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怎樣' 說電影——《飢餓遊戲》(第一部)

'怎樣' 說電影——《飢餓遊戲》(第一部)

《飢餓遊戲》海報

今天聊聊大表姐——詹尼佛·勞倫斯的代表作之一,《飢餓遊戲》系列的第一部。

在沒看電影之前,如果說起《飢餓遊戲》,我首先會想到的是大表姐各種騷操作,以一敵N,最終“逃生”成功。但是當我看完電影之後,給我感覺還是不一樣的,作為系列電影的第一部,前面給了太多的鋪墊,節奏相對較慢,但是電影后期高潮部分還是值得稱讚的。精彩的打鬥,少量但是精緻的特效,對人性的探討等等都是這部電影的看點。

'怎樣' 說電影——《飢餓遊戲》(第一部)

賽前表演

故事內容背景為一個位於北美洲的一個反烏托邦的虛構國家“施惠國”,由史諾總統統治12個行政區。施惠國為了維持恐怖的統治制度以及鎮壓人民,每個行政區必須提供兩個“貢品”­­——通過抽籤選定12至18歲的男孩和女孩各一人,投身於年度盛會,每年必須在電視直播的《飢餓遊戲》中競爭,他們必須在一個廣闊舞臺上戰鬥至死,唯一倖存者在最後將會獲得名與利。而決定是否成為貢品的方式是——抽籤。

'怎樣' 說電影——《飢餓遊戲》(第一部)

抽籤儀式

And 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 希望好運永遠眷顧你。——電影臺詞

女主角凱妮絲(詹尼佛·勞倫斯飾)是幸運的,但是很可惜,她的妹妹被抽中為貢品,因此凱妮絲“替妹參賽“成為了12區首位志願參賽者,與她同時參賽的是男主角彼得(喬什·哈切森飾)。

其實我看到這裡,我才開始知道影片想要表達什麼。電影所刻畫出女主所在的12區是一個貧困、落後的行政區,凱妮絲一家甚至靠女主打獵為生,對於她們而言,參加這樣的比賽無疑是可怕的,1/24的存活率,參加意味著大概率死亡,但是作為女主角,前期往往得不到幸運女神的眷顧。電影很隱晦地表達了凱妮絲的母親曾經拋棄過凱妮絲和她的妹妹,姐妹倆相依為命,所以姐姐“替妹參賽“的悲壯色彩又濃重了幾分。所以這個第一部,其實就是在說一個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更多是在鋪墊,用一場盛大的勝利,突出女主的偉光正,期待後兩部的電影劇情。(我也還沒看)

'怎樣' 說電影——《飢餓遊戲》(第一部)

遊戲中

There’s this one girl that I had a crush on forever. But I don’t think she actually recognize me until the Reaping.有一個女孩我一直迷戀著。但我覺得她是直到招募時才知道我這個人。——電影臺詞

說到本片的男主,為什麼我感覺凡是“大女主“類型的電影/電視劇,往往會表現出一個”添狗“男主(比如《楚喬傳》,《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的男主顯然是萬事為女主,還不求回報。原諒我是個趙麗穎粉)。

顯然本片的男主彼得就是這樣的一個添狗,在女主凱妮絲家庭落魄時,給過凱妮絲一個麵包,遊戲開始前向凱妮絲表白,為她造勢,好贏得更多的”贊助“,進入遊戲後隻身犯險給敵人當狗腿子,但是暗地裡偷偷保護凱妮絲,甚至最後也願意自己放棄生命,成全女主的勝利。???我就問,還有人性嗎?當然,大女主類型的片子會塑造添狗男主的同時,也會獲得一個美好的結局,告訴大家添狗添到最後應有盡有。(不過私以為添狗不得house)。

'怎樣' 說電影——《飢餓遊戲》(第一部)

遊戲者死亡

《Safe & Sound》——Taylor Swift/ The Civil Wars——《飢餓遊戲》宣傳單曲

電影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來自泰勒·斯威夫特和內戰樂隊創作的宣傳曲《Safe & Sound》,歌曲風格偏抒情。以我的角度來講,更像是在困難時期對大家的美好祝願。以這部電影的角度來講,其實是在表達凱妮絲和彼得在遊戲中彼得受傷時對他們自己的祈禱吧。這首歌非常適合這部電影,優柔的曲風對應著相對平滑的故事節奏,所傳達的思想也符合影片主題,反倒是不太像泰勒·斯威夫特的鄉村流行風格(12年的黴黴感覺還是很有鄉村元素的)。

'怎樣' 說電影——《飢餓遊戲》(第一部)

對逝者的感謝和愛戴

最後,《飢餓遊戲》第一部分類上雖然有科幻標籤,但是嚴格來講,電影的科幻元素不多,打鬥也是動作為主。超長的故事鋪墊,以及 “大逃殺”遊戲中夾雜著愛情的殺戮,人性的選擇……。電影裡還有很多深刻的隱喻,推薦大家有空的時候看一看,多思考,發掘其中的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