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送宫花”黛玉因“被怠慢”生气,恰巧说明那时她在贾府最受宠!

在《红楼梦》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话说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去后,便上来回王夫人话,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鬟们,方知往薛姨妈那边说话儿去了。周瑞家的听说,便出东角门,过东院,往梨香院来。

“送宫花”黛玉因“被怠慢”生气,恰巧说明那时她在贾府最受宠!

周瑞家的回了刘姥姥之事,方欲退出去,薛姨妈忽又笑道:“你且站住。我有一件东西,你带了去罢。”说着便叫香菱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说道:“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堆纱花十二枝。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们姐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得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位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凤姐儿罢。”周瑞家的去梨香院找王夫人回话,薛姨妈顺道让把十二只宫里头作的新鲜花样儿的堆纱花送给贾府的三位姑娘和林黛玉、凤姐几位年轻女性。

一时,周瑞家的携花至王夫人正房后。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们太多,一处挤着倒不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在这边解闷,却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周瑞家的将花送上,说明原故。(迎春、探春)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

周瑞家的答应了,因说:“四姑娘不在房里,只怕在老太太那边呢。”丫鬟们道:“在那屋里不是?”周瑞家的听了,便往这边屋里来。见周瑞家的进来,惜春便问他何事。周瑞家的将花匣打开,说明原故。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要剃了头跟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来。要剃了头,可把花儿戴在那里呢?”说着,大家取笑一回,惜春命丫鬟收了。

“送宫花”黛玉因“被怠慢”生气,恰巧说明那时她在贾府最受宠!

周瑞家的拿了宫花,离开梨香院,顺路先到了王夫人的正房后面,因为迎春、探春、惜春三人被移居到了这里(最受宠的两个“玉儿”还跟着贾母住着),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另一件屋子玩耍的惜春也玩笑一回,命丫鬟收了。三春都表现得十分礼貌客气,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的教养可见一斑。

那周瑞家的又和智能儿唠叨了一回,便往凤姐处来。穿过了夹道子,从李纨后窗下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凤姐院中。平儿见了周瑞家的,便问:“你老人家又来作什么?”周瑞家的忙起身,拿匣子给他看,道:“送花儿来了。”平儿听了,便打开匣子,拿了四枝,抽身去了。半刻工夫,手里拿出两枝来,先叫彩明来,吩咐送到那边府里给小蓉大奶奶戴的,次后方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谢。

送完了“三春”的,周瑞家的“

穿过了夹道子,从李纨后窗下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凤姐院中。”前面有交代,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现在住在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抱厦内居住,李纨陪伴照管。现在周瑞家的从李纨后窗下经过后进到凤姐院内,可见也是“顺道”。王熙凤的陪嫁丫鬟兼首席大丫鬟平儿听了,便打开匣子,拿了四枝,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谢,依然礼数十足。

“送宫花”黛玉因“被怠慢”生气,恰巧说明那时她在贾府最受宠!

周瑞家的这才往贾母这边来,便到黛玉房中去了。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里,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作戏。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叫我送花儿来了。”宝玉听说,便说:“什么花儿?拿来,我瞧瞧。”一面便伸手接过匣子来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

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后去拜见舅舅贾政的时候,王夫人有和黛玉交代王熙凤的住处,确实在王夫人和贾母的院子之间,所以周瑞家的从王夫人的正房到王熙凤的院子再到贾母的院子,同样是“顺路”,不存在故意最后才到林黛玉这里的问题。

当然,要说周瑞家的有没有错呢?肯定是有的。薛姨妈明确交代了

你家的三位姑娘(迎春、探春、惜春),每位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凤姐儿罢。”薛姨妈的意思是先给三春,再给黛玉,最后给王熙凤的。一则王熙凤是已婚的小媳妇,在贾府,未婚的姑娘要比媳妇尊贵些,再则王熙凤是王家的女儿,对薛姨妈来说算是自家人,而三春和黛玉都是客人,所以把王熙凤放在最后,合情合理,也符合规矩礼数。但是,周瑞家的为了图自己省事,私自把这个顺序给打乱了,把既是客人又是尊贵的未婚姑娘的林黛玉被放到了最后,确实是不合规矩礼数的,但也仅此而已。要因此扯上黛玉被欺负打压,生活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处境中,就有些牵强了。要知道这时候林如海还在世,黛玉只是暂时居住在贾府的尊贵客人,贾府也是规矩礼数森严的的大户人家,贾母又十分宠爱黛玉,其他人怎么可能怠慢黛玉呢?

周瑞家的作为王夫人的陪房,一个有些体面的下人,不会不懂规矩,要说她偷懒耍滑是有的,但还不至于故意欺负得罪黛玉。甚至有人说周瑞家的转身就去和王夫人告状了,导致王夫人更不喜欢黛玉了。逍遥子认为这更不可能。一方面薛姨妈分配宫花的时候王夫人在场,对事情的是非曲直一清二楚。这件事本身就是周瑞家的做错了,被黛玉抢白一顿,周瑞家的只能忍气吞声,可无话可说。另一方面,黛玉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就算脾气大了点,言语失当了点,别人不至于太计较。但是周瑞家的作为比较体面的下人,做出这种不合规矩礼数的事情,被传出去丢的可不是她一个人的脸,别人还以为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也那般没规矩呢。这个周瑞家的不大会办事,办坏了事,还让薛姨妈背锅。所以,周瑞家的不可能再跑到王夫人跟前找骂。

“送宫花”黛玉因“被怠慢”生气,恰巧说明那时她在贾府最受宠!

说完周瑞家的,再来说说黛玉当时的反应: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叫我送花儿来了。”周瑞家的进门就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这花是“姨太太”让送的,并不是贾府给姑娘们的份例。按理说别人送了礼物,不论送的是什么,都应该表示一下感谢,赶紧让丫头接过来,这才是该有的规矩。事实上迎春、探春、惜春三人都是这么做的。但是,黛玉没有任何举动。当然,也有可能是还没来得及有所表示。

宝玉听说,便说:“什么花儿?拿来,我瞧瞧。”一面便伸手接过匣子来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这句话问的奇了。别人送礼物,你还要管人家都送给谁了吗?凭什么要单给你一个人呢?黛玉能这么问,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之前就有不少东西就单只有她一个人有。自从黛玉来了之后,三春在贾母眼里都靠后了,黛玉的待遇是和“凤凰”宝玉比肩的。一方面,黛玉是贾母最宠爱的女儿贾敏的孩子,如今贾敏又不在了,贾母自然更偏爱黛玉一些。另一方面,

对于贾母乃至整个贾府而言,三春是自己家的姑娘,黛玉是尊贵的客人。有好东西优先给黛玉,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这一次的情况不一样。这次是薛姨妈送的东西,所以首先送给贾府的三位姑娘,是理所应当的。黛玉和薛姨妈家无亲无故,薛姨妈安排的是在三春之后就给黛玉,已经是高看黛玉了。

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黛玉得到的是最后两只不假,但先拿的任何人也没有挑挑拣拣过,何来“别人挑剩下的”一说?本来王熙凤是排在黛玉后面的,但黛玉问的是“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回答的是“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在当时的语境下,黛玉问的是“姑娘们”,周瑞家的也说的是“姑娘们”都有了,根本不关王熙凤什么事。所以,这时候黛玉根本就不知道王熙凤也比她先挑过了,所谓的“挑剩下的”只能是被三春挑剩下的。更何况这不是贾府分给姑娘们的份例,而是

客居的薛姨妈家送给贾府的姑娘们的礼物,给不给黛玉都无大错,难不成还要等黛玉挑过了再给三春吗?

“送宫花”黛玉因“被怠慢”生气,恰巧说明那时她在贾府最受宠!

这么说并不是在说黛玉不懂礼貌,没有规矩,而是从侧面说明了那时候的黛玉在贾府还是很受宠的。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处处小心,事事留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唯恐一时举止不当,被人笑话了去。等到大家熟悉了之后就会发现在这里有贾母宠爱,舅舅(母)、嫂嫂们关心,姐妹们也很友善,自然就会放松下来了。她毕竟还是一个小孩子,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中,傲娇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黛玉之所以会生气,逍遥子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黛玉在贾府一向什么都优先惯了,突然这次情况发生了变化,这种心理落差一时没适应。这时候她才12岁,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小孩子的心理。其实这也不是主要原因,想想黛玉下凡是为了什么——还泪,那么她的很多事很多心思就明白了。这事恐怕还在宝玉身上。这宫花是薛宝钗家的,黛玉和宝钗是对手嘛,况且是最后挑剩下的才给黛玉。周瑞家的把宫花拿来时,黛玉还没开口,宝玉倒很上心很积极。宝玉听说,便说:“什么花儿?拿来,我瞧瞧。”一面便伸手接过匣子来看时,原来是两枝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情景带入一下,这时黛玉什么想法——喂喂!人家就在你面前呢,收敛点好不好,看是宝姐姐家的东西就这么兴奋?!什么破东西,我才不稀罕呢!是也不是?这就不能怪黛玉小性儿了,实在是宝玉太气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