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

一一魯思・貝本梅爾( Ruth Bebermeyer)

聽了你的話,我彷彿受了審判,

無比委屈,又無從分辯,

在離開前,我想問,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嗎?

在自我辯護前,

在帶著痛苦或恐懼質問前,

在我用言語築起心靈之牆前,

告訴我,我聽明白了嗎?

語言是窗戶,或者是牆,

它們審判我們,或者讓我們自由。

在我說與聽的時候,

請讓愛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裡有話要說,

那些話對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語無法傳達我的心聲,

請你幫我獲得自由好嗎?

如果你以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認定我不在乎你,

請透過我的言語,

傾聽我們共有的情感。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很久前讀《非暴力溝通》,對開篇的這首詩,感觸很淺,如今再讀,卻覺意味深長。

休著長假,了了糾結,定了心思。正巧又讀這首詩,才覺得曾幾何時,我感受過“牆”,也成為過“牆”,無論哪種,滋味都不是太好,所以我開始希望開一扇窗。

休假前的兩週,是我的“糾結期”。和好友微信說起事由和自己的決定,一個電話過來,劈頭蓋臉一頓“愛的責罵”,犀利的言辭讓我原本痛苦的糾結更甚一籌。電話那頭滔滔不絕,我卻如鯁在喉,扎心的語塞,自責和堵在胸口的委屈與不被理解糾纏在一起,讓我一時間只想著趕緊掛斷電話,再不與人說,即便我明白極了那是友人的愛與關心,但卻著實無法接受這堵“愛之牆”。後來她再來電話,我搪塞說有事,沒敢再接。

回頭再看自己,我又何嘗不是。多少次,我假借“愛”的名義,樹起一道“愛之牆”;多少次,當別人與我分享時,我自以為是的給出建議,無法真的去傾聽;又有多少次,我把那些本該好好說的話變成“尖刀”扎進對方的心裡,還美名其曰開玩笑、為你好、沒控制好情緒……,我說著爽快,別人聽著難受,我還自覺對方小心眼兒、不大度,現在換位想想,那感覺一定糟糕極了;當然,同樣的“攻擊”我給了自己。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成為“牆”,是源於那些“異化的溝通方式”,比如道德評判、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正是這些負面的表達方式,讓溝通成為了“獨角戲”,我們自顧自的說,就很難感受彼此言語背後的需求。久了,就會變成疏遠和傷害。

我們生在關係中,在關係中尋求安全感、歸屬感和價值感,也在關係中獲得愛與光。語言是關係的窗,它用來投進愛與光,為了讓我們更好的感受彼此的需要,恰當的作出回應,然後把光和愛換化成能量,為我們的關係提供養料。

在我看來,非暴力溝通就有“化牆為窗”的魔力,它讓語言成為窗,而非牆。那它的四要素,更像是“開窗”的工具,讓我們面對或者成為“牆”時,知道如何開一扇窗。

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一.觀察

觀察不難,難的是如何區分觀察和評論。

區分觀察和評論,是能夠不帶預設地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本身,清楚的描述觀察結果,並具體指出其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物。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二.感受

什麼是感受?能夠識別和表達內在的身體感覺和情感狀態,不包含評判、指責等。比如:我覺得,它是想法不是感受。

區分感受和想法有時候不容易,也許讀完下面這些詞,你使用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說到感受,突然想到早飯時間,寶哥哥因為扔勺子被爸爸兇,作為“第三者”,我沒有做聲。上午正好和寶哥哥並排坐在沙發上,我問他:爸爸早上訓你的時候,你是什麼感受。他說很難過,不知為什麼,我也特別難過,我抱了抱他。然後,我摟著他的肩膀坐著,我們什麼都沒說,坐了好一會兒,寶哥哥轉過頭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和一個微笑,那感覺很溫暖,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麼是感受。

原來,有時候,只要被感知到,無聲的對白對方也能感受得到,那力量不亞於語言。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三.需要

感受的根源在於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致我們的感受。比如:我們聽到不中聽的話時,往往會有以下四種選擇:

1.認為自己犯了錯。

2.指責對方。

3.瞭解我們的感受和需要。

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對於如何表達感受的認識和自身關係,我們可以嘗試這樣的句式:

我(感到)……,因為我……

不要把批評帶到感受中,那只是我們未被滿足的需求,一旦以“批評”開始溝通,對方往往會申辯或反擊。

有時候,我們生活背景、性格特點讓我們很難直抒感受,這就很難讓對方明白我們究竟要表達什麼。如果能直接說出我們的需求,或許對方才能準確明瞭我們的感受,做出更積極的回應。

四.請求

清楚的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而不是不去做什麼,是表達“請求”的重要技巧,它能讓我們清楚看到自己的期待。

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會讓溝通成為雙方的事情,而非自言自語。畢竟,我們發出請求,就是更希望得到反饋。

一旦對方給予反饋,我們應該適當的表達感激;如果對方不願反饋,我們更需要傾聽他的感受和需要,比如:對方此時此刻的感受如何,對方正在想什麼,對方是否接受我們的請求。

要記住,是請求,不是命令。如何區分命令和請求?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非暴力溝通不僅僅是四要素,但四要素卻是非暴力溝通的核心,它需要深刻的理解,更需要自願的去改變,這改變是改變我們自己,而不是去改變別人。

當然,非暴力溝通也不是牽強的“套公式”就能實現改變自己,它需要我們不斷的練習和嘗試,需要我們用心感受,全身心的去傾聽。我們必須知道,我們需要的是看見對方,而不是贏了對方;我們需要的是讓關係浸潤在光和愛裡,尊重彼此的感受,接納不同,不是用評判與命令築起一道牆。

我曾是牆,但願開窗

我相信,沒有誰故意讓語言成為“牆”,我們只是不知道如何在這堵“牆”上開一扇窗而已。如若能用言語柔軟了時光,“鑿壁開窗”又何嘗不值得呢!

我曾是牆,但我願在這牆上開一扇窗,讓光和愛進來。這樣,你能看見我,我也能看見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