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 題/ ​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1945硫磺島血戰
  • 文/金色明月
  • 文章聲明:本文章屬於“不易君子”原創內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本號。
  • 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1944年7月,美軍攻佔馬里亞納群島後,就在島上建立航空基地,出動B-29重型轟炸機空襲日本本土,但馬里亞納群島距離日本本土將近1500海里,如此長距離的空襲,戰鬥機無法全程護航,B-29只能在8000-9000米的高空實施轟炸,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美軍將目光聚焦在了硫磺島。

硫磺島北距東京650海里,南距馬里亞納群島630海里,恰好在兩地中間,對美軍而言,從硫磺島起飛的轟炸機航程可以減少一半,載彈量則可以增加1倍以上,而且戰鬥機可以全程護航。

因此當阿法德上將在1944年4月向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攻佔硫磺島的請示後,當即獲得了批准,責成太平洋戰區負責攻佔硫磺島,尼米茲上將為了就近指揮,也將其指揮部從珍珠港移到關島。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示意圖

一、兵家必爭之地

硫磺島位於小笠原群島南部,島長約8000米,寬約4000米,形狀好似火腿,面積約20平方公里,島的南部有一座死火山——折缽山,海拔約160米。折缽山以北有一片平整的高地,名叫中部高地,再往北就是地形起伏不平的元山地區。

在1944年馬里亞納群島失守後,日本在5月將島上部隊整編為第109師團,由粟林中道中將指揮,後又陸續往島上調配岸防炮、高射炮和航空兵,截止1945年2月,島上兵力已達2.3萬餘人,飛機30多架。

我們都知道,日軍軍中絕大多數高級將領都是"一根筋"、"愣頭青",比如"毀掉"日軍海軍的南造;有勇無謀的山下奉文。但,粟林卻是日軍中少有的"美國通",和其他高級軍官相比,他是少有的"睜眼看世界"的日軍將領。

日本的海空軍主力在菲律賓戰役中已經損失殆盡,硫磺島此時已經處於孤軍無外援狀態下作戰。粟林明白,日軍的軍運及自己一生的榮辱均系在硫磺島,這一戰可能是他軍旅中的最後一戰了。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鳥瞰圖

即便已無力迴天,但還是要作最後的掙扎。粟林面對美軍如此強大的海空軍優勢,深知灘頭作戰難以奏效,在結合各方考慮後,決定以縱深防禦為主,灘頭防禦為輔,以折缽山為核心陣地,以島上的一、二號機場為輔助陣地,構築連環防禦陣線。

在工事修建上以地下坑道陣地為主,實現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巖洞的有機結合,在海灘大範圍、大縱深地埋設地雷,澆鑄機槍、迫擊炮陣地,構成了連綿、稠密的火力網。

粟林雖然曾任天皇的警衛長官,但他清楚地知道,在美軍的炮彈面前,日軍的武士道精神不值一提,一改日軍在戰爭中的"死拼"戰術,嚴禁自殺式衝鋒。

粟林的"大手筆"證明了日軍大本營的確沒有看錯人,他的苦心經營也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痛楚。硫磺島成為了太平洋上的一個"埋屍島"。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粟林中道

二、海上"絞肉機"

從1944年8月10日起,駐紮在塞班島的美軍航空兵開始對硫磺島的機場和港口進行大規模空襲。12月起,只要天氣允許,美軍都會出動B-29轟炸機進行狂轟濫炸。

至1945年2月初,美軍投向硫磺島的各式炸彈已經接近7000餘噸,發射各種口徑艦炮2萬餘發,如此密集的火力轟炸,使日軍感到了美軍的彈藥充足和火力的強勁,更加傾注心血在地下坑道的修建上,同時,炸而不毀的硫磺島也讓美軍愈加重視硫磺島的坑道工事。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正在向硫磺島衝擊的美軍登陸艇

最初,美軍高層都認為攻佔這麼一個貧瘠的小島不費吹灰之力,但在看到空中偵察拍回的航空照片後才發現這個小島不一般。日軍修建的完備而複雜的防禦體系是如此的"恐怖"。一場大屠殺即將開啟。

1945年2月20日凌晨,美軍艦炮開始對島上進行持續炮轟,8時30分,美軍開始搶灘登陸,陸戰第4師攻佔一號機場,切斷了島南與元山地區的聯繫,陸戰第5師向折缽山猛攻,由於日軍工事基本上都是與巖洞融為一體,美軍攻擊極其困難,最後只好以手榴彈、炸藥包、火焰噴射器進行逐個巖洞地爭奪,直戰鬥到黃昏,美軍才前進不到200米。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匍匐在海灘上的美軍士兵

21日,作為預備隊的美軍陸戰第3師被迫抽調一個團上島支援。

22日,因天氣惡劣,美軍開始休整待命。

23日,陸戰第4師以二號機場為目標發起進攻,但在日軍的坑道—地堡—巖洞組成的嚴密工事面前,美軍推進極其緩慢,整整攻擊了一天,只有右翼前進了300來米,左翼和中翼毫無進展。

24日,美軍在海空軍的強大火力支援下,以坦克開道,逐個巖洞,逐個坑道,逐個地堡地攻擊前進,終於突破了日軍在二號機場設置的防線,拔掉日軍800多個碉堡。

但美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當天傷亡人數就達到6000多人,其中,陣亡近2000人,作為預備隊的陸戰第3師師部和陸戰第9團、第12團也不得不上島參戰。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

上圖為《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又譯作《國旗插在硫磺島上》、《美國國旗插上硫磺島》,是二戰時美國一幅著名攝影作品。作者是美聯社的隨軍記者喬·羅森塔爾。

經過4天的戰鬥,10時20分,陸戰第5師希勒中尉率領的一支40多人的小分隊攻上了折缽山山頂,升起了一面美國國旗。

四小時後,在山頂站穩腳跟的希勒小分隊升起了一面巨大的星條旗,隨著小分隊上山的美聯社記者喬·羅森塔爾抓拍了美國大兵插國旗的瞬間相片,這張照片廣泛流傳,成為了勝利和希望的象徵。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兩名美軍士兵抬著擔架路過一個躺滿士兵的沙坑

山頂紅旗飄,山中鏖戰急。

日軍幾乎把整座折缽山都掏空了,修築有數以千計的火力點,構築了密如蟻穴的地堡和縱橫交錯的坑道,近千名日軍憑藉著坑道工事躲在地下拼死抵抗。

25日,特納將軍將陸戰第5師28團留在折缽山和日軍周旋,其餘兵力調往元山地區,協助陸戰第4師。

至此,三個陸戰師在硫磺島並肩作戰:第3師在中,第4師在右,第5師在左,並列著向東北攻擊前進。拂曉時分,美國海軍出動艦載機對日本本日、沖繩等地進行空襲,以壓制日軍可能對硫磺島的支援。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美軍展示繳獲的日軍旗幟

三、用鮮血證明硫磺島的價值

硫磺島上的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慘重的傷亡使美軍損員嚴重。在對382高地的爭奪戰中,陸戰第4師在日軍交叉火力的打擊下,連排長基本損失殆盡,這一職位大多在前線中由普通士兵兼任。

直至3月2日,美軍才攻上382高地,但許多連、排都已經是隻有番號沒有兵員了。美軍的巨大犧牲並沒有白費,3月3日,美軍第一架飛機C-47運輸機在硫磺島的一號機場順利降落,次日,一架空襲日本本土的B-29在返航時降落在硫磺島。

美國大兵用鮮血證明了硫磺島的價值。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在硫磺島進行公葬的美軍官兵

3月7日,美軍發起總攻,陸戰第3師負責中央總攻,一路勢如破竹,並在兩日後攻到西海岸,形成了一條800米長的西海岸佔領帶,將日軍分割成東西兩片。粟林得知後深知末日已到,但還是想作困獸之鬥。

經過籌劃,粟林決定採用夜間滲透的反擊方式進行反擊,組織部隊儘可能的穿越美軍的防線,滲透到美軍後方。為反擊日軍,美軍依託工事進行頑強的抵抗。

天亮後,日軍的滲透被徹底粉碎,傷亡近千人,防線不僅沒有重新拼接起來,反而因此損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中死在灘頭上的美軍士兵

3月10日,陸戰第3師以800米長的佔領帶為依託,向兩面擴張戰果。9團向東,21團向西,與陸戰第4師、第5師遙相呼應。3月16日,東北部的800餘日軍被殲,美軍在當日18時宣佈佔領硫磺島。但是,戰火併未熄滅,戰爭還在進行。

3月21日,日本天皇宣佈晉升粟林大將軍銜,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戰。

到24日,美軍已將殘餘日軍壓縮到硫磺島北部一塊不到2000平方米的狹小地塊,動彈不得。自知大勢已去的粟林在當晚焚燬軍旗,向國內發出最後的訣別電報後,銷燬密碼本,準備作最後的決戰。

26日凌晨,粟林親率殘兵向駐守二號機場的美軍發起最後的反擊,美軍如潮水般的反擊,並四處追剿日軍,無力迴天的粟林被迫切腹自盡,美軍宣佈硫磺島戰役結束。

但美軍圍剿零散日軍的戰鬥依然持續到四月底。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興奮不已的美軍士兵在飄揚的星條旗前脫帽留念

四、臭名昭著的"特攻作戰"

日本海空軍在菲律賓已經損失殆盡,再也無力支援硫磺島。硫磺島的守備部隊在作殊死抵抗時,日本大本營決定以少量的飛機和潛艇實施所謂"特攻作戰",意圖藉此儘量避免損失,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戰果。

2月19日,日軍在香取基地成立"第二御盾特別攻擊隊",以自殺式飛機為主體專門擔負特攻任務。

21日,"特攻隊"在八丈島加油完畢後開始分批出擊,17時許,第一批出擊的6架自殺式飛機飛臨硫磺島西北35海里的"薩拉託加"號航母上空作自殺式攻擊。

有4架被擊落,2架接連撞上航母。18時50分,第二批次自殺式飛機再次飛臨,前4架被擊落,第5架撞上甲板,這兩輪攻擊使美軍被毀飛機42架,陣亡123人。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正在運輸傷員的美軍士兵

日軍飛機還對硫磺島以東海域負責登陸作戰的美艦實施攻擊。一架自殺式飛機撞入"俾斯麥海"號航母的飛機庫,大火波及到彈藥庫,引發了大爆炸,大火足足燃燒了3個多小時,艦上士兵傷亡近400人,"俾斯麥海"號航母最後在隆隆的爆炸聲中沉入大海。

喪心病狂的日軍還以潛艇組織特種作戰。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美軍的“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俾斯麥海號”是此級序列之一

2月19日,日軍伊-368、伊-370、伊-44潛艇組成特攻隊,代號"千草",從大津島基地出發前往硫磺島海域。

26日,伊-368潛艇被美軍艦載機擊沉;伊-370被美海軍驅逐艦擊沉;伊-44由於美海軍反潛艦的壓制,無法實施攻擊只好返航。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美國海軍陸戰隊戰爭紀念碑雕塑,硫磺島精神至今仍被紀念

五、以鮮血澆灌的經典戰例

硫磺島戰役中,美軍陣亡人數接近7000人,傷2萬餘人;日本陣亡2萬2千多人,被俘1千餘人。美軍陸戰第3師傷亡率達60%,陸戰第4師、第5師傷亡率接近80%。

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登陸一方傷亡超過反登陸一方的唯一戰例,日軍在沒有海空軍支援,又缺糧少彈的情況下,憑藉著隱密而完善的地下工事,依靠頑強的意志,使美軍付出了沉重的傷亡代價。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陣亡的美軍士兵

但美軍付出的代價很快就換得了回報,到4月底,美軍已將一號機場跑道擴建到3000米,二號機場跑道擴建2100米,不僅可以進駐戰鬥機部隊,還可以升降B-29轟炸機等大型戰機。美空軍的作戰半徑由此順利覆蓋了日本本土。

B-29的轟炸效果提高了一倍有餘,大大加快了日本的潰敗。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至今仍保存完好無損的綽號為“FIFI”的B29轟炸機

硫磺島的"絞肉機"也讓美國高層意識到武士道精神的恐怖,寧死不屈,認為進攻日本本土,一定會遇到比硫磺島更加頑強的抵抗,為了減少傷亡,在對日的最後一戰中,華盛頓的決策者還不猶豫地使用了原子彈,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擔心進攻日本本土時會有更多的硫磺島出現。

日軍在硫磺島依託工事抗擊十萬美軍整整一個月之久,使美軍三個主力陸戰師傷亡巨大,差點報廢。

我們都知道,海軍陸戰隊不僅經過嚴格系統的登陸作戰訓練,而且戰鬥力、戰鬥作風、戰鬥意志都是其他兵種所無法比擬的,更何況美軍還有用不完的彈藥補充。

面對著這樣的對手,日軍卻依舊是孤軍作戰到一兵一卒,雖敗猶榮。

粟林也因其謀略、堅韌、強悍而贏得了對手的尊重。

硫磺島戰役也成為了世界戰爭史上登陸與反登陸作戰的經典戰例,備受世人矚目。

全滅日軍的15場血戰之一:“海上的凡爾登絞肉機”硫磺島戰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