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銀行理財值得被重新認識

銀行理財值得被重新認識

原來呢,銀行理財就像個富二代。除了爹好、聽話(合規),沒啥優點。做業務不上心,APP體驗不好。收益率就別提了,簡直雞肋本肋。

後來老馬家出了個餘額寶,囂張過一陣子,現在臉被按在地上摩擦,年化收益率不到3%,2小時到賬的快速贖回限額1萬。

再後來,隔壁村兒又出了一群P2P,收益高,體驗好,提現快。當然現在也是在地上爬的主兒,收益率依然不錯,但老百姓都明白了,這個行當,還得看爹。

再看銀行理財,收益率差距沒那麼大了,流動性還比以前好了,依然非常聽話,比以前招人稀罕。

今天就係統地介紹下銀行的幾種常見產品,包括:

银行理财值得被重新认识

挨個盤盤:

1 創新型存款

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富民寶」,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現在停售了。

不過追隨者眾,備選很多。

這類產品底層資產都是「銀行儲蓄存款」,完全按照國家要求執行存款保險條款,50萬以內100%賠付。

想買的話,建議去京東金融—銀行精選裡找,他們專門做了彙總,體驗不錯。

注意看下收益率和退出方式即可,有的可以提前支取,有的則必須等到封閉期結束才行。

我看了下,收益率普遍都在4%以上。

2 大額存單

說實話,要不是偶爾有讀者大大在後臺問,我都不想捎上這個產品。

大額存單說白了就是大額存款,起投門檻20萬,底層也是銀行存款,受保險條款保護。

收益率就那樣吧,最高4%+,好於銀行定期存款。

在銀行的手機APP,網銀,網點都可以買。

除了防止爸媽瞎作,用大額存單把錢鎖住,我真的想不出其它值得買它的場景。

3 銀行T+0產品

這個我比較推薦!

如果手頭有5萬以上的資金,其實可以看看「銀行T+0」產品。

據說銀行的T+0產品,就是為了懟餘額寶而生的。

它的風險跟餘額寶差不多,募集資金主要投向存款、國債、同業拆借、AAA企業債、票據等。

屬於中低風險,但銀行不會承諾保本保息。

T+0的意思是,工作日交易時間段內,當天申購,當天起息,當天就能贖回,並且贖回沒有金額限制。

整體來看,T+0產品的流動性是很強的。交易時間內可以無限額贖回,有些銀行非交易時間也可以贖回5萬。

银行理财值得被重新认识

注意最右側一欄

這是我統計的9只銀行T+0產品。5萬門檻,並且面向所有客戶開放。

年化收益雖然比不上富民寶(8.28統計的,現在可能小有變動),但比餘額寶還是強不少的。

關鍵是「流動性好」。

銀行T+0交易時間內贖回「無限額」,浦發和招行非交易時間內也可以贖回5萬。

注意一下各家銀行的「申購截止時間」,晚於那個時間申購就要少算一天利息,不划算。

根據監管要求,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前,都要去網點做個風險評估。

建議大家直接去網點。有些銀行App提示在手機上可以做,但是做完還得去網點確認,不夠麻煩的。

做完風險評估就可以直接在手機App上買了。

4 債轉類產品

之前寫過的,也是很好的產品。

最近招行、中信、浦發、建行、浙商銀行、微眾6家銀行也搞起了「轉讓」功能。

轉讓標的是銀行發行的「定期」理財產品。

理財轉讓主要是銀行為了解決定期產品「流動性差」,增強流動性而開發的。

買了支持轉讓功能的產品,定期就變成了「類活期」,並且能拿到比活期更高的收益。

目前支持債轉功能的銀行,我做了個表彙總:

银行理财值得被重新认识

好了,關於銀行理財,我們一篇文章全總結完了。

最後再提醒兩句:

活期看流動性,別在意收益率;

資管新規之後,銀行理財已經打破剛兌,違約、延期都是可能的,不會有人為你保本。打開一些風險敞口是必然的。

p.s. 之前從沒買過銀行理財的朋友,第一次買,也可以關注下新手標,特點是週期較短,收益會高一丟丟丟~

羅列下「人生要選對」星球裡這兩天的精華帖:

# 第一次接觸P2P時我看到了完美複利

# 複利的四個要點

# 上海樓市十張圖

# 勸大家買房儘量一步到位

# 高漲幅房產的三個共性

# 利他主義對個人的啟發

# 周天王的一個語言害人不淺

# 行業分析一二三

# 改善需求最終只有兩個方向

全職解悶兒,歡迎你也過來坐坐:

银行理财值得被重新认识

識別圖中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均可加入。

银行理财值得被重新认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