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你的抱怨會帶給孩子12個負面影響,這麼做可改善

小喇叭:劉鴻雁工作室,一對一

微信諮詢進行中,有書面諮詢回覆與文字、語音諮詢,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如果您對孩子教育、家庭關係、個人成長存在困惑,請留意文末的預約二維碼。

你的抱怨會帶給孩子12個負面影響,這麼做可改善

一位朋友曾告訴我,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會在家裡議論親戚朋友的是非,甚至當著自己的面抱怨其他親戚的不是,他剛開始也沒覺得父母這種談論有什麼,但時間久了,他發現自己和親戚相處時會感覺不自然、也沒以前那麼願意和他們親近和敞開心扉,和同學的相處時,當兩個人熟到一定程度時,有時候自己會有意無意的拉開距離,刻意的封閉自己。後來經歷的多了,他才意識到,自己之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樣和人親近應該和父母親當著自己的面抱怨周圍的人有關係。

家長的抱怨會帶給孩子12個負面影響

一份網絡調查中表明,在愛抱怨和訴苦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往往有著這些表現:

1、骨子裡的自卑,表面的自大,心底的敏感,臉上的無所謂。

2、很會察顏觀色,彷彿是天生的技能一樣。

3、什麼都不敢和父母說,再多事只有自己默默承受著。

4、過早的早熟,不喜歡撒嬌,不喜歡麻煩別人,生怕被別人覺得自己是個累贅。

5、社交障礙,再好的天賦再多的想法不會表達,人情世故淡薄,明明內心重感情卻表現很隨意。

6、每次回家後再想我為什麼要回來。

7、會直接影響戀愛觀和婚姻選擇。

8、從小告訴自己以後不要找父親這樣的老公,不要成為母親這樣的女人,小孩子在爭吵聲中長大,就算不表現出來,心裡也會有陰影存在。

9、如果談個男朋友發現他的家庭幸福,會覺得自己是不是配不上這種人。

10、心中的依靠竟然是同學和朋友。

11、不太敢結婚生子,反正結了也會離啊。

12、所有的人生道理,大徹大悟,都是自己摸索得到。

看完這12條,覺得這樣的孩子好慘!感覺他的父母就是為了毀掉他的幸福而生的!

如果你也愛抱怨,沒關係,有治。耐心地看完下面的文字吧。

如果是對孩子抱怨,試試下面的方法

首先,審視自己

你在生氣時,會不會這樣想:

都是孩子惹的禍!!!

我們經常會對孩子說:“你不那麼淘氣,我就不會這麼生氣。”或者:“你惹我生氣。”“你讓我傷心。”彷彿我們的煩惱都是因為孩子的錯。

可是,父母生孩子的氣必定是因為孩子不好嗎?如果真是如此,為什麼父母面對相同的情形或同一種孩子的行為,卻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比如:孩子蹦蹦跳跳,有時候父母看著覺得是活潑可愛,但有時候卻覺得煩人、討厭;孩子拒絕與父母溝通,並且對父母表示厭煩,有些父母會生氣,指責孩子,而有些父母則會感到內疚、自責。

你的抱怨會帶給孩子12個負面影響,這麼做可改善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內心的觀點和我們當時的心情對我們的情緒起著很大的作用。如果我們對孩子、對自己抱著一些不合理的觀點,那麼,遇事容易生氣、沮喪就在所難免了。

現在,我們知道了:

我們的情緒不完全是孩子的行為直接引發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觀點或想法而產生的。因此,情緒的主宰者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其次,找到情緒的源頭

與自己對話,找出自己內心的那個聲音:

  • 我們為孩子有話不肯跟我們說而生氣時,心裡深處是不是有“這孩子真白養了,這麼點兒大就有事揹著我”的念頭?

換一個角度想一想:

  • “孩子可能碰到了不如意或挫折的事情,一時沒心情跟我說。”

試著感受一下,是不是覺得心情好一些了?

上面只是舉了個例子,以後碰到類似的“孩子惹你生氣”的事情,照上面的方法試試看吧。(看完此文,一定記得收藏哦)

最後,對照檢查

如果你也這麼想,現在開始試著讓自己放下吧:

  • 我教養孩子的方式“必須”受到朋友、鄰居、親戚的贊同;
  • 我“必須”勝任對孩子的各方面的教育;
  • 如果我是好父母,我的孩子一定會表現優異;
  • 如果孩子犯了什麼錯,就說明我的教養失敗。

由於這些不合理觀點的纏繞和支配,我們和孩子常常陷入衝突的困擾中。

附加這條,也非常重要

是人,就有七情六慾,不要因為自己生氣了而自責!

如果你發了脾氣,別太內疚。要知道無論憤怒、沮喪還是自責,甚至敵意,都是難免的,不需要刻意逃避、壓制或掩飾,而是要坦誠地承認和接納它們。如果我們總覺得自己不該如此,就會更焦慮和緊張,反而不利於情緒的調節和控制。

如何改變我們的“抱怨”?

轉移注意力

你的抱怨會帶給孩子12個負面影響,這麼做可改善

別以為這種方式是用在年幼的孩子身上的,對我們自己同樣有效。

將自己的消極情緒換個方式宣洩,例如運動、逛街、看電影等,並逐漸減少抱怨的次數,直到不再抱怨。

轉換心態

如果是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就先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再逐步提高,你會發現,有一天,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已經實現了。這樣孩子會因為容易達到而獲得信心。

如果是對配偶抱怨過多,就多想想配偶對自己的好,並學會充分地與對方進行有效地溝通,而不是一出問題就互相指責。

轉變環境

如果當前的工作環境或生活環境讓自己內心感到壓抑和消極的話,改善當前的環境也能夠讓人當下的不良心態和情緒得到緩解。

工作太緊張就出去旅遊放鬆自己;生活環境太雜亂不如做一次大掃除;和配偶關係緊張不如暫時放下工作和孩子,過一個二人世界,回憶戀愛時期的美好。總之,

當環境有所改善,心態也會有所變化

總而言之,抱怨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但也不是完全不能控制的。為了不讓孩子小小年紀就變成一個愛抱怨的人,父母們就要引起注意,開始停止抱怨,給孩子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生活的雞毛蒜皮中難免有矛盾,夫妻也有爭吵的時候,一個對生活懷有熱情和希望的人,一定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雖說社會上時時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但這些都不是生活的主旋律,如果父母因此過度焦慮給孩子灌輸社會很危險的觀念,雖說能在一定程度上警戒孩子提高自我保護意識,但也會阻礙孩子更廣的發展空間。與其告訴孩子外面很危險,不如讓他變得強大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

yxinli”,註明“頭條號”。

關注我們還可以快速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A叛逆,B愛發脾氣,C固執,D嫉妒,E敏感,F急脾氣,G磨蹭, H愛告狀,I哭鬧&耍賴,J立規矩,K膽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別人東西,O教育方法,P做個好爸爸,Q入園焦慮,R不合群,S興趣培養,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請關注本號後回覆對應的字母,如“叛逆”回覆“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