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和時間賽跑,與死神搏鬥,盡全力搶救危重患者

住進重症病房的新冠肺炎患者,有些剛剛看著還不錯,過會就可能在生死一線間。有些今天被突然惡化的病情送進了ICU,明天就可能轉危為安。

身處在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東莞市支援荊州疫情防控醫療隊的隊員們,就常常會經歷這些。

他們,在身體承受著各種極限挑戰的情況下展開工作,爭分奪秒搶救病人是常有之事。

他們,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鬥,用盡自己的全力,將一個個病人從死亡邊緣中拉了回來。

那些時刻,驚心動魄……

1 爭分奪秒搶救病人

記錄人:王雨晴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終於,我下班了。

凌晨1:47分,走在回酒店的路上,還在想著病房裡新收的那位老爺爺的病情。方才我下班時,他的血氧已經較入院時有了好轉,生命體徵也暫時穩定下來。

可是,他剛到病房時病情非常驚險:血壓低、心率快、呼吸促、血氧低、房顫率,我們立即為他接呼吸機輔助通氣,再進行了靜脈泵入去甲腎調控血壓、胺碘酮抗心律失常、快速補液等對症處理。

由於需要快速補液,他入院時又只有一個普通留置針,我們的值班醫生—荊州一醫的耿醫生立即進行右頸內靜脈置管,左橈側動脈置管,平時看似平常操作,現在卻由於帶了三層手套、穿著防護服、面屏,還有已經被霧氣遮擋住的護目鏡而變得異常艱難。

耿醫生經驗豐富,沉著冷靜有條不紊地進行穿刺,兩條通道終於全部穿刺成功!緊張的氣氛稍微有所緩和。

緊接著,耿醫生開始進行一系列後續工作,大家也馬上各司其職,緊密配合搶救。由於老爺爺血氧情況不太樂觀,耿醫生和另外一名王醫生一直守在患者床邊,隨時調整呼吸機參數,直到他的血氧慢慢升了上來,大家才真正地鬆了一口氣!

今天,我們接連搶救了兩名患者。下班的時候,防護服裡面的衣服已經被汗浸透,襪子也溼到了腳踝。

下班途中,和“戰友”們聊起了當初選擇護理職業的原因。大家都有點異曲同工,當時是家人的建議,並不是自己初衷。但是從事了這個職業之後,我們都已經慢慢地愛上了這一行,也清楚了“救死扶傷”的意義。穿上這身衣服,我們就不再是自己,而是別人眼中的希望!

2 這是一個忙碌的夜晚

記錄人:賀希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昨晚輪值夜班,夜半荊州的街上更顯清冷寂寥,住地離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約十分鐘的路程,因為一路有警察的護送變得溫暖而安穩。內心感動滿滿,你們守護著我們,我們守護著病人,就是守望相助共同抗疫的一家人!

完成床旁交接,理清夜班需要執行的任務,我趕緊用小紙條逐一記下備忘錄,生怕漏掉哪項治療護理操作。

還是分管15床大爺,目測他狀況沒有我昨天下班時期望中的那麼好。

交班時同事也告訴我,大爺病情很不穩定,隨時準備氣管插管。正糾結著,猛然發現大爺動脈血壓降到60/17mmHg,血氧飽和度降至88%。需要趕緊準備搶救!趕緊通知醫生,調高呼吸機氧濃度、調整輸液速度、監測中心靜脈壓、觀察血氣分析……經過一系列緊急處理,大爺病情慢慢穩定下來,動脈血壓上升到105/57mmHg,血氧飽和度上升到98%,我總算暫時鬆了一口氣。

我守在他的床邊密切觀察著他的病情。待大爺的情況真正穩定,完善各項護理記錄後,抬頭才發現窗外天已矇矇亮。備忘錄上還有其他病人的抽血、晨間護理等操作需要完成,這是一個忙碌的夜晚。

3 七旬老人給我讀了他寫的感謝信

記錄人:宋秀禪

市第八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重症醫學科護士長、2019東莞“最美護士”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在荊州一醫每日都很忙碌,但是每一名工作人員守望相助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感動著我。無論工作多麼艱辛,醫療隊的隊友們也用無畏、真誠、智慧與汗水詮釋了白衣戰士的責任與擔當,溫暖救護著每一位患者!

想起我們市第八人民醫院鍾柏茂院長倡導辦院宗旨——“溫暖救護,簡約診療”,它的內涵是把病人當親人,體諒他、安慰他、幫助他;“把醫生還給臨床,把護士還給病人”,推崇簡約診療,用最簡單最恰當的治療方案,精準幫助患者康復,實現至善的醫療效果。

在荊州,我更加深切感受到這短短八字的魅力所在。對重症患者簡約治療,用藥方案統一,以氧療為主,而且大部分患者清醒,能言語交流,但每每與危重患者接觸時,無不從他們言語及眼神中感受到恐懼、焦慮、彷徨無助,這時,對於他們的人文關懷護理顯得尤其重要。

昨天,接到一位已轉出重症隔離監護病區患者的來電,這位77歲大爺說有一封感謝信一定要親手交到我的手裡。當我前往病房時,他已經在病房門口焦急等待著,我還沒來得及問候,他就向我敬禮,並飽含深情地念完了他自己寫的一封感謝信,句句真心,令人動容。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老人家說,“一個月前,我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當時,心中十分恐懼,幾乎有了不想治療的念頭,但是醫療隊的人員鼓勵我與病魔作鬥爭,使我增強了勇氣和信念。在這一個月漫長時間裡,醫護人員晝夜守候在我身邊,噓寒問暖,送藥送水,精心治療,使我的病情有了轉機,脫離了生命危險。”

“由於我被隔離,家裡不能來人照顧,生活上的一切瑣事,都是由護理人員幫助解決,這一切,我都銘記在心裡,我永遠不會忘記。”老人這樣說,“雖然未曾見到你們的真實容顏,但在你們給我護理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對我無比真情的關愛。你們是我的恩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你們為了搶救患者,不顧個人安危,來到武漢,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

他的舉動,讓我感慨萬千。我只是一如既往地進行我的本職工作,全體廣東隊員也不例外,都是帶著一顆溫暖救護的心服務病人。我們每天深入病房,除了執行治療、護理、查房外,做得最多的就是,常與患者溝通,聆聽他們的故事,為他們加油鼓勁,給他們信心,轉科後進行病情隨訪跟蹤,落實延續護理……我們知道,心中有信仰,腳下就有力量,只是沒想到我們普通不過的工作,老人家盡收眼底,銘記於心。

細細閱讀他的信後,就如同陽光般溫暖著我的心,我更加相信,我們在專業能力紮實的基礎上,對患者有更多的耐心、理解與幫助,人非草木,患者是能體會到的,這些正能量就能得以傳播與傳承。

“有一種力量,叫做眾志成城。”廣東醫療隊的隊友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市醫院,但並不妨礙我們默契十足,只因我們有共同的目標——給予患者新生的希望,讓患者的無助得到支持。一封感謝信背後,是一份愛的接力,我們再苦再累也不怕,因為這裡的患者需要我們……

4 痛苦只是小事

記錄人:邱新賢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今晚繼續開啟夜班生活,荊州第一人民醫院的老師們處處為我們著想,剛走到酒店樓下,老師便給打電話問我是夜班嗎,我說是的。她說師傅已經在門口等候了。今天天氣雖然有點冷,但內心經常被這些關心觸動著,感覺自己暖暖的。

到了ICU,我們穿上了防護服、隔離衣,戴上了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和麵屏,再穿上比自己的腳還大的雨靴,把自己包裝得嚴嚴實實的,只在透明的護目鏡下露出一雙眼睛。就像過五關斬六將一樣,經過一個個緩衝間才到了病房。

在ICU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因為以前在醫院ICU工作過,所以面對這裡全身都是管道的患者時並不陌生,也沒有了剛去ICU時曾有過的那種恐懼感覺,有的只是對患者不幸遭遇的同情。很快就有老師給我交班了,他一一講述了患者所需的治療,所用的藥物,擺放的位置。

再到床邊查看我今晚需要負責的患者,是位老人家。他插著氣管插管,留置的深靜脈導管接滿了近數十條的微量泵,我一一捋順管道後查看了他的情況。老人家全身低垂部位出現了水腫,我小心翼翼地跟著老師一起幫患者翻身,再搖高床頭,預防VAP。

看著這陌生的密閉式吸痰管(與我們醫院的不一樣),趕緊請教交班的老師,老師很耐心地教了我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後,就開啟了一對一的護理。我們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變化,間中患者出現動脈血壓偏低血糖偏高,我趕緊報告醫生,然後遵醫囑給予了對症處理。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交接班後脫下一切防護用品。每每脫到只剩下口罩的時候是最痛苦的,即使貼了敷料還是有種耳朵要被扯掉的感覺。

痛苦只是小事,現在對我來說,最大的鼓勵是患者病情好轉。哪怕他們的病情再重,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都不會放棄。

5 小黃鴨組合登場

記錄人:李文雯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3月1日,今天是來到荊州的第10天,工作慢慢上了軌道,防護服帶來的不適也漸漸習慣了,這裡的生活,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在酒店裡休息、學習新冠肺炎知識,兩點一線,也適應得差不多了。

前幾天ICU轉了一批病人出去,剩下的病人都在互相加油打氣,這對我們來說,絕對是最好的消息,我們都在期盼著把病人清零,這樣離回家的日子就越來越近啦!

和我一起搭班的小組是一個非常有愛的團隊,上班時一起面對各個不同的病人,她們都會幫助沒有ICU經驗的我,我們都很喜歡黃色的隔離衣,所以我們組合的名字就是小黃鴨組合,哈哈!

醫院的後勤老師很給力,在生活上把我們照顧的無微不至,說自己的目標就是讓我們回去的時候每人胖三斤。還有夜間,醫院都會安排警察叔叔接送我們上下班,我們守護病人,警察守護我們,所以,我們都是並肩作戰的戰友。

十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看到街邊的樹葉漸漸開始綠了,很想快點到春暖花開、疫情退散的時候,我們和本地的老師相約了要一起去逛小吃街,嘗荊州鍋盔。

6 感覺自己真“醜”呀

記錄人:繆翠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25日我上的是中班,從13點到19點。早上起床後,我一想到上班後的六個小時都不能喝水和上廁所,於是就從早上開始控制飲食,一直到中午,我就只吃了一點點菜,喝了一點點水。神奇的是,儘管在上班前並沒有怎麼進食,但穿上防護服後,我好像變成了“女超人”,充滿能量,好像並沒有感覺餓和累。

到了晚上8點,當我結束了工作回到酒店後,緊繃的弦鬆了下來,這時候我突然發現自己渴“瘋”掉了,再不喝水就要崩潰了。於是打開房門進行完手衛生後,我就立刻灌下了兩瓶500ML的礦泉水,喝完後感覺自己“脈動”回來了,真是應了那句廣告詞“透心涼,心飛揚”!

26日上晚班時發生的兩件事讓我特別感慨。

我所負責的28號床是位大叔,他是個危重症患者。

今天阿叔突然感覺自己身上黏黏糊糊的,很癢。我立刻打來了一盆熱水,幫阿叔把身上擦拭。擦完後他感覺很舒服,開心地笑了起來,對著我說:“謝謝你們廣東醫療隊,你們真的很好!你們還沒來之前我真的以為自己要‘交代’在這裡了,謝謝你們那麼細緻周到的照顧,是你們給了我信心啊。”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聽著阿叔對我們的“盛讚”,我百感交集。救死扶傷本是我們的使命,我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希望在我們的精心護理下,更多的病人能夠得到更好救治,早日痊癒。一起聊了會兒天后,阿叔還主動邀請我拍合影,拍完一張還要求再拍多幾張,這時候的他神采奕奕,笑容滿滿,真的非常可愛!

還記得我們隊友提起過的那位80多歲的調皮老奶奶嗎?和往常不一樣的是,平常樂觀的老奶奶今天情緒非常低落,總是暗暗在抹眼淚,我發現後就陪在了她床邊。在談話中,我瞭解到原來老奶奶是想家、想孫子了,於是我就努力地安慰開導她,不斷地為她打氣,告訴她要心情開朗,努力配合治療,這樣很快就能回去一家團聚。過了好一會兒,老奶奶的情緒終於慢慢平復了下來。

她還說希望我一有空就去跟她聊天,因為她很寂寞,我很愉快得答應了。於是,當護理工作沒那麼忙的時候,我就去抽空去看她,陪她說兩句話。凌晨兩點,到了交接班時間,我又去了老奶奶的病房,想看看她睡得好不好。結果準備離開時,老奶奶突然拉著我的手,用她的荊州方言說對我說:“我愛死你了,你對我那麼好!”突如其來的表白讓我非常驚喜,也讓我發覺自己的工作是那麼有意義!

回到酒店梳洗後,照鏡子時我發現鼻樑兩邊長出了好多小水泡。才這麼幾天,護目鏡就把鼻樑壓成了這樣,感覺自己真“醜”呀。

7 “哄孩子”

記錄人:仇敏怡

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尽全力抢救危重患者

據說這是四年一次的日子,然而對於我們來說如果不翻日曆都記不清今天是幾號,星期幾了。來這邊十天了,每次上下班路上依然看不到什麼人和車,但每個人都用著不同的方式在守護這座城市,守護“大家”。

市民們響應國家政策,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儘量不給國家添亂,這是他們守護這座城市的方式。所有店鋪閉關休整,避免人群聚集,這是商家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志願者在為社區的群眾配送農產品,保障他們的生活所需,風雨無阻。人民公僕站好每一個崗位,守住了每一個關卡。奮戰在一線的勇敢戰士,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無畏精神守護著每一個病人。

如果說我們是在前線打仗的戰士,他們就是我們強有力的後盾。我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抗疫阻擊戰,必勝!

三月的第一天,陰雨轉晴,一切都向著美好前進。這些天管的都是同一個病人,是個尿毒症的患者,精神不太好,脾氣有些急躁,病情也有些重。每天都是三四個泵維持,每天都要輸血。

記得第一天管床時,他有消化道出血,一個早上就拉了三次黑便,尿失禁,只能一遍遍幫他清潔。病人心情不好也不太配合,只能像哄小朋友一樣哄他。都說老小孩,老小孩,生病的老人家更像小孩。

但一天天看著他的病情好轉,血色素上來了,人也沒有那麼煩躁了。有時候病人不配合不是他的本意,而是疾病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病人很辛苦,我們需要更多的耐心。也許他一時聽不進去,但是我會堅持做好心理護理,我們就是要傳達給他堅強的力量,幫助病人點燃希望。

全媒體記者 鍾晨

醫療隊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