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全社會要為自閉症患者“敞開大門”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有社會交往、語言溝通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性、重複性行為等症狀。據五彩鹿自閉症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3》數據,自閉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報告援引美國最新統計,自閉症兒童發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現在的1/45。報告稱,中國自閉症發病率達0.7%,目前已約有超1000萬自閉症譜系障礙人群,其中12歲以下的兒童約有200多萬。(4月2日中新網)

從數據來看,自閉症患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但人們卻容易忽視這個龐大群體的存在。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注日”,但知道的人並不多,更不說在這樣一個節點來關注這些自閉症患者。

自閉症等心理疾病,相比於生理疾病,更容易被忽視,而自閉症患者多起病於嬰幼兒,自閉症患者本身往往存在人際交往障礙、言語發育障礙等問題,這些都導致他們自身難以意識到自己的毛病,也讓他們不會對他人傾訴自己存在的問題,所以他們比其他病人更缺乏自救能力,而更需要“外力救濟”。這就需要自閉症患者身邊的親友、師長多給予關注與幫助,也需要社會多一些關愛與溫暖。

自閉症患者,在求學、就業等各方面都面臨困境,一方面是自閉症患者自身存在的精神發育遲滯、人際交往障礙等問題,讓他們難以融入其他人之中,對他們的學習、就業都帶來了障礙,讓他們難以正常生活;另一方面,一些人對自閉症患者存在歧視,如孤立他們、疏遠他們,不僅讓他們得不到來自他人的幫助與溫暖,世態炎涼更造成他們雪上加霜,讓他們與這個世界漸行漸遠,更難以融入社會。

一些人的自私,也是救助自閉症患者的重要阻力。所以,全社會都要為自閉症患者“敞開大門”,要能加強“外力救濟”,這樣才能開啟自閉症患者的那扇越關越緊的“心門”,才能避免他們在自閉症的影響下越陷越深,才有可能把自閉症患者拉出自閉症的深淵。

應該重視的是,自閉症患者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兒童,而且自閉症患者發病多起於兒童時期,要能關愛自閉症患者,要能減少自閉症患者,關愛與救治兒童自閉症患者,就是源頭治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國內很多地區都缺乏為自閉症家長提供幫助和專業指導的培訓機構,這導致民間自閉康復機構野蠻生長,如不時能看到有自閉症兒童在康復機構受虐甚至致死的事件發生。

由此來說,關愛自閉症患者、關愛自閉症兒童,需要但也不能止於“世界自閉症日”這一個節點,而需要能夠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如對於自閉症患者的就學問題、康復問題,要能暢通救濟渠道,要遏制康復行業亂象。更需要建立健全針對自閉症患者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要給予自閉症患者尤其是自閉症兒童更好的保護、呵護,才能避免他們向自閉症的泥潭中繼續深陷,這也才能體現出一個文明社會應有的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