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毛主席詩“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暖在哪?寒在哪?

毛主席的一首《七律 長征》寫出了中國工農紅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戰勝種種艱難險阻,完成漫漫二萬五千里長徵路,向人們展示了英雄的大無畏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首詩也讓我們領略毛澤東作為詩人的豪情和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

七律 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毛主席詩“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暖在哪?寒在哪?

這一路上,紅軍經過了11個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過了24條大河,進行了380多場戰鬥,但是紅軍在毛主席的帶領下,硬是靠著自己的兩隻腳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不得不說,這是一次偉大的創舉。

毛主席詩“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暖在哪?寒在哪?

其中,“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是對萬水的寫照。金沙江水浪滔滔 ,不停地拍打著兩岸直插雲霄的峭壁。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橫架兩岸,那凌空高懸的鐵索寒意襲人。這兩句詩,一暖一寒,其實是描寫出了兩場著名的戰役。

“金沙水拍雲崖暖”——“搶渡金沙江”戰役

1935年5月,紅軍接受了搶奪皎平渡的任務,敵人想憑著這個天險阻擋我軍北上。但幸運的是,紅軍找到了兩條敵船,而船上的探子卻不見了。他們乘坐這兩條船悄悄地渡到北岸,來了個突然襲擊。就這樣不費一槍一彈,一兵一卒,成功奪取了了皎平渡兩岸渡口,使大部隊巧渡成功,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勝利。這怎麼能不讓人心裡暖呢?

毛主席詩“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暖在哪?寒在哪?

“大渡橋橫鐵索寒”——“飛奪瀘定橋”戰役

只有13根鐵鏈的鐵索橋,寒光閃閃,木板被敵人拆了,距離河面幾丈高,下面水流湍急,走上去都會令人毛骨悚然,心驚肉跳,更何況對面還有敵人的機槍瘋狂掃射。戰鬥的慘烈可想而知,這是多少名紅軍戰士用自己的生命在渡橋啊!這些都是“寒”!

毛主席詩“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暖在哪?寒在哪?

多少年過去了,遠征的足跡早已被歲月的流水磨平,但長征的精神卻是永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