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上觀批金元足球,發展足球錢少了不行,錢多了也不行?

近日,國足選拔隊在東亞杯的比賽中連續輸給日本韓國,各方媒體都發文對中國足球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其中《上觀》重點批評了金元足球,認為“無助國足水平,年薪畸高阻礙聯賽”,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

上觀認為,中國足球的問題很大一部分是資本湧入後大搞“金元足球”導致的。恆大等俱樂部大肆砸錢,導致國內球員高薪低能,不願意留洋,相反日本韓國本土聯賽年薪不高,所以他們樂於前往五大聯賽提高自己的收入。


上觀批金元足球,發展足球錢少了不行,錢多了也不行?


乍一看似乎頗有道理,但仔細想想就能發現矛盾的地方。發展足球聯賽需要場地、青訓、營銷、教練組……各個層面都需要錢,所以沒錢根本辦不好,然而上觀又指責某些企業砸錢太多。沒錢不好,有錢也不好,那豈不是無解?

因此,指責俱樂部投入過大完全是站不住腳的。更何況,即便俱樂部在運營策略上有一定的問題,難道他們的問題就一定是最大的嗎?

我們知道,在一個完全職業的聯賽裡,影響最大的無非就三方:球員、教練、俱樂部管理層。教練戰術劃得再好也不可能替你踢球,俱樂部同理,因此,成也球員,敗也球員。


上觀批金元足球,發展足球錢少了不行,錢多了也不行?


我們與其把球員不留洋的責任怪在俱樂部身上,不如反問一下,咱們的球員,真的有水平留洋麼?

武磊在西班牙人的表現大家都看到了,僅僅是合格而已,然而武磊已經是本土球員裡面最強的了。如果連他都只能打一個合格分,那麼其他人拿到五大聯賽統統都是不及格,有哪傢俱樂部會要不及格的球員呢?


上觀批金元足球,發展足球錢少了不行,錢多了也不行?


2002年,中國足球最巔峰的時刻,很多人只知道那批球員殺入了世界盃,卻不知道那支中國隊所有的留洋球員在國外表現比現在的武磊還強,范志毅在水晶宮戴隊長袖標,孫繼海在曼城被成為中國太陽,李鐵則是埃弗頓名宿……

他們都是靠自己的實力與汗水留洋,所以才能為中國隊帶來世界盃零的突破。反過來說,如今那些能力遠遠不如他們的球員,即便真的被硬塞到某支五大聯賽俱樂部,能有機會出場嗎?能得到任何鍛鍊嗎?


上觀批金元足球,發展足球錢少了不行,錢多了也不行?


所以把球員能力不足的鍋甩到俱樂部身上是不公平的,更何況,中超並不是一個完全職業的聯賽,他的背後,還有中國足協。球員能力不夠、足協朝令夕改,這些問題俱樂部也沒辦法解決啊。

我們仍未知道中國足球的未來在哪,但是無論是由足協出臺強制性政策高度干預,還是完全不管尊重市場發展,我們都需要堅持到底。任何策略堅持到最後都會有效,但是如果在中間搖擺不定,到處甩鍋,中國足球就依然沒有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