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缘分从你关注的那一刻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图/李爱民

李爱民: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会士;庄浪摄影协会会员。

亲切的各位朋友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了,想到这个节日你心里会不会美滋滋的呢?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节日意味着假期,有更多的时间去郊外登山踏青游玩,让自己的心情放飞一下,暂时离开忙绿的工作环境追求世外桃源爽劲;也可以和亲人们团聚,父母妻儿享受着闲暇时光的天伦之乐;平时没有时间去实现的小理想,这几天小长假也可以去筹划实现了,想想都挺好,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端午节是咱们民族祖先留给我们的节日,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承载着千年历史,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端午节的名俗会不会勾起你小时候的美好回忆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说说端午节的民俗。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也叫五日节、五月节、端阳节,在我国历史春秋之前端午节的含义是祛病防疫老百姓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中国汉民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精神的节日,由古沿至今天。我们接下来就具体说说端午节民俗。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挂香包

香包,庄浪人又叫荷包。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工艺品。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吃甜醅

在庄浪,不多说甜醅了,都吃过的,都知道有多好吃。庄浪人过去大多自己做甜醅,除了自己吃以为还要馈赠好友。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插杨柳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绑花线

庄浪人的花线就是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拧制成。 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吃花馍馍

吃花馍馍,庄浪人端午节都要吃花馍馍,民俗来历小编无法考证,不过现代好多人嫌麻烦不做了,小编呼吁列入庄浪风味特色小吃。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吃粽子

庄浪人以前不知道粽子是什么,庄浪又不种植水稻,随着时代的发展,庄浪人也吃起粽子来了,现在各大超市都有销售粽子。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端午节庄浪人少不了戴荷包·绑花线·插杨柳还各式各样的花馍馍

我国从南北朝以后,开始出现了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 屈原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除了沿袭传统。怎样过才更有意义呢?欢迎大家留言互动!祝愿大家端午节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