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遲早會原諒”

“錯,那是算了,那不是原諒!”

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奇葩說》有一期,結辯的時候,馬東和蔡康永談到“原諒”這個話題。

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

蔡康永回答:“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蔡康永的話讓我覺得很震撼,完美地詮釋了我一直無法表達的對過往恩怨的態度。

求而不得是人生的常態,實現不了的夢想,放不下的執念,不能在一起的人,走不出的感情,都是這樣的。

弄皺了的紙無法攤平,打過結的繩子始終有痕跡,傷害就是傷害,我們沒有釋懷,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算了。

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岳雲鵬曾在節目裡講過一個故事。

他在學習說相聲之前,因為家境貧寒,輟學去北京打工,做過各種底層服務工作。

他在一家餐館打小工,因為算錯兩瓶啤酒的價錢,被顧客當眾辱罵了幾個小時,直到他掏錢買單才平息顧客的怒火,但最終他還是被餐館開除了。

那時候,他才15歲,

沒有積蓄,沒有住處,只有深刻的絕望。

如今,岳雲鵬的財富和地位都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隻要提起這段經歷,他還是會眼泛淚光。

德育課教我們寬容,你要感謝生命中每一個傷害你的人,是他們讓你成熟,成為更好的一個人。

講真,我做不到。

我他媽憑啥要感謝傷害我的人?我只希望他們天打雷劈,原地爆炸,不去報復就是我的善良。

我要感謝的,是在我受到傷害的時候,一直不離不棄幫助我,鼓勵我,陪伴我走出陰影的朋友。

最重要的,我要感謝自己。正是因為自己強大的內心,才沒有輕易被那些無恥之徒打倒。

我沒有辦法對我受到的傷害釋懷,只能告訴自己算了,選擇放過自己,從痛苦和傷害中走出來,如履薄冰地往前走。

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獨木舟說,“算了”這兩個字裡包含了多少失望與自嘲,別人是不會明白的。

多少輾轉反側與柔腸百結,在我們說出算了的時候,更多的是無力感。你明白也好,不知道也罷,我都不在意了。

我們曾相愛,後來決定老死不相往來。轉山轉水轉佛塔,如果有朝一日再重逢,你問我風花雪月算什麼?

我會回答,算成語吧。

再問,我們之間算什麼?

我會回答,算了。

一杯熱水涼了,原諒和釋懷,是把原來的水倒了,再灌滿新的。

算了是,你把它藏在角落裡, 騙自己說,那杯水早已蒸發。

後來,即便你也開始試著去小酌一杯,依然會記得那杯水曾經的溫度。即便它在角落裡蒙了塵落了灰,所有人都以為它早就與你毫無瓜葛,你依然記得把它捧在手心時的感受。

只是每當傻傻地試圖再把它找出來捂熱時,你會對自己說,“算了,那杯水早已蒸發。”

那杯水,卻是你心底一片孤獨而自由的海,你往往在深夜獨自潛入其中,有時又因為潛入太深,而思念陸地上的燈火。

歸途各異,抱抱自己,那個人沒有陪你走到最後,你只能強忍著把眼淚收住。

蔡康永: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

前些天,我的一個初中老師過世,同學們在沉寂許久的班級群裡你一言我一語,邀約去參加他的葬禮。

那個老師的專業功底很強,書也教得很好,但是因為他,我在13歲的年紀,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不信任,每說一句話都要小心翼翼。

我讀初中的時候,身材矮小,身高不到一米五。有一次,他叫我去把掃把上的木棍拔下來給他。

我一時嘴快,說了句:“幹嘛要我去弄這個?”

當時我真的只是好奇,老師要根木棍幹嘛,也是受寵若驚,老師讓我做事,心裡十分高興。

他看了我一眼,說:“喊你弄你就弄,竟敢挑戰我的權威?棒槌大個人,枉費你媽當初吃的那些荷包蛋。”

初中畢業多年,按理說時間早就把這件事沖淡。可現在想起,心裡還是隱隱作痛。他一生桃李滿天下,估計早就忘了有我這樣一個學生,對我說過那樣一句話。

儘管他已經去世了,我還是沒法原諒他,但也只能算了。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