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看銀保監會權威解讀上週末重磅《意見》

《中國銀保監會關於推進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上週末出爐,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這份《意見》是一份中長期規劃,提到了2025年的發展目標,涉及30條意見,具體應該如何理解?尤其是,對於市場頗為關注的“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該如何理解?

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等人今天對此作出了詳細解讀。

解讀一:培育資本市場包括債券市場的機構投資者

原文:發揮銀行保險機構在優化融資結構中的重要作用。銀行保險機構要健全與直接融資發展相適應的服務體系,運用多種方式為直接融資提供配套支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有效發揮理財、保險、信託等產品的直接融資功能,培育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改善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

大力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各類健康和養老保險業務,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鼓勵各類合格投資機構參與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

解讀:肖遠企指出,一直以來,我國融資結構失衡,間接融資佔比高,直接融資佔比低。因此,未來要發揮銀行、保險機構在優化融資結構中的作用。

《意見》提出這一點,核心內容是培育資本市場包括債券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讓居民部門的儲蓄通過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不能簡單片面地理解為儲蓄資金直接進入股市。

在直接融資比較發達的美國和英國,通過養老基金、共同基金等方式來投資和配置資產是一種常見的投資方式。我國監管部門也是這個思路,主要培育機構投資者,當然機構投資者的一部分資金來自於居民。這些資金可以投資股市、債券、養老金“第三支柱”等,取決於機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

與此同時,包括居民、企業在內的資金持有人,根據各自不同的風險偏好和收益偏好進行投資。手上的餘錢既可以作為存款放在銀行(短期、長期),也可以投資,比如買理財產品、委託給機構投資者投資,還可以自己購買債券、投資資本市場、在商業銀行櫃檯購買地方債等等。

葉燕斐解釋,資本市場,既包括股票市場,也包括期限超過一年的債券市場。居民儲蓄,指的是國民經濟核算的概念,指的是收入用於消費後剩餘的部分。

過去大部分居民儲蓄,是以銀行存款的形式進入金融市場,從而構成間接融資;將來更多的部分,是以年金、職業年金、個人健康養老保險等豐富的方式進入直接融資市場,更利於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之間的結構平衡。

而且,居民部門的結餘部分通過機構投資者投到資本市場上,可以更好地平衡收益和風險。

解讀二:正努力做到製造業貸款不低於貸款平均增速

原文:積極開發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科技創新的金融產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為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提供優質金融服務。擴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的中長期貸款投放。

解讀:“我國是製造業種類非常齊全的國家,製造業也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肖遠企表示,在對這一領域的金融資源投入方面,也有很多辦法和措施。

當前,針對小微貸款增速有“兩增兩控”要求,未來,針對製造業貸款的投放速度,監管是否會制定相應指標?

據肖遠企透露,目標是製造業貸款不低於貸款的平均增速,不排除有其他安排,目前還在研究之中。

葉燕斐表示,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為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意見》對金融和保險業如何支持製造業進行了規劃部署。現在正努力做到製造業貸款增速不低於貸款的平均增速。

解讀三:影子銀行治理決心不會改變

原文:有序化解影子銀行風險。銀行保險機構要落實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推動業務平穩過渡、規範轉型。

逐步清理壓縮不合規的表外理財非標資產投資、表內特定目的載體投資、同業理財等業務規模,嚴控銀信類通道業務。

按照業務實質實施一致性、穿透式、全覆蓋風險管理,嚴格適用相應的風險分類、資本佔用和撥備計提等要求。保險機構要繼續清理多層嵌套投資、關聯交易加槓桿等違規行為。

解讀:肖遠企介紹,2016年影子銀行風險作為一項突出風險受到國內外關注。經過三年多的治理,我國影子銀行規模壓縮了16萬億元。

對於我國近年來影子銀行的治理成效,穆迪、IMF、惠譽等國際機構的評價很高。比如,惠譽認為,中國政府遏制影子銀行風險規模的決心超乎預期。有觀點稱,這將為當前我國處置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騰出時間。

“確實,我們治理的決心不會改變。”肖遠企表示,影子銀行治理依然是重點,但過程中需要辯證施策,主要是治理高風險、不合規、加通道的影子銀行。比如,隱藏風險的SPV、加鏈條空轉的同業理財業務、違規違法經營活動、掩蓋金融風險工具的影子銀行等。

解讀四:問題機構股東應負的責任要依規依則承擔損失

原文:嚴格規範股權管理。銀行保險機構要按照資質優良、公開透明原則,動態優化股權結構。嚴格審查股東資質,強化對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穿透管理。

規範股東行為,依法整治非法獲取銀行股權、股權代持、隱形股東以及違規開展關聯交易套取、佔用銀行資金。對於問題股東,必須依法採取懲處措施,包括限制股東權利、責令轉讓股權、沒收違法所得等。

加強“三會一層”建設。銀行保險機構要有效發揮股東(大)會的權力機構作用,持續推動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在依法保護股東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嚴防大股東和一致行動人操縱機構經營管理。優化董事會規模和結構,健全董事選聘機制,限制股東既提名股權董事,又提名獨立董事,確保獨立董事真正“獨立”,依法履職。

解讀:肖遠企表示,股權治理是推動銀行保險機構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在股權治理上,隱形股東問題、代持問題、股權多層嵌套、循環注資,資金來源不實等問題都是整治重點。要讓隱形股東顯形。

肖遠企表示,今後,在保護股東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對於問題機構股東,應負的責任要依規依則承擔損失,股東的股權要承擔損失,包括有股息的債券要進行轉股或者減記等。

此外,對於高管層要有約束,對金融機構風險事件損失要嚴格追索責任,比如,過去發放的獎金要根據損失的責任追責,對於涉嫌違法違規的要移送。要從公司治理角度強化管理,從治本上提高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建設和管理水平。

解讀五:研究有較強資本屬性的資本補充工具

原文:銀行保險機構要制定中長期資本規劃,多渠道補充資本,依法合規創新資本補充工具,同時加強資本管理,發揮資本對資產擴張約束和資源配置優化的作用。

解讀:肖遠企表示,目前銀行資本補充壓力較大。銀行資本補充主要有內源性的利潤留存和外源性募集。目前銀行利潤尚可,利潤留存比較充足,但是光靠內源性留存不足以支撐業務發展,還要靠外部渠道補充資本,比如,IPO、優先股、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等。今後還要研究新的產品幫助銀行補充資本,新的產品必須要有資本屬性,要真正有吸附損失的功能。

我國銀行的資本結構裡,一級核心資本很高,但是非核心資本工具比較少。相比較而言,歐洲的銀行的資本補充工具很豐富,債券類工具較多,轉股、減記的觸發條款很明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