡,來了一對中年夫妻,他們在沙盤前面交談。他們的衣著很普通,而且看上去比較髒,像是在工地上幹活的人。

於是,幾個老銷售人員根據經驗,認為他們不是意向客戶,就沒有主動搭理他們。但新來的售樓小姐小張,仍然前去問這問那,並給他們倒茶,對他們很熱情。

結果第二天,這對夫妻全款買下了房子,小張也得到了一筆可觀的提成。

原來,這對夫妻是工地上的監理人員,那天剛好聽說這個樓盤開售,下班後就直接從工地上趕過來看樓。

連孔聖人也會犯這樣的錯誤。孔子見到澹臺滅明時,發現他相貌太醜陋了,便認為他沒有什麼才能,不想收他為學生。澹臺滅明求學的誠意甚重,孔子才勉強收下他。

澹臺滅明努力求學,學成以後,就到南方遊學發展,跟隨他的學生有三百多人,成為儒家中一個有影響力的學派。

孔子聽說後,感嘆說:“以語言看人,我看錯了宰予;以貌取人,我看錯了子羽(澹臺滅明)。”

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故事,告訴我們莫執著於事物的表相

在佛教中,世界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相”,比如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生相、住相、異相、滅相”等。

如果執著於表相,表相是假的,那麼就看不清事情的真面目。執著於表相的人不會有什麼結果,終將一無所獲。

很多時候,我們看見的都不是真相,我們不假思索地以為掌握了真相,其實還差很遠。

當我們有一天瞭解到真相,才猛然發現,我們之前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是如此膚淺可笑。

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故事,告訴我們莫執著於事物的表相

這個故事說明的第二個哲理,就是認識自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有人問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世界上什麼事情最困難?”

泰勒斯回答說:“認識你自己。”

那人又接著問:“那什麼事情最容易呢?”

泰勒斯說:“給別人提建議。”

沒錯,世界上最難認清的就是自己,很多人對別人的心思揣摩得很準,卻對自己不能準確定位。

《道德經》中,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認清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善於認知自己的人,才算得是一個聰明人。

一個人,往往能夠看見遠方的道路,卻看不到腳下的路。經常能看到別人的不好,卻看不到自己的不好。

所以,人必須時常自省。自省的過程,就是一個與自己的靈魂交流的過程,通過自省,將內心的淺薄、浮躁盪滌乾淨,找到心靈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