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用100張虎皮縫製一個帳篷,什麼人如此奢華?

皮草是指利用動物的皮毛所製成的服裝,具有保暖的作用。現在的皮草,都較為美觀且價格較高,也是不少消費者青睞的對象。

狐狸、貂、貉子、獺兔和牛羊等毛皮獸動物,都是皮草原料的主要來源。我們有稱做“毛皮”的、有叫“裘皮”的、也有說“皮草”的,說法不一。然而,現在隨著對動物生存狀態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皮草。但是,在以前它的功能卻真的難以,而皮毛最大的功能就是“保暖”。

對於幾百年前的權貴階級,更是開拓了另一個“價值”,“美化”家居。

用100張虎皮縫製一個帳篷,什麼人如此奢華?

對於那時的遊牧民族而言,皮毛就是生活的必需品。隨著入主中原,他們的生活習慣卻並未有太大的改變,而是做了“升級”。熊夢祥在《析津志》中有這樣一段文字,是說:當時,元大都的主要宮殿內,一到冬天,居然會有“銀鼠璧(壁)衣”,這也就罷了,畢竟,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不是立刻就能改變的。

但是,在宮殿裡還支個帳篷,就有點意思了。除此之外,還有黑貂褥。可見,中原的磚木房屋對於他們而言,遠不如那些皮帳禦寒。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元朝國都為北京,那時哪有什麼供暖,火炕之類的,估計對於他們而言,也是無用,還不如本民族的傳統方法有效。

不過,單純是冬季使用,倒可以理解為禦寒,但是,用皮毛來做“裝飾”,這倒是別具一格。根據史載,宮殿會用無數虎皮製成一塊巨大的帷幕,懸掛於正殿之中,也就是大明殿的殿內四周,這樣殿內的牆壁都會被遮上。可以想象一下,普通的帳篷經如此一“加工”,除了頂,不就是一個巨大的“虎皮帳蓬”了?

同樣,正殿後面的三間便殿(香閣)也是不見牆壁,不過,所用的皮毛等級略次,多為銀鼠皮。書中還寫有:用黑貂皮遮住牆壁的香閣,該屋寬140尺,進深75尺,可以算算當時用了多少黑貂。這種裝飾的代價,在當時的當權者看來,不過是幾隻動物罷了。

用100張虎皮縫製一個帳篷,什麼人如此奢華?

不過,正式的寢殿,倒是沒有了這些“豪華”。有人會說:這應該是一種皇權氛圍的烘托,或者是沿襲了祖先的生活傳統。

這兩種都有可能,但是,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在於通過這種傳統的刻意提示,讓自己或後人們不要“忘本”。蒙古人進入中原之後,對漢文化是不屑的,所以,政務的場所,他們需要更加突出自己的元素。至於睡覺的地方,外人又進不去,也就沒那麼真正講究的了。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香閣是如此“規格”,只不過,皮毛等級要差一些。其功能是休閒消遣之地,營造一個“帳篷”氛圍,在熟悉的環境下,更有利於大家相互之間的交流。這種做法,其實,已經超出了簡單的裝飾或者傳承,這也是為何下面的兩個朝代並沒有延續。而

皇宮內的一事一物,都有著內涵和象徵。元朝的當權者,用自己的理解,去闡釋對權力的追求。他們不願意看到漢元素在其中的作用,以為“視而不見”就能千秋萬代。只是,掛在牆壁上的虎皮,讓後人更是感慨其手法過於“無情”。

用100張虎皮縫製一個帳篷,什麼人如此奢華?

多年後,這種做法雖然沒有被皇家再度採用,但是,卻是以“怡情”的方式為人們所接受。這裡有一個萬曆皇帝的事例,說他和寵妃在貂帳內放煙火,而這個皇帝的智商也是讓人無語。結果,發生了火災,很是嚴重,將永壽宮整個都給燒了。再反過來想,元大都的寢殿裡為何不設帳?未必沒有防火的考慮。

清代也有人寫這個“皮暖帳”,說是並非稀罕物,也不會用什麼黑貂等很貴重的皮毛。要開一孔,附上紗,光可以透過,玻璃更好,不然,裡面就是黑洞洞。而雍正也用過,在《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雍正朝)》中,就說雍正在板房裡安設了一個羊皮帳。

還說道:雍正不時會去裡面小住,帳內還隔出三間,均開方窗。當然,這比民間的要講究多,不過,做法卻基本一致。那時的民間用皮帳,真的是用來禦寒,但是,對於這位皇帝,估計是想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更好地考慮國家大事。

當然,也有人說,板房冬季寒冷,故設有皮帳。其實,對於皇帝而言,和常人一樣,有時真的需要一個人靜靜地待著。而皮帳提供的空間,恰恰能滿足這一點,安靜、舒適。

用100張虎皮縫製一個帳篷,什麼人如此奢華?

元朝的皇家刻意用虎皮來“裝點”宮殿,那麼,歷史上有無真正的虎皮帳篷?

有,100張虎皮所制的帳篷,底邊鑲有水獺皮、熊皮、豹皮等裝飾,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件,堪稱藏民族文化遺產中的一朵奇葩,現存於甘孜州民族博物館,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只是,它已經成為了歷史。古人展現權力,更多的是用對“物資”的佔有來表現。在今人看來,自是覺得相當不文明。

元大都宮廷的這些裝飾,讓更多人瞭解當時的一些現狀,畢竟,建築是最能反映一個時期的“審美”眼界的,而這些,自然又脫離不了文化和社會的發展。

【《周禮·天官·獸人》、《萬曆野獲編》、《養生隨筆》、《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雍正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