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秋凍”強身防病?便宜好用的“廚房三寶”能幫忙

有約君說

進入深秋,天氣進一步轉涼,即便陽光燦爛,秋風襲來時寒意也明顯加重。南方還談不上冷,但溫差也在明顯加大,不少人未能適應這種變化容易著涼。但有人堅持按“春捂秋凍”的說法,認為不必太早添加保暖衣物。

中醫確有“春捂秋凍”一說,認為秋天降溫時不必過早過多地添加衣物,而應適當“凍一凍”,接受耐寒鍛鍊。現在醫學也有研究表明,適當的耐寒鍛鍊對感冒、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效果,還能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但專家提醒,深秋時節,體弱、陽氣不足的人群更莫盲目“秋凍”。

“秋冻”强身防病?便宜好用的“厨房三宝”能帮忙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秋凍”不要太盲目

俗話說“春捂秋凍”,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番禺院區副主任中醫師鄭豔華認為,“秋凍”事實上是針對初秋時節,大約是立秋到白露之間的這一段時間。

不過,你也許聽家裡老人說過“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深秋時節,合適的穿著對養生防病也很重要。特別是進入寒露之後的深秋,天氣從涼爽向寒冷過度,我國南北方因地理位置不同,氣候差異大,北方有明顯降溫。廣州秋涼相對來得遲,雖可延長“秋凍”的時間,但也有因人而異。

鄭豔華解釋說,在廣州,由於夏季的餘暑對人體尚有影響,因此身體健康的普通人適當少穿一點,以身體不覺得冷為宜,使夏季餘暑得以發散,可避免暑熱內留對秋冬季收藏不利。這也是順應秋天保養陰津、陰氣內守的養生特點。

不過,“秋凍”的前提都是針對健康處於良好狀態的人群,

有基礎病的人盲目“秋凍”,不但達不到防病強身的目的,後果還可能很嚴重。

像有過哮喘“前科”的人,受寒易出現呼吸道痙攣,進而引發咳嗽、導致哮喘復發;

而有高血壓或是心腦血管病患者,若盲目挨凍,易引起血管收縮、血流不暢、血壓驟升,誘發中風、心梗等心腦血管意外事件;

關節病患者遇寒可出現關節囊充血,疼痛加重、行動不便。

因此,能不能凍、該不該凍,還是要因人而異、量力而行,莫不分身體狀況“凍過頭”反惹病上身。還要時刻關注氣候變化,明顯降溫時應及時增減衣物,不要盲目固守“秋凍”。

老人和小孩,以及有上述基礎病,甚至是患有大病、久病身體虛弱的人群,整體的身體狀況處於衰退或發育尚未完善的階段,生理功能相對差,抵抗力弱,還是要多加小心。特別是陽氣不足的人群,比如

老寒腿的患者,長期痛經、月經不調的女性,更要注意保暖,莫盲目“秋凍”。

“秋冻”强身防病?便宜好用的“厨房三宝”能帮忙

秋涼添衣宜薄衣多層

“乍冷還熱”的秋冬之交,如何通過恰當著衣來養生防病?其實宋人蒲處厚在《論衣服門》中早有精闢的概述:“寒欲漸著,熱欲漸脫。腰腹下至足脛,欲得常溫。胸上至頭,欲得稍涼。涼不至凍,溫不至燥。……夫寒熱平和,形神恬靜,疾疹不生,壽年自永。”

說白了,就是天轉冷時衣物要漸加,轉暖漸減,但必須保證肚暖、足暖;頭涼、心胸涼。當然,無論涼意或暖感都得有個度,不應因過涼帶來冷凍感,也不要太暖令身體燥熱不適。

聯繫到眼下時序的變化,鄭豔華建議,秋涼添衣宜薄衣多層。

一般大白天上身可以穿薄些或穿寬鬆點,以將夏季餘暑清出體外為宜,但不要露肚臍,也要避免頸肩部的裸露。下身可以改穿長褲,最好不露腳踝。有些年輕人喜歡穿破洞的褲子,最好避免膝蓋部位的暴露。

她從中醫的角度解釋說,下半身正常的穿著或是略保暖的穿著,可以保護人體的陽氣。

雖然已入深秋,眼下廣州白天的最高溫度還高達30℃,早晚比較涼快,但一到中午秋陽高照,還是有明顯的熾熱感。不少人每天出門還穿著夏裝,秋風一吹,還是有些寒意,抵抗力下降時便容易著涼。

建議一早出門可多穿件長袖薄衫,薄衣多層,中午覺得太熱了方便脫除,傍晚氣溫下降了再重新披上。

防寒從腳起 足暖益全身

“寒從腳下生”“足底暖全身益”,鄭豔華說,泡腳是秋冬下肢保暖的一個好方法。

“秋冻”强身防病?便宜好用的“厨房三宝”能帮忙

圖:廚房裡的姜、鹽或花椒,可適當用來煮水泡腳。(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除了艾葉,姜、鹽或花椒,這些廚房用料都可以作為普通人日常泡腳的材料,一般在泡腳水中加一味就可以了,比如——

1.艾葉

艾葉特別適合一些手腳易冷,整晚腳冷難眠的陽虛的人群。可取幹艾葉30~50克(根據水的多少自定,沒有嚴格標準),先用水煮開後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後泡腳,也可以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後再加水泡腳。

鄭豔華提醒,容易上火的人或用艾葉泡完腳易咽痛口乾的人,不要天天用艾葉泡腳,一週兩次左右就好。

2.生薑

生薑是家家常備的食材,可內服也可外用。如果遇到外感風寒,怕冷怕風,周身肌肉痠痛,可取一大塊生薑,用刀拍扁或切片,再加一勺鹽煮開後泡腳。一般泡個20分鐘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鄭豔華提醒,用生薑泡腳,應在沒有發高燒或不是睏倦無比的狀態下才行。

3.花椒

很多人喜歡用花椒泡雞爪、鴨爪和豬腳,其實它也是泡腳的好藥材。花椒泡腳可以驅溼散寒、止痛。比如,在受涼後感覺肚子脹氣或是腹痛腹瀉時,可以用一小撮粒花椒煮水泡腳幫助去除體內寒氣、止痛。

泡腳也要有“度”,比如水溫不宜高,一般40℃左右;而且泡的時間也不宜過長,10~20分鐘為宜;浸泡的高度最好能沒過腳踝。

泡腳後一定要擦乾,最好順便按摩足底和小腿,可助緩解一天的疲勞。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許詠怡

圖/視覺中國(除署名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