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親歷者直訴:房價的上漲耗盡五年的積蓄

2013年3月12號,植樹節,很清醒的記著那天的情形,天氣很不錯,風和日麗,清新溫暖。懷揣著一張開發商出具的認購卡,我一早便到達了指定的搖號地。這並非是一線二線城市,而只是安徽省的一個四線小城市,城區人口不過幾十萬人。之所以搖號,是本次開發商對外銷售的房源只有一百多套,而參與認購的號數卻發到了三百多號,相當於三個號搶一個房源。呵,現場的人的確很多,烏壓壓一片,趕上了許多年前老家的廟會,真的是人擠著人,人壓著人,所以,我說我是鑽進了指定的搖號地。

親歷者直訴:房價的上漲耗盡五年的積蓄


開始搖號了,實話說,當時參與搖號的心態並不有什麼激動,反而有些糾結,想參與又想放棄。想參與的原因是已經工作了四年,來回租房搬家的日子我厭倦極了,該是買個屬於自己的房子,安定下來了;而不想參與的原因,是那個樓盤開盤均價是5100元\\平米左右,面積在90到130平米之間,就按最低價4500元單價,面積100平(我鐘意的是三房一百以上)算,一套下來也要45萬,我這全部家當六萬塊,20%的首付都付不起。想想四年前我到這個城市的時候,房價普遍在2500左右吧,高於3000的已經算是中高檔房源了。好吧,來了就參與吧,還不一定搖的到我呢,畢竟三個人爭一個房。每輪搖號是十個人,大概三到五分鐘搖一輪,一直搖到第八輪,還沒到我的名字。不知道是什麼情況,當時的我竟然越往後越想著能搖到自己了。很清楚的記得,我是被搖到了98號,也就是說房源基本上沒剩多少套了。聽到名字以後,趕緊進去選房,可每個人給的時間沒有多久,銷售顧問拿著一份房源信息單遞過來,嘴裡說著“快選快選,裡面那些被紅圈圈起來的就是沒有了,其他的你可以買”。這不,被人家一催,再看看真的沒幾套房了,趕緊的簽了一套,112.37平米,總價52.8萬。簽完購買協議手續以後,就趕緊離開了那個銷售中心。

可算是結束了,這一天,累的我渾身乏力真的是。可既然簽訂了這個協議,下面就是要籌集首付款了,我沒有做過多測算,想著反正首付三成15.84萬,我湊個16.8萬,貸款36萬,數字都吉利。剩下的時間就是湊錢了,其他的不再詳述,結果是我搬進去住這個房子,是15年國慶,因為房子是期房。住進去的時候,是除去銀行貸款36萬之外,欠親戚朋友大概十萬塊,無其他資產和負債。


親歷者直訴:房價的上漲耗盡五年的積蓄

當初的小房子

2018年6月28日,我以房屋總價110萬,家電傢俱全包的條件將房子出手。2019年4月初在另一個安徽四線小城市置換了一個幾乎同等大小的方子,111平多一點,不過是多層,實用稍微大了一些,採光稍微好了一些。房子是二手毛坯房,裸價97萬(不含中介費,過戶費,稅費等費用),加起來其他費用差不多100萬吧。裝修完成之後,我也是國慶搬了進來,說一下當時的資產和負債。資產就是這套房和一輛十萬塊,老婆和兒子。負債是銀行貸款29萬(19房貸,10裝潢貸五年還清),親戚朋友15萬。對比到15年我的生活狀態,一目瞭然,資產和負債沒有變動多少,可這五年的工作收入全不見了蹤影。

親歷者直訴:房價的上漲耗盡五年的積蓄

現在的方子

是房價上漲帶來的吞噬麼?好像不是,因為房價上漲過程中,我房屋置換,得到了房屋上漲的收益,但這個收益好像也沒落到我口袋裡去,而是從一個開發商那裡到了另一個開發商那裡,銀行貸款的銀行沒有變化。可是這五年時間我的上班收入哪裡去了呢?日常家庭開銷?生活費和兒子開銷?這個不對啊,他們的開銷與我的收入比起來是能夠抵消的啊,但錢到哪裡去了呢?通脹?有時候想想,有一句話很真實,歲月荏苒,時光穿梭,不論你身在何處,心在何方,現實總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